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非关系发展触动了谁的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4:28 国际在线

  

中非关系发展触动了谁的神经?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坦桑尼亚进行正式访问(资料图片)

  

中非关系发展触动了谁的神经?

  中非贸易增长示意图王晓满制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说法不仅出现于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而且就连一些官方人士和官方智库也对中非关系加以诋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贺文萍在《世界知识》杂志撰文,以翔实的数据和充分的说理有力驳斥了“新殖民主义”这一论调。以下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综合起来看,西方所谓“新殖民主义”的内涵主要有三:第一,认为中国对非洲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的需要;第二,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对非洲国家的大幅度出口,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纺织业发展,造成了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第三,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所谓“无赖”国家给予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不利于西方国家在非洲推动的民主、人权事业以及反专制和反腐败运动的开展。

  显然,上述论调既缺乏历史依据,也没有全面和有力的事实作基础,他们是以一种过时的“零和”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和非洲关系的发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护西方在非洲的既有利益,不希望看到甚至想阻碍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扩大。

  当西方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能源的时候,事实上西方及其跨国石油公司还在加大对非洲能源领域的投资,扩大从非洲的石油进口。目前,美国16%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提高到25%。美国能源部仅2003年一年对非洲石油的投资就达100亿美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目前在非洲开采石油的规模和力度还非常小,中国目前从非洲进口的石油还不到美国从非洲进口的1/3。中非石油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始终是公开、透明和互利的。中非经济和能源合作是建立在平等相待、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其实,就连英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非贸易和物美价廉的中国日用工业品为非洲人提供了买得起的商品,客观上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另外,得益于与中国贸易的大幅增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取得了近6%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国历来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不寻求向非洲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反观自殖民时期以来的西方对非洲政策,在“直接”或“间接”殖民之后,原殖民宗主国又通过英联邦、法非首脑会议等机制试图继续保持对非洲的控制。冷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通过“胡萝卜”(援助)与“大棒”(停止援助)交相结合的方式,强行向非洲国家推行西方式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政治价值观。

  至于说对所谓“无赖国家”(在非洲,西方通常指苏丹和津巴布韦)的援助阻碍了非洲的“人权”和“民主”进展,更是片面和缺乏事实依据。首先,中国不赞成对苏丹实行经济制裁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关心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和人权。相反,正因为担心经济制裁的强硬手段会使该地区局势朝进一步恶化的方向发展,人民会成为制裁的替罪羊,中国政府一直主张通过外交和对话的方式,充分发挥苏丹政府和非洲联盟的主导作用来解决危机;其次,为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对达尔富尔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关注,温家宝总理6月下旬访问非洲时还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将向非洲联盟在苏丹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提供1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以及向达尔富尔地区紧急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帮助缓解当地民众生活的困难。至于津巴布韦,西方认为穆加贝政权是独裁和通过操纵选举而继续执政的。而事实上,美英等西方国家并未派出选举观察团来观摩、监督2005年3月津巴布韦的新一届议会选举。而派出了庞大选举观察团的非洲联盟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则均认可大选的公正和公平性,中国没有理由不相信和认可非洲方面的判断和意见。

  说到底,西方国家肆意渲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担心中国提升对非关系将对其在非利益形成挑战,担心中非联手在国际事务中分量和影响力的加强有可能挑战西方主导的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