联合国改革峰会的三大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4: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1、为何联改势在必行? 再次,冷战的结束和新世纪以来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对世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如何打击处于流动和隐秘状态中的恐怖主义,如何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毫无道义责任者的手中,如何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这些全新的问题向世界各国提出了全新的合作议题: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全球合作平台或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些新问题、新时局。 最后,联合国机构在60年漫长的变化中,也如同任何科层化的行政官僚机构一样,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卷入秘书长安南之子的石油换食品腐败丑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机构设置落后于现实变化等等。 1965年安理会曾进行过一次改革,当时增加了4个非常任理事国,使安理会成员总数从11个增加到15个。今年,在各国或各国际集团提出的各种改革方案中,变革的广度和强度均超越了40年前的那场微调。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情形相观照,因为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带来的新国家纷纷出现,以及战后世界经济的复兴,使这个以全球事务为己任的国家间组织改革势在必然,那么冷战格局的结束和如此多新问题新形势的出现,使今天的联合国改革更是势在必行。 2、为何联改争议纷呈? 5月以来,围绕着安理会改革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方案:意大利、韩国、阿根廷等组成的“团结谋共识运动”建议,增加10个可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四国联盟”以退为进,建议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4个非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暂时冻结15年。由于日本在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这个草案遭遇中韩强力狙击,加之美国对如此剧烈变动的鲜明表态,至8月该方案已告偃旗息鼓;会员众多的非洲联盟则主张,增加6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和5个非常任理事国,非洲应各占两席。 作为60年来一以贯之的国际舞台,围绕着联合国此次改革,过去一系列有效的国际事务的分析概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在错综复杂的力量分化组合面前黯然消隐,凸显在我们面前的是永恒的国家利益和明确的政策目标。因为在安理会改革的背后,实质所指的是国际权力和地位的再分配。在如此利益攸关的敏感问题面前,国际社会众多的成员之间,存在着博弈和妥协,充满着歧见和争夺,是理所当然的,正反映着国际政治本来面目的真实一面。 ”从现实的情势来看,此次安理会改革无果而终的可能性极大。然而,面对时间的均匀流动和世势的沧海桑田,安理会的改革绝不会停滞不前,它会在渐进的轨道上继续前行,艰难而缓慢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亦步亦趋,为这个多样而纷扰的世界提供一个互动互通的公共舞台。 3、为何会议前景黯淡? 过去半年以来,各国已为联合国改革计划争论不休。在14日举行的首脑会议逼近之际,各国围绕着改革议题仍在进行紧张的讨价还价难以协调一致。 其一,在事关重大的安理会改革上,安南的改革方案试图让联合国以更强大的阵容面对21世纪的挑战,他所倡导的改革核心便是扩大安理会规模。然而,如前所说,这个关系到国家权力和地位的重大问题,在众多的矛盾纠葛面前几乎消于无形。 其二,本届峰会预定的讨论重点,是检视5年前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和改革计划。然而,美国与安南之间的根本性歧见,给这个计划蒙上了浓厚的阴影。在安南看来,应将消除全球贫穷问题置于优先的地位,要求发达国家履行义务,拨0.7%的国民生产总值帮助全球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 美国则希望在发展中国家推动自由企业制度,而不是输送政府援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辩称,政府援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只是助长了贪污腐败。只有当这些国家有效而正确地使用发展援助的机制,增加援助金额才能真正地促进发展。 其三,建立人权理事会问题。美国主张建立一个新的人权理事会,以取代目前的人权委员会,因为它收纳了苏丹等严重违反人权的国家的代表,西方国家主张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以外重新建立一个人权理事会。目前这一议题遭到了古巴、叙利亚以及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反对。 其四,保护责任问题。西方国家及一些国际人权组织提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遭受种族屠杀和战争屠戮的时候,国际社会应采取相应的主动干预措施。许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认为,这将为一些大国提供干预别国内政的借口,将这一提议屠戮在萌芽之中。 其五,在达成一致的恐怖主义定义上,安南提议,但凡基于政治理由对平民发动攻击,均被视为恐怖主义。但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认为,反对占领而进行的袭击例外,武装分子应该被看作是自由战士。 其六,鉴于联合国臃肿的官僚机构带来的巨大开支,以及近期石油换食品的腐败丑闻,美国本着立国以来一贯的商业精神,主张将联合国改造成一个大公司,改变国家的代表制,实行雇员制,秘书长就是执行总裁,雇用有才有德者而裁撤无能腐败者。这显然不利于不发达国家而遭到普遍的反对。·中和·撰文 相关专题:联合国六十周年首脑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