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日媒体对西方批评冷淡热衷于中国负面消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8:44 环球时报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纽约时报》2月13日发表社论,痛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的历史观和外交艺术。这已不是《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近段时间第一次刊文批评日本的外交政策了。对于这些言辞激烈的指责,14日出版的日本报纸却罕有报道。麻生在14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到此事时表示,“没有读那篇文章,什么也不能说。批评是自由的,无须一一发表评论”。但又表示,如果批评中有错误的部分,可能将不得不有所反应。

  西方批评之声接连响起

  13日,《纽约时报》以《日本的无礼外相》为题发表社论,严厉批评麻生太郎自去年秋天出任外相以来的一系列荒谬言辞。社论指出:“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关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罪行的煽动性言论反映出他既不诚实也不聪明。”社论认为,日本的历史教材中从未正面阐述其二战期间大规模绑架韩国年轻女性,使之成为性奴隶,在中国人身上进行化学武器试验以及残酷杀戮数十万南京平民的罪行,难怪会激起周边国家的愤怒。

  对于麻生近期美化对台殖民教育、宣称中国的军事建设是对日本的“重大威胁”的谬论,社论认为,这是在给中日关系“火上浇油”,还给自己要迎合的人帮了倒忙。“麻生的外交艺术和历史观一样糟”。

  自去年10月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来,《纽约时报》已多次批评日本的外交政策。2005年10月18日该报发表社论,认为小泉不该用参拜进行挑衅。

  “参拜是对死于日本战犯手下的被害者后代的蓄意侮辱。”今年2月11日,《纽约时报》在介绍日本读卖新闻集团会长时,重点强调了其主张日本应反省战争罪行、反对小泉参拜的观点。

  近期日本政客屡放厥词也遭到了除《纽约时报》外的很多西方媒体的批评。美国《波士顿环球报》8日发表社论说,要警惕麻生等日本“右派政治家”对近邻国家的挑衅。法国《世界报》10日也以《日本人的记忆被涂上了毒》为题报道说,小泉连续5年参拜靖国神社,“尽管是以私人名义,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在赞扬遭到国际法庭制裁的人物,想要为军国主义的过去开脱罪责”。“只有日本人自己正视战争责任,才能从历史问题给日本与邻国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中摆脱出来”。

  更热衷于中国的负面消息

  对于西方媒体的指责之声,日本媒体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视而不见,这也是被采用最多的方法。在14日清晨出版的日本主要报刊中均找不到《纽约时报》的报道。第二种则是反咬一口,抱怨对日本不公。14日上午,日本《每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先后在其网站上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在晚刊中,在很不显眼的位置、寥寥几笔报道了此事。对于《纽约时报》的话并没有过多引用。《读卖新闻》在简单带过了《纽约时报》对麻生的批评后指出,《纽约时报》是美国媒体中批评日本领导人历史观的“急先锋”。并对《纽约时报》关于随军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数字采用了中韩两国的立场表示不满。认为这一报道明显倾向于中韩,对日本不公平。

  日本对美国批评日本的文章冷眼相对,而对于美国对华不友好的声音却十分积极。只要一有讲中国不好的报道,一些日本媒体总是很快地进行报道。在本月3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4年一度的国防评估报告后,《产经新闻》等日本报纸马上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报道,全面介绍了该报告是怎样警惕中国,又是怎样调整军事部署来对付中国的。前几天,美国能源部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能源问题的报告,日本《经济新闻》在介绍时说该报告比较中立,并没有过多指责中国。而《产经新闻》和《读卖新闻》在报道时则强调了报告中的负面部分,指美国在警惕中国与一些有问题的产油国家的交往。

  美国担心被“拖下水”

  西方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关注已成一种既成事实。美国舆论已开始认识到日本本性难改,担心“养虎为患”。《纽约时报》作为美国舆论的风向标,其社论被认为代表了美国主流知识分子的声音。这向人们发出一个信号,对日本的指责之声也许会更多地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媒体中响起。

  除了媒体的担心,一直沉默的美国政府也开始表明立场,将矛头指向了日本的外交政策。3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前高级主任格林在访问日本时暗示小泉应停止参拜,他认为日中关系关乎美国亚洲战略。13日,布什政府前高官和部分专家在华盛顿举行的日中关系研讨会上警告说,亚洲两个大国所面临的一场潜在的军事冲突,有可能会把美国拖下水。美国专家称,对东亚地区爆发战争的担心要超过台海地区。对美方的警告,日本外务省发言人表示,处理恶化的日中关系已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邹德浩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钟成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