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和谐观念世界都在推崇 其含义呈现不同特点(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8:58 国际在线

  追求和谐的意识遍布世界

  在欧洲生活,很少听欧洲人提起和谐的概念,但欧洲社会追求的却正是这样一种目标。二战以后,西欧国家建立了不同模式的福利保障体系,无论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大陆模式还是北欧模式,追求的都是社会公平与效益的和谐统一。不同模式的区别在于公平与效益两者孰占上风。这几年,北欧模式重新受到追捧,正是因为北欧国家在公平与效益之间
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即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得到平稳发展。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发展,和谐的观念已深入欧洲社会。记者初到英国时,感觉街上的残疾人好像特别多。事实上,街上的残疾人多是因为在这里残疾人出行十分便利。无障碍通道很发达,而重要的是,普通人对待残疾人十分友善而有耐心。在记者回家的路上,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瘫痪的女孩坐着轮椅乘公共汽车到市中心逛街散心。很多公共汽车司机一看到她就马上下车把她推上来,尽管耽误了一些时间,车上的乘客毫无催促之意,都报以微笑。如果是比较熟悉的面孔,小女孩还会和乘客攀谈几句,车上一片和谐的气氛。

  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大自然具备亲近感,也是和谐观念的一种体现。欧洲不少国家的幼儿园定期组织小朋友们到森林或公园,了解动植物知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情”。布鲁塞尔城市周围森林绿地较多,金黄色的树林里,穿着鲜艳的小朋友手拉手在林间小路走过,实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阿拉伯国家埃及,记者也同样感受到了浓浓的追求和谐的意识。埃及不同的宗教徒基本上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埃及整体社会的和谐态势。由于历史、外来统治等原因,埃及形成了目前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为此,埃及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竭力缩小贫富差距,在日常生活必需品、入学、就业、创造工作机会等方面,千方百计地解决社会不同阶层的基本需求,并尽可能地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使固有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多数穷人都能与富人和谐相处。记者日常接触的门卫马哈茂德说,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和谐地融入社会,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形象。

  “美国式的和谐社会”是从社区文化的基础做起。美国拥有非常成熟的“市民社会”体系,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大到一个都市圈,小到一座公寓,都有自己的社区文化和规则。记者所在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是全美比较富裕的县,其完善的社区服务令人惊奇。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实现了网络办公,接受民众的监督,社区委员会还经常举行听证,允许居民反映问题、发表看法或进行投诉。即便是再细微的意见,都会受到重视,并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答复。

  美国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公民崇尚个性自由,决不干涉其他人的事,但这不是说人们就视同陌路。即便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互相给对方一个微笑或者一句问候。美国对社区和谐非常重视。记者所在的公寓,住着形形色色的不同种族、肤色、国籍的人,大家平时打交道的机会不多,公寓管理部门就定期在一些重大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举办免费餐会和抽奖活动,为楼友们放松心情,增加交流。一到这种时刻,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们都汇集一堂,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这种情况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足见美国对社区和谐的重视程度。

  调查表明,泰国人的快乐指数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防盗门在泰国没有市场,记者所住的院子里,大家经常不锁门就外出。谈到新的施政纲领时,泰国新上任的过渡政府总理素拉育表示,“全民快乐指数”比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更重要。这种观念可以适用于经济的各个层面:家庭应当避免入不敷出,企业应当避免过度膨胀,而政府则应当注重保护国家资源。泰国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众一直比较照顾,使泰国百姓没有生活压力。

  不和谐,一切发展无从谈起

  在各国的调查让记者感受到,世界越来越重视追求和谐。事实上,没有和谐,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对此,原南斯拉夫这块土地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见证。

  自公元6世纪前后斯拉夫民族迁入巴尔干以来,这一地区即充满了太多的种族、家族、派系之间的纷争,加上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对这一地区的反复争夺,长期以来这里的各个民族饱受战争的苦难,相互之间充斥着猜疑与不信任,养成了争强好斗的性格,由此也使他们更加感到团结与各民族间和睦相处的珍贵。一次次的战争与民族分裂,极度的经济衰败与生活水平低落,导致当地居民们对于“和谐”一词已经陌生。不少人都会感慨地说,“那都是多少年以前铁托时代的事了!”

  专家指出,和谐社会体现在经济均衡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需要在媒体推广、社会立法以及公民道德观念和文明意识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来源:环球时报驻埃及、比利时、泰国、日本、美国、塞尔维亚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章念生 任建民 庚 欣 牛雨辰 宋文富 ●本报记者 查雯)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