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小泉应该向其老师福田赳夫学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4:26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特约评论员 吴怀中 “鹰派有时反而能使外交顺利展开”——小泉以老师福田赳夫为例,为自己的强硬辩解。可惜,小泉却没有福田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 东亚峰会已经结束,小泉在会上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依然是日本保守派媒体“追捧”的
这不由让人想起小泉今秋第三次组阁时所说的一句话。当时,当麻生对自己这样的鹰派人物出任外相表示担心时,小泉这样安慰他:“鹰派有时反而能使外交得以顺利展开”,并且还举出自己的老师福田赳夫为证。 福田赳夫是何许人?他与战后日本反华最猖獗的内阁首相岸信介和佐藤荣作都有渊源。福田从前者手中接过衣钵,组建了福田派,即今日森(喜朗)·小泉派的前身;他又在担任后者内阁的外相期间,积极配合美国在联大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但就是这样一位鹰派福田,也逐渐认识到了历史潮流和大势所趋。1976年他在当选日本首相后,起用了“亲华派 ”资深议员园田直为官房长官和外相,于1978年与中国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并促成实现了邓小平的首次访日和会见昭和天皇。从此,日中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如此,福田还举起与所有国家友好相处的“全方位外交”旗帜,以淡化鹰派色彩,并为缓和东南亚的反日气氛而提出了“和平、心与心、对等”原则的“福田主义”。 小泉提起这段掌故,原因之一是他与福田有着师徒之谊。1969年,正在英国留学的小泉因父亲亡故而回国。他本想子承父业当上议员,不料落选成了“浪人”。落魄之际,是福田收留了他,并鼎力助其在1972年当选议员。此外,福田夫妇还好事做到底,充当月老给小泉解决了婚姻大事(虽然现在婚姻已破裂)。 正因如此,当小泉举出福田为例时,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他在对华关系上会“有善意举动”的猜测,结果却是再度受骗失望:此番他在东亚峰会上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小泉的口是心非,福田的在天之灵有苦难言。小泉学到了老师的强硬作风,却不具备老师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无法灵活把握“强硬”的尺度。因此,他非但没有利用鹰派势力鼎盛之机,行改善中日关系之举,反而从历史推进到现实,在所有涉及日中关系的重要领域,更加强硬地奉行挑衅对抗的政策。 由于各种原因,国外政客不可能都对中国友好。中途良知发现并改弦更张,也属世之常情,犹可恕也。此等事例,除福田赳夫外,也见诸于老牌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作为少壮鹰派的领军人物,提倡“战后总决算”,曾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但在受到中国的批评后,他幡然醒悟,开始推动日中友好。而且,他还用自己的经历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提出了劝告。 小泉的座右铭,是源自中国古典的“无信不立”,以及“少学则壮有所为、壮学则老而不衰、老学则死而不朽”之句。然而在对华关系上,显然他的“少壮之学”已误入歧途,政治信用也是破产无“立”。所以,他若再不补“老学”之课的话,只怕难以再称是福田之徒了。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日本所)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