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商汉:选择性反恐的恐怖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1:46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商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如果5名“东突”恐怖分子能够顺利地在阿尔巴尼亚安身,这将是世界反恐浪潮中极不和谐的一幕。因为政治利益的需要,就有选择地进行反恐甄别,而无视他国安全。这既是反恐的双重标准,又是恐怖主义得以安身立命的本钱所在。

  一个恐怖主义的受害国,却将恐怖分子作为其自身政治的工具和意识形态的尺码,那么人们有理由怀疑其反恐的动机。人们更有理由怀疑,恐怖主义究竟在这个世界的政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反恐事业已经在少数国家中成为了政治利益先行的选择性命题。

  我们不否认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也不会轻视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选择性政策。问题在于,面对恐怖主义这样一个具有全球杀伤力的敌人,每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都受到同等的威胁。这种威胁的尺度,我们曾经在911、别斯兰、

马德里、伦敦见过。国家利益所受到的威胁,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

  更重要的是,反恐事业将全球各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任何一种恐怖主义的诞生、发展和蔓延,其背后都有一个从单一政治目的到不顾一切疯狂反理性的过程。恐怖主义之所以能够诞生,也是因为国家政治的对抗空间、民族利益的矛盾空间和宗教信仰的冲突空间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的交集。这个时候,除了合作之外,反恐事业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其实美国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养虎为患,令人忧心。即便今天蔓延全球的恐怖组织如“基地”组织等,在早年也得到过西方情报部门支持,而这种支持在当时的国际政治中,无疑充满了意识形态的需要。遗憾的是,今天在“东突”恐怖分子身上上演的林林总总,都曾经在全球恐怖主义和反恐思想的斗争中上演过,而且还可能继续上演。

  从“东突”分子被遣往阿尔巴尼亚,到世界反恐大会的中国缺位,美国政府主导的“反恐大业”,正在变为美国政治价值观的延伸工具。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美国政治家在中国与恐怖主义之间作出的一个恐怖选择。中美两国政治家都认可,中美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关利益,这些相关利益的前提就是安全与稳定。美国政府对反恐的二重选择,后果将同时危及中美两个国家。

  我们不应把反恐变成一个拷问前提的命题,更不应该把意识形态或者国家政治作为这种前提。因为从长期发展性上分析,反恐毕竟是一项全世界的事业。不管恐怖主义的对象在哪里,而恐怖主义的缘起又如何。恐怖主义曾经将整个世界从幸福家园拖入无尽深渊,而反恐事业则是人类将自身从深渊中拯救出来的事业。要知道,恐怖主义无国界,恐怖分子亦无国家之分。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