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20年(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1:27 国际在线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20年(组图)(2)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核辐射防护专家潘自强

  采访潘自强:“他是发生了一系列的错误操作,不是一步两步。”

  他叫潘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核辐射防护专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联合国每年都召集世界范围内核辐射研究专家对该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作为中国核工业界的代表,潘自强院士连续20年不间断地见证和参与了这个分析和评估过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节目请到的就是中国工程院的潘自强院士,潘院士您好,同时潘院士是核辐射防护专家,也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中国代表。从1986年核泄漏事故开始之后,您就参与到整个后期的研讨,包括研究的工作当中,今年是二十年的一个周年,算是纪念吧,据您了解,世界各地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来纪念呢?

  潘自强:据我了解,去年开过一次叫做切尔诺贝利论坛,就是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有世界卫生组织,还有联合国的一些其它机构举行了一次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大家做了一些讨论。今年可能在四月,大概一个礼拜以后,可能要在乌克兰还要举行一个切尔诺贝利的讨论会。

  主持人:其实每到4月26号,这些年来都会有一些纪念活动,但是每一年的主题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呢?

  潘自强:应该说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对过去的事故的整体评价,对今后怎么样处理,主流有一个意见,另外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主持人:现在您说的不同看法主要是存在在哪些范围里,什么方面的问题争议是最大的呢?

  潘自强:争议最大的还是说当时受到辐射照射的人,这些人到底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这些看法上是有差异的。

  主持人:都有什么样不同的看法?

  潘自强:比如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真正死亡的,由于辐射死亡的人数在六个月以内28人,有两百多个人得了急性放射病,但对当地其他人也会有一些影响,但对这些影响的评价,一种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评价,另外,他也会有心理各种方面的影响。世界上面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他害怕,产生很多心理障碍,这样引起来的问题应该说比真正的辐射的影响要大得多。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民用核电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钟后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许多细节,都通过媒体留在了世界各国许多人的集体记忆中。

  核电站附近的居民被紧急疏散,人们在城镇的中央集合,各家只能携带简单的行李和宠物,然后由政府派出的车队把他们送往安全的地方。被疏散的人群都被统一安排在政府提供的帐篷里居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半径三十公里的整个地区都被划为隔离区,士兵们在各家门上加了锁还贴上封条,每个人都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到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在随后的事故调查报告中,核电站工作人员一系列的操作失误被确定为导致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主持人:当时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是因为当时的工人有一系列的误操作,是不是说这是一个人为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呢?

  潘自强:应该说是这样,它毫无疑问,它的直接原因是这个问题,就是操作人员粗暴地违反规定,这个违反规定不是一个,一系列的规定他都违反了,而且这里面有些东西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他们当时讲起来也是要赶,切尔诺贝利这个核电站原来讲起来叫做红旗单位、模范单位,要赶在五一以前使用,这些因素恐怕也是一个原因。但是要从根本原因讲起来,不应该是有误操作的。根本原因是设计里有毛病,切尔诺贝利它是一个特殊的东西,它叫气能堆与水能堆,但是世界上面大多数讲起来,叫压水堆、负水堆,或者还有重水堆,这些堆里面没有刚才说的所谓正反应性的问题,但是它也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如说1979年美国三里岛事故,它也是堆芯熔化了,有大量的放射性释放出来了,但是它没有爆炸。另外它也没有大量的放射性排到外面去。

  主持人:我们这儿也有一个核电站的模型,从外观上看,这个模型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潘自强:切尔诺贝利是这样,上边相当于一个安全壳,而切尔诺贝利上面没有安全壳,没有这个安全壳,所以它一爆就都跑出来了,三里岛核电站有安全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