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入最漫长战争 对伊开战打开地狱之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3:21 东方网 | |||||||||
5年前的9月11日,美国本土经历了200多年来最血腥的洗礼。自1862年南北战争的安太特姆一役(2万多人丧生)至今,这块北美大陆还从未有过如此惨重的伤亡———3000多人遇难,6000多人受伤。 世贸双塔在浓烟中倒塌,五角大楼被撞出个大窟窿,宾夕法尼亚郊外顷刻间化作坟地……在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前,美国人彻底挥别过去那个熟悉的世界。
布什总统开始奔走疾呼,新的敌人终于浮出水面。奥萨马·本·拉丹,这个面容清癯的恐怖大亨,带领着此前不为人知的“基地”组织闯入美国人的视线。他和“9·11”主谋穆罕默德·阿塔的身影,从此成为美国人心中妖魔的化身。 从布什的“反恐”战争开始,“9·11”在美国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它通过布什的每一次演讲、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法案,深刻改变着美国社会的全貌。其中一些是情理之中的转变,譬如美国对本土安全的重视,但更多飞奔而来的事实却令人们猝不及防。谁会想到这个曾经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的国家,会在5年后陷入前所未有的两党纷争?谁又会想到,虽然布什发誓让恐怖分子“很快听到美国的回复”,但拉丹至今逍遥法外,美军却羁绊在伊拉克的雷地? 外强中干 在举国弥漫着好斗气氛之时,布什理所当然地向恐怖分子及所有庇护他们的势力宣战。但随着战火蔓延,布什口中的“敌人”却只多不少。 恐怖袭击让全世界看到一头真正苏醒的雄狮,一个在布什政府领导下空前团结的强大国度。接连几天,美国各地都陷入国旗的海洋。全美最大零售连锁店沃尔玛在9月11日当天售出11.6万面美国国旗,第二天的销售量则再翻一番。布什在国会山主动拥抱了他的死对头,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士达斯勒。与此同时,他本人的民意支持率也一路飙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浓重的南部口音、牛仔般的傻笑,幼稚的失言,这些过去令布什备受嘲讽的特质,在美国人眼里突然变得那么可爱,那么值得依赖。 与此同时,复仇的火焰却在每个美国人心头燃烧。美国需要做些什么来挽回颜面,重筑人们对安全的认识。这片被核潜艇、航空母舰和导弹防御系统环绕的富饶土地,怎能如此门户洞开,任由几个住在阿富汗洞穴里的疯子发动袭击?在举国上下弥漫着好斗气氛的时刻,布什理所当然地向恐怖分子,以及所有庇护他们的势力宣战。 这就是“布什主义”的开端。它告诉全世界,要么站在美国一边,要么就是恐怖分子的帮凶。美国不会等着下一场袭击发生,它要主动向敌人发起进攻———不仅是“基地”组织,还有全体向他们提供军事、经济援助的国家或组织,以及可能为他们送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不管武器是否存在,或是否有存在的可能)。美国决不会满足于打击表象,它要追究这场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并把它们连根铲除。 比“布什主义”更进一步的,是副总统切尼著名的“1%主义”,即哪怕恐怖分子有1%的可能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也会把它当作确有此事。这两大“主义”背后,隐藏着白宫的矛盾心态:美国的强大足以令其改变世界秩序,但它的薄弱面却有可能招来更残酷的袭击。在反恐的名义下,战火开始逐渐蔓延,但布什口中的“敌人”却只多不少。布什要求各国在美国和恐怖组织中间“二选一”,这种绝对的界限划分将一些原本仅作壁上观的人们推进了敌营。 地狱之门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彻底毁了布什的中东计划。阿盟秘书长穆萨说出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心声:对伊开战将在中东地区“打开地狱之门”。 拉丹的追随者说,战争并不是从“9·11”开始,而是源于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的一次轰炸。这名至今在逃的恐怖组织头领在2004年的一盘录音带中指出:“当我看着黎巴嫩残破的塔楼,我突然想到要用摧毁美国高楼的方式来惩罚他们,让他们尝尝自己酿成的苦果。”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在拉丹将想法付诸实施5年后,以色列再度对黎巴嫩展开狂轰滥炸,而美国则在幕后急不可耐地宣称,这是“全球反恐战争”的一部分。 不论将黎巴嫩拖入战争是不是美国的本意,但冲突让世人看清一个现实:布什希望在中东推动的变革,正朝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所有到过中东的西方人都不得不承认,美式民主没能在穆斯林世界深入人心,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认为伊斯兰教受到欺侮,而美国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今年4月的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伊拉克人不愿接纳美国人做邻居。 私底下———在得克萨斯州的农场或是缅因州的家庭别墅———布什或许会郁闷地抱怨说,事情不该变成这样,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事实上,战争初期的情况还不算太糟。2001年11月,美军干净利落地结束阿富汗战争,在心情复杂的民众面前亲手肢解了气焰嚣张的塔利班政权。此后,布什抛出了“推动自由战略”,虽然乍听起来容易激怒那些传统的阿拉伯国家,但还是有部分伊斯兰领袖暗自为美国的民主改革感到高兴,认为这会进一步拉近美国和中东的利益关系。 客观来讲,布什执意推动的变革一度卓有成效。许多中东国家选择站在美国一边,打击“圣战”组织。同恐怖活动纠缠不清的利比亚宣布放弃核计划,沙特也删去教科书中有关瓦哈比教派的一些被西方视作“煽动性”的言论。参加大选投票的伊拉克、巴勒斯坦妇女蘸着墨水的手指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在黎巴嫩,叙利亚长期盘踞的部队也终于开始撤回老家。 但紧接着,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彻底毁了布什的中东计划。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说出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心声:对伊开战将在中东地区“打开地狱之门”。事实证明,穆萨是正确的。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愿帮美国“倒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美国亲手把伊拉克推向内战边缘,使之成为各国恐怖分子的大熔炉。 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开始将美国和以色列的轰炸行径画上等号,在他们眼中,美国在中东推进的民主化运动,只能给这个地区带来双重打击。古巴的关塔纳摩监狱已经够糟了,但阿布格莱布发生的虐囚事件却更为骇人,就连美国最忠实的盟友都闻之哑然。驻伊美军在伊拉克已经待了三年半,但伊拉克人是怎么看他们的呢?一项民意调查能说明问题。对于美国侵略伊拉克的真实原因,伊拉克人选出的前三个答案分别是:控制伊拉克石油(76%),建立军事基地,以及帮助以色列。 全球战争 “反恐战争”已经从中东这个主战场逐渐扩散出去。“基地”组织并没有消亡,而是被打散,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影响着更多平民百姓。 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如布什所愿,在中东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相反却煽起一股更猖狂的反美风暴。站在风暴中心地带的领导人,就是伊朗总统内贾德。 从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伊朗必须感谢美国反恐战争给它带来的机遇。伊拉克新掌权的什叶派穆斯林是伊朗什叶派政权的天然盟友,就连沙特、土耳其等逊尼派掌权的地区大国,如今也承认他们必须学会向伊朗妥协。如果没有伊朗的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或许不可能在今夏的黎以冲突中苦撑那么久,最后挫败了以色列“抹去真主党”的计划。 美国人的麻烦远不止这些。雄心勃勃的内贾德不愿放弃核计划,这更令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核危机忧心忡忡。如果有一天,核技术或核材料流落到极端分子手中怎么办?中东国家会不会相继宣布拥有核武器?恐怖分子会不会突然以核弹要挟美国? 最令布什伤心的莫过于巴以问题。随着阿拉法特和沙龙相继离开各自的政治舞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取得和解的可能性从没比现在更渺茫。 “反恐战争”已经从中东这个主战场逐渐扩散出去。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遭遇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把整个欧盟拖入黑暗阴影,各国政府开始反省自己对穆斯林移民社区采取的政策是否安全、正确。今年8月英国警方挫败的一起“疑似9·11”劫机案,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圣战”思想已经无处不在。“基地”组织并没有消亡,而是被打散,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影响着更多平民百姓。 搏杀在即 “9·11”给了布什太多政治筹码,但也给他埋下种种祸根。国家安全牌使共和党大获收益,但也给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埋下不祥的伏笔。 不止中东民众在现实面前幡然醒悟,美国人也开始反省5年来的种种悲剧。2001年,美国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一首名为《一起摇摆》的歌曲,内容是纪念在“9·11”失事航班上同恐怖分子英勇搏斗的乘客;如今,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却在歌词里呼吁“弹劾总统”。 “9·11”给了布什太多政治筹码,但也给他埋下种种祸根。当他站在世贸大楼废墟上,含泪向美国人传递“战时总统”的誓言时,那个摆脱不了总统父亲阴影的小男孩形象瞬间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坚毅、强壮的保护者。一时间,他成为二战后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支持率一度领先于英俊能干的前任克林顿。 然而他的管理团队没能善用这些人气优势。总统的权力逐渐扩张,甚至堪比二战期间调兵遣将的罗斯福。被权欲冲昏头脑的布什犯下一连串错误:在没有获得司法授权的情况下命令情报人员进行电话监听、草率决定建立军事法庭……即使他所率的共和党已然操控国会的生杀大权,他仍然选择偷偷地完成这些工作。正如共和党参议员海格尔不满的指责———布什政府几乎把国会当作“宪法妨害”来对待。 忿恨逐渐堆积,直到2004年美国大选一朝爆发,驴象两党终于撕开和睦的表象,在伊拉克、中东问题上激烈争辩。民主党竞选者被攻击为无法保护美国的“软角色”,两派不得不开始比拼谁的政策主张对反恐更为有利。在国家安全牌上大获收益的共和党全面获得胜利,但也给今年11月举行的中期选举埋下不祥的伏笔。 导致美国政坛陷入分裂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伊拉克这潭泥沼。早在美国发动战争前,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对伊军事行动问题上的态度就截然不同。2002年10月,126名民主党议员联手狙击了美国对伊动武的决议。于是,当美国贸然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军事袭击时,许多民主党议员都竭力反对。当他们发现美军无法找出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时,这种情绪开始变为愤怒。如今,国会充斥着对伊拉克一战失败的指责,以及美军迟迟无法撤军的失望。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 俞懿晗 黄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