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巴黎骚乱凸现欧洲彷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0:40 新京报 | |||||||||
从法国巴黎北郊开始的骚乱已经持续了十天,但依然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发生在巴黎的这场种族骚乱,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规模上看,都越来越近似于199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黑人骚乱。当时,也由于一名美国黑人青年遭到四名白人警察毒打。 积聚在法国社会深层多年的主流社会和北非移民之间的矛盾,仿佛一下子找到一个
有趣的是,现任总理德维尔潘和现任内政部长萨尔科齐,都是2007年总统的热门人选,两人为此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面和心不和。但当骚乱发展到五天之后,两人也终于联起手来,以一致对外的行动显示其维护社会治安的决心和勇气。 这次骚乱却留给欧洲许多难解的困惑和问题。必须承认,这次发生在法国的骚乱,是欧洲近代历史上一次少见的种族骚乱,因为与美洲大陆相比,欧洲在文化心态上素来比较保守;因为保守,所以外来移民不多,因此也就很少有像美国那样的种族问题。 但是,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逐渐放弃其在海外的殖民地,记得当年法国放弃自己最大的海外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时,曾是何等的痛苦。但英法两国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作为非殖民化的结果,英法两国开始大量吸收其前海外殖民地的移民。从这个角度说,英法两国与德国、瑞士和北欧国家相比,其文化心态确实要开放许多。 也正因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从居住多年的德国首次进入法国时,在卢浮宫里发现许多黑皮肤的解说员,居然大感惊奇,因为这一幕在德国是极难想像的。 笔者当年的这一切身观察,其实折射了欧洲三个大国———英、法、德之间在移民和文化形态上截然不同的特点。从英法两国来说,其虽然没有达到人类所谓多元文化社会的境界,但在欧洲的疆土之内,它们多少已经具备了移民国家的机制;但德国出于其日耳曼民族素有的优越感,虽然二战后接受了许多来自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客籍劳工”,但从骨子里德国人仍不愿意接受外国人定居德国,更不愿意德国成为移民国家。 然而,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似乎正好与文化心态呈现反差:如果说,从德国到法国直至英国,其文化心态呈逐渐开放趋势,那么其经济水平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是否折射欧洲人的传统思维定式,亦即移民和多元文化社会将降低社会的纯净和创造力?法国的骚乱凸现了欧洲在保守思维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彷徨和无奈。 □邱震海(著名时事评论员) 相关专题:法国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