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感受战争:听广播关注战事 谈战况表情沉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09:11 新华网 | |||||||||
8月4日,在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阿卡,一名男子在亲人的葬礼上因过于悲痛而昏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3日继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造成至少8名以色列人丧生。到目前为止,这场冲突已造成27名以色列平民和40名以军士兵丧生。 新华社报道员阿里埃勒摄 夏季是飓风多发的季节,它们总是呼啸而来竭其破坏力而去。2006年夏季,在平静了6年的地中海东岸,新一轮黎以战争如飓风来袭般再次打响,至今已3周有余。
此前两周,这里的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以军士兵沙利特的生死,恐怕没人能想到以色列这么快就要面临南北两线作战。 6月28日清早,我是被邻居家的收音机叫醒的。想必老两口听到了以军进攻加沙的消息,广播音量比平日大了许多,自此他们这个收音机传出的音响就成了我每天工作的背景。希伯来语我是不懂,但每当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音量加大、播音员语速加快且高昂,我就知道战事有了最新进展,随即打开电视,果然是“突发新闻”。这倒好,从此重大新闻都不会漏。在电视、网络流行的现代社会,包括我在内已经有很多人不再听收音机了。老人说,看到电视上的画面确实让人有激动的感觉,但也使人就此失去了冷静的思考,尤其是当你面对战争时。 来特拉维夫工作已半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安全保卫方面能像以色列这样严格、谨慎,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民能像以色列人一样具有超强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更没有哪个国家像以色列这样人民在战争面前是如此团结和镇定。 7月12日后,随着黎以冲突的爆发和不断升级,邻居的广播每天持续的时间更长了。《耶路撒冷邮报》等以色列各大报纸也与以往不同了,每天的报头都醒目地标着战争进行的天数,一是告诉读者现在是战争状态,二是提醒人们现代战争是以天计算的。该报除了体育版外,几乎每个版都有对战事的分析和报道,并特别开设了“北线战争”专版。街上谈论战事的人越来越多,谈到战事时人们的表情也越来越沉重。当真主党的火箭弹打到了海法时,人们震惊真主党的火箭弹比哈马斯的厉害得多;当以军地面部队在黎南部城市宾特朱拜勒铩羽而归时,人们忧虑这场战事该如何结束;当军方称真主党拥有20枚射程可达特拉维夫的远程导弹时,那一周可以感到特拉维夫市的空气是沉重的。 然而,入夜的特拉维夫依旧歌照唱、舞照跳,酒吧依旧爆满,沙滩上还是一片喧闹;周末,喜爱户外运动的以色列人也在尽力地亲近大自然,特别是在这样阳光明媚的夏季,因为“生活不应被打断”。随着从北部地区南迁的十几万人的到来,特拉维夫开始拥有了国际大都市的交通拥堵和人流如织,但城市环境却每况愈下,街边也多了许多行乞之人。 离炮火最近的以色列北部城镇,则因为居民的大量撤离形同“鬼域”。留下的人大多在掩体下像鼹鼠一样生活。大街上空空荡荡,商店大门紧闭,交通指挥灯永远闪着黄色信号。(驻以色列特约记者刘欣伟)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