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日经济界感叹离不开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8:39 环球时报

  

日经济界感叹离不开中国

  《朝日新闻》的月刊《论座》在2月号上刊载了封面文章《奔龙:中国经济》。在华营业额1万亿日元(约700亿人民币)以上的日企总裁们纷纷登场,把企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详尽地介绍给日本读者。日本的经济界、学术界和媒体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日本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媒体开始冷静谈及中国

  同样是年初,同样在东京街头,去年日本报摊上的报纸杂志一个劲地渲染石油、

铁矿石、粮食有可能被中国买光;今年日本媒体则冷静了很多。《东洋经济周刊》的新年专集是:《中国的新事实》。它们开始避开中日资源争夺论,讨论起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的诸多原因。

  新的一年,日本媒体拿出了相当大的篇幅报道“BRIC”国家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些报道中不包括中国,因为中国另当别论。走在东京最繁华的闹市———银座,抬头就是海尔的广告,但却很少听日本人说起哪家印度企业。

  新年发生在东京的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活力门事件”。很多人感叹:一个做网页起家的小公司竟能在短短5年中拥有上万亿日元的资产,不是因为日本缺少会做网页的人才与公司,只能说明日本太缺少投资对象。

  事实上,日本经济界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让日本有了产品出口市场,还为日本的技术、资金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根据中国商务部每月对外公布的吸引直接投资数据,“去年4—6月受中日政冷的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增长率转为负数,但到了9月开始反弹,10—11月已经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60%。”《日经商务》杂志的结论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V字型恢复”。

  经济界加强和中国的接触

  日本经济界了解、接触、进入中国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去年11月刚刚访问过中国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公关事务局长林正,今年1月又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短短几天的行程,他马不停蹄地拜访了中国发改委、外交学院、媒体。林正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最熟悉的是美国,这两年经团联的会

  员企业对华投资迅速增加,对中国非常关心,我们工作中涉及中国的业务越来越多。”新年刚过,很多以前从没来过中国的日本商界、学术界人士就纷纷组团来华考察。

  同时,日本经济界也希望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认识日本。2月13日,日本商务新闻门户网站J-CAST专门开通了中文网页。总裁蜷川真夫从东京打来电话对记者说:“日本企业非常渴望中国能及时了解日本信息,加强两国的交流和理解。”

  “日本企业不向中国投资的风险,比投资中国的风险大得多。”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说。这正道出了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心态:中日经济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很担忧,但日本在华苦心经营二十多年,是决不可能轻言放弃的。

  汽车业、服务业成投资热门

  汽车投资正成为日本对华投资的领头羊,拉动了整个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上世纪80年代,不少中国代表团去日本参观,邀请日本汽车企业来华投资,但那时还难以引起对方的兴趣。研究日本

  汽车企业的名城大学涩井副教授对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正是日美汽车业逆转的时候,打进美国市场是那时日本汽车企业唯一的目标。

  在确保了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后,日本汽车业开始寻求新的市场。蜷川真夫对记者说:“中国正是今后要发展的市场,但是2005年中国汽车的销售量已经和日本不相上下了,如果日本企业没有正确的战略,很难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日本汽车工业会驻京代表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5年内,预计日本6大汽车公司将对中国投资2200亿日元(约150亿人民币)。”

  在东京,记者还拜会了老朋友正田纮先生。正田从1993年起在索尼(中国)公司工作了11年,让一个只有几个人的索尼中国办事处发展成为有3万人的企业集团。去年年底退休后,他办了一家服务公司。正田说:“日本制造业能去中国办合资企业的差不多都去了,下一步该是服务业了。”正田注意到,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将会在中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消费能力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想在中国找一个中小型城市,把那里建设成一个环保模范城市。”正田很有信心地说:“我们既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又要做到收支平衡,我正在找有志于这项事业的人和我一起干。”正田身边已经聚集了一些日本官员、企业家和银行家。

  日本综合商社丸红公司驻中国总代表真锅忠夫对记者说:“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有自己的商业网络,我们愿意提供自己的网络系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丸红已经帮助中材国际向沙特出口了年产660万吨水泥的全套设备,合同金额达5.8亿美元。而日本双日公司也正在协助武汉钢铁工程技术公司向国外出口钢铁生产设备。▲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15日第十五版)


本报特约记者 陈言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