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专题 > 正文

美国对伊朗政策为什么拐了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03:01 中国青年报

  嘉干

  6月6日,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正式将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提交给伊朗方面。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解决方案中,美国政府表示,如果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美国愿意向伊朗提供核技术。此外,伊朗可以获准继续铀转化过程。

  美国的重大让步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而且幅度还不算小。与过去完全拒绝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的强硬姿态不同,美国实际上同意伊朗有权和平利用核技术。不仅如此,美国还提出向伊朗提供核技术,参与帮助伊朗建造轻水反应堆。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伊朗是否接受该方案,会不会再节外生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美伊两国都希望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尽快走出僵局,避免走到两败俱伤的那一步。

  美国承认伊朗有权和平利用核能技术,说明了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一个转变,即回到《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不应该有双重标准的轨道。以往美国在执行这一规则时,时常搞点“例外”。最近美印签署核技术转让协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事实证明,区别对待既不利于美国反核扩散的对外政策,同时也对现存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造成了损害。所以,从另一方面讲,伊朗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迫使西方国家在坚持核不扩散原则时,不能因为其他因素绕开《核不扩散条约》规定的非有核国家合法利用民用核能的权利。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作用。可以预见,一旦伊朗核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该问题将会成为今后处理此类问题的一个先例,为非有核国家合法利用民用核能开辟出新的途径。

  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然而,有关核扩散与核不扩散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个掌握核技术问题那么简单。事情复杂就复杂在核扩散与核不扩散问题从它出现之日起,就与地缘政治、与强权和反强权纠缠在一起。可以说,伊朗核问题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各方使出浑身解数,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较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就是一个中东地区主导权的问题。正如德国前外长菲舍尔指出的,围绕这一冲突的核心问题是:究竟是谁主导中东——是伊朗还是美国。

  西方绝对不允许伊朗在中东坐大,除了石油这一关乎欧美重大利益的因素之外,就是要阻止伊朗主导伊斯兰社会。西方认为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将控制伊斯兰社会,并使之更具攻击性,使伊斯兰恐怖组织更加猖狂。届时,中东和平进程将彻底崩溃,以色列和西方都将被逐出中东。正是以色列的存在,为西方介入中东事务提供了平台和借口。西方不能容忍抹掉以色列的言论,更不会让这样的事实出现。在西方看来,伊朗挑战以色列,就是在向西方挑战。

  如何才能制服伊朗,使其放弃坐大的念头?当然首先就是不能让它拥有核武器,包括“掌握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能力”。伊朗是《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承诺了遵守条约的规则和义务,而且自始至终强调无意制造核武器,铀浓缩活动只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按理说,只要各方按条约办事,认真遵守条约义务,严格进行监控核查就行了。但事情仍然不那么简单。为什么?一是西方不相信伊朗掌握核技术的动机仅仅是和平利用核能;其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经过核查和监管,不能得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结论。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如何才能解开以上两个死结、逼伊朗彻底放弃铀浓缩活动的问题。制裁、军事打击,或者胡萝卜加大棒一起上。但伊朗始终咬住有权进行以民用为目的的铀浓缩活动不松口。观察家认为,在西方不断施加军事威胁压力的情况下,伊朗更不会轻言放弃铀浓缩的选择,坚持铀浓缩实际上成了对抗美国压力的安全保证。

  西方施加压力是为了逼伊朗放弃铀浓缩活动,而伊朗不放弃自主铀浓缩权利是为了抵制西方的压力。如何打破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接下来如何走?

  美国的转变,表明了美国外交的一个新思路:通过“核接触”战略达到掌握和监控伊朗核活动的目的。新的“核接触政策”既可以了解对方是否将军民两用技术用于军事目的,又可以限制伊朗人掌握核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使伊朗的核活动始终掌握在西方手中,从而消除美国对其不信任、不放心的死结。美国这样做还有一个长远的考虑:那就是通过接触,“与伊朗人民建立积极的关系”,最终影响并实现伊朗政权的转变。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施加核压力而引发民族主义情绪,又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伊朗国内支持民主的力量保持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这一步棋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是可以掌控伊朗的核活动,二是可以借此打破美伊两国长期隔绝的状况,使美国得以对伊朗未来的走向施加影响。

  相关专题: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