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改变德国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0:08 南方新闻网 | |||||||||
□本报记者 鞠 靖 □特约撰稿 霍大睿 真正的世界杯在街头
“20年来,第一次看到德国人精神这么振奋。”在科隆生活了近20年,华侨VictorZhang似乎才突然 发现了身边一个完全不同的德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世界杯。 Victor居住的区域有许多移民,尤以土耳其裔为多。或许是因为土耳其没有出线的缘故,这些土裔德国人开始 为德国加油,在接受电视采访时,他们会对着镜头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德国人。 这不是陈旧记忆中的德国。即便在球场上,从曾经的托恩开始,人们就不再迷信“纯粹德国人”。现在的德国功臣克 洛斯和波多尔斯基是波兰移民,诺伊维尔来自瑞士,替补前锋阿萨莫阿来自加纳,“一哥”巴拉克来自前民主德国,还有卡恩 ,这位曾经的英雄,他的父亲是拉脱维亚人。 “对国家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好像带我们回到了过去图腾崇拜的年代。”另一位华人Chen先生言之凿 凿,一个证明就是德国国旗从未像现在这样供不应求。 “大家不只是在自己家里看电视了,几万人聚在一起,一起欢呼、紧张、叹息,一起唱歌舞旗帜,往脸上身上画国旗 图案,仿佛一个集体的仪式。” “真正的世界杯在街道上进行着”,一家德国当地报纸这样描述世界杯里的德国人。几个星期以来,整个德国都处在 足球的狂热之中,程度甚至超过了国家队和比赛场。 有记者问德国后卫梅策尔德:他个人觉得世界的中心在哪里。梅策尔德笑着说在柏林的市中心那条几万球迷聚在一起 看大屏幕比赛的地方,他自己都想去那里。 德国队守门员莱曼在扑住阿根廷的点球之后,却抱怨“由于不得不呆在旅馆里而无法充分感受到那样的气氛”。莱曼 说,在英国踢球的三年里,他总是听以前的队友描述德国球场气氛如何沉闷、单调,比如球迷总是在唱“让我们看看你们的战 斗”等等。而现在的德国让他仿佛置身国外。 德国人把德国变成了一个欢乐的大Party,连对手都不敢相信。一位荷兰球迷告诉《镜报》记者说,他们简直无 法想象这样的一个Party居然是由冷漠的德国人举办的。 世界杯能带来一切? 四个星期的足球使德国人得以轻快,他们可以忘却政党危机,忘却正在举步维艰的改革以及医生为涨工资而举行的罢 工。Victor说,因为德国队的表现,甚至让德国人对两大政党联合执政也产生了期待。 当地一家媒体也说,年轻的德国队的表现鼓舞人心,给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带来新风。 “世界杯开赛之前充满了坏消息”,《镜报》这样回望一个月前球票问题、安全问题与球场内不许卖德国啤酒的限制 。还有克林斯曼美国式的训练方法、迟迟不能决定的正选门将、FIFA的贪婪,连原来计划的隆重开幕式也取消了。 刻板的德国人简直无法容忍“世界杯”对自己生活的占据——“所有的产品都想和世界杯沾边,什么冠军面包、球形 咖啡壶、人工草皮做的包、黑红黄三色肥皂……那个没穿裤子的狮子累得生产商都破了产。还有那场对日本一塌糊涂的热身赛 ……”所有的抱怨似乎在说,世界杯只是给德国批上了一件外衣,在外衣下面,什么也没有变,有时候还在变糟。 然而,仿佛魔法一般。“世界杯开始之后,气氛突然一个大转折,它带动了每一个德国人。” 世界杯让德国看到了希望。在德意志银行工作的叶女士说:“同事平时总是衣冠楚楚,相互之间很少寒暄,气氛沉闷 严肃,而现在男同事则常常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是否应该买一台液晶电视,有人好不容易搞到了沙特与乌克兰比赛的票——这也 许是小组赛中最乏味的比赛,也照样兴高采烈。而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足球很难成为乐趣,她们的兴趣现在是看男人们谈论足 球。” “今天也将是德国国庆” 当德国在点球大战中击败阿根廷之后,德国女总理默克尔手舞足蹈,和6个不同的人拥抱……Victor说,只有 那些了解默克尔的人才知道,在她身上发生的这些意味着什么,“默克尔一向理智克制,不轻易显露感情,这样的忘乎所以从 来没有过,这甚至超过了她自己大选获胜时的喜悦——那时,她只是说自己很高兴。” 政治家对于世界杯带给他们的变化也许是最敏锐的。而每一场德国队的比赛总是出现在现场的默克尔,无疑又极具象 征意义。 德国女性并不热衷世界杯。休闲生活研究所5月底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访女性表示,她们不关心任 何与世界杯有关的事情。不过,默克尔政府显然希望有所改变。她亲自拍摄了一部有关女性与足球的宣传片。12个世界杯主 办城市专门为“足球寡妇”开设了足球知识速成班,课程包括比赛规则、专用术语和一些著名球星的故事。德国的设计师们也 为女人设计出各种足球形状的服饰,好让她们更有“球感”。 在球场上,人们相信宿命。而在德国,德国人相信他们与世界杯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割舍的联系。默克尔的表现 将人们又带回到1954年的伯尔尼之夏。 1954年7月4日,联邦德国队在瑞士伯尔尼获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这个连德国球员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果, 对于刚刚成立5年的联邦德国,它所带来的对“联邦德国”的认同,超过了此前和此后发生的历次体育事件。德国能够在战后 废墟上重新崛起并成为欧洲强国,离不开“伯尔尼奇迹”,甚至有人将1954年的世界冠军对德国人精神上的激励作用等同 于“马歇尔计划”对德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德国著名政治学者阿图尔·海因里希说,“那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真正诞生的时 刻。” 如果说1954年的冠军标志着联邦德国已经“上路”了,1974年在本土获得的世界杯冠军证实了联邦德国的崛 起,那么1990年罗马之夏的胜利,则象征了统一后德国的强大。 德国与意大利的半决赛恰逢7月4日,这一天是美国国庆节,德国电台说“今天也将是德国的国庆”,因为他们坚信 德国会战胜意大利挺进决赛。 变化的只是生活节奏 来自四川的陈琳平现在生活在法兰克福,那是德国足协的所在地。“这里中转的球迷应该最多,但是交通、住宿却没 有什么变化,有变化的是生活节奏,有德国队比赛时大家早已下班,街上会热闹起来,人变多了,就像开Party一样,连 美茵河上都架起了电视屏幕。” 有谁敢忽视世界杯吗?开赛前,的确为不喜欢世界杯的顾客专门留出了酒吧,但是没有谁敢真正地将世界杯拒之门外 。上周日,Victor在一个写着“不欢迎球迷”的酒吧看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 即便是政府官员也不敢怠慢世界杯比赛。政府有规定,每一场比赛至少有一名部长以上的官员到现场观看,并接待来 观看比赛的世界各地的贵宾。有两名女部长——家庭部长和卫生部长因为对足球一窍不通企图临阵逃脱,被媒体披露后受到各 方责备,不得不乖乖地去看球。 和1994年美国世界杯时美国大众对世界杯的冷漠、2002年日本世界杯时惨淡的气氛相比,德国的气氛不可同 日而语,即便伊朗队都不会因为国家正在遭受西方国家谴责而不受欢迎,陈琳平在法兰克福亲眼见到有几千名伊朗人,举着国 旗给他们的球队助威,其他观众对他们一点没有白眼。荷兰球迷在自己的队伍遭淘汰以后都纷纷转向支持他们一向蔑视的德国 队,不仅仅因为德国队现在的踢法恰恰是荷兰一向提倡的全攻全守型足球,更多地是被德国世界杯的气氛所感染。 足球让人忘记政治,至于比赛结果会如何没有人知道,“只有操纵比赛的黑哨和黑社会才会预知比赛结果”,但有一 点是肯定的,最终大家都会很高兴能亲身经历这届世界杯。 “总体来说,世界杯对德国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VictorZhang一向不喜欢用这种口吻评价发生 在身边的事件,但这次他自称“不得不这样说”。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