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青木:与德国人交往要避虚就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0:59 环球时报

  悲观的德国人在学微笑

  冷战结束后,中国和德国在各自地区乃至全球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这种形势下,怎样与对方打交道,已成为两国政府以及国民急切探索的重要命题。

  虽然德国有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等众多享誉世界的名人,但与有着5000年文
明史的中国不同,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德国,立足于世界不足200年,加之极为匮乏的自然资源和东西两面都与强国为邻的地缘政治环境,德意志民族心灵深处一直打着深刻的悲观烙印。

  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侵略战争失败教训之后,悲观情绪发展到更深一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担心“德国人不是好人”的心理负担。他们很少表示自己“爱国”,甚至在异国婚姻的场合,德国人都会问新人:“你有没有向对方强调自己是德国人,却也是好人啊?”

  好在德国人把悲观化作动力。

二战结束时,整个德国一片废墟。恰在这时,几百万居住在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德国人,被迫回到德国。人们每天在废墟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三五个土豆。在那样的困难中,依靠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起世界一流的工农业体系,成为欧洲首富,也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力量。不过,欧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对德国一直有成见,比如,坚持要德国人在他们的产品上注明“德国制造”字样,初衷是一种带侮辱色彩的惩罚。但德国人勒紧腰带,严谨刻苦,终于把“德国制造”的商品变成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如今,德国人依然活得不轻松,他们会为了“希特勒”三个字一下子紧绷起脸,为高升的失业率感到不安。难怪在世界杯举行前夕,政府催逼人人“学会微笑”,务求让外国游客“看足球看得开心”。

  有的中国问题专家竟没来过中国

  德国人不仅用这种“悲观”对待自己,也以此看待别的民族,包括中国。中德虽相距遥远,但早在16世纪就开始交往,相互影响是必然的。比如,受中国文献的启发,德国出现了二进制计算方式。17世纪,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主持了中国的历法改革。百年来,德国人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和影响,更是远甚于其他西方国家。

  不过,中德两国国民彼此间的认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由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勇敢和坦诚态度,多数中国人对德国人非常尊重。不过,不少中国人对德国历史、文化、科技和经济情况的了解,可能还一直停留在“希特勒+啤酒+汽车”的模式中。有位中国知名人物在德国访问时,谈到想看看希特勒当年暴动的啤酒馆,随意的这么一句话竟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长差点翻脸,冷场十几分钟没说话。这并不是德国人想忘记历史,而是他们认为这是严肃话题。

  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是非常有限。1972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德国把中国置于其亚洲政策的核心地位,向中国提供的财政和技术援助居所有对华援助国的前列。但是,德国人对中国甚至依然存在一些错误的、过时的、片面的认识。一位德国知识界人士曾问我,“在中国是否人人都会功夫,还有人留着辫子?”当得到否认答案后,她还将信将疑。前段时间,德国媒体热炒的所谓中国“盗窃”德国的磁悬浮技术,其中就有不太了解中国的因素。归结起来,两国人员交流相对较少是相互不了解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在

留学国家和移民的选择上,去德国的仅为去英国的五分之一。德国人来中国学习交流的更少,加起来才不过数千人。其次,德国一些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缺乏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有的连中国土地也没有踏上过。于是,一些普通德国人看到某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会全当真。当然,要让德国人全面认识中国实在不易,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时刻处于变化中。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扩大民间交流,巩固两国民众相互认可的基础。

  德国人不相信不可估量的人和事物

  考虑到中德两国相对的陌生和德国民族的“悲观”性格,与德国交往,最重要的是要避“虚”就“实”。德国不相信一切陌生的、不可估量的人和事物。我的一位德国朋友打算到中国做生意。国内合作方为了取得德国方面的投资,请来有关领导当顾问,还详细论证了合作带来的可观收益,提出第二年就能让销售额翻一番。这份看似完美的“合作意向书”,到了他手中,立刻成了宣告双方合作失败的判决书。德国人摇摇头说:“这么高的增长率,心里没底。”

  德国人不喜欢来虚的,习惯清楚直率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用词上只用它的表面义,错了就错了,会毫不犹豫地直说。德国人都有比较强的公正概念,只要摆事实,讲道理,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觉得你尊敬他们。而欺骗正是这个民族最不能容忍的品格之一。此外,每个德国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自觉按规定、条例要求去做。他们认为条例的制订一定有其道理,自然要遵守,不去投机取巧,一切事情都会无障碍进行。也就是说,只有人人都按游戏规则玩,游戏才能继续下去。德国人是这样要求自己,也希望对方如此。

  18世纪初,著名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曾说,中德两个遥远的民族间如能真实地交流,最终将共同走向新和谐。时间已过300年,但这种看法对今天中德交往仍有现实意义。青木▲ (作者是旅居德国的撰稿人。)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