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历史性盛事——写在中国-东盟纪念峰会开幕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11:1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凌德权)中国-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30日将在中国南宁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将出席会议。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同时举行。

  这次峰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会议,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双方领导人将回顾和总结15年来中国与东盟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成
功经验,展望并规划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向。

  远亲不如近邻

  中国周边有接壤、不接壤及隔海相望的邻近国家约30个,其中南面邻国有11个东南亚中小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十国和东帝汶。

  从历史来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友好相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第二阶段: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纷纷走上独立之路。第三阶段: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受超级大国争夺、互动的制约。第四阶段: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不断揭开新篇章。

  东盟十国都是中国的近邻,构成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十国又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历史遭遇、现实国情以及发展目标等都与中国相似。解决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一些历史悬案,发展与东盟的互利合作,寻求与东盟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和东盟的利益,而且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奉行这一国策,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一个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地区与和谐世界的理念,把搞好大周边外交列为对外工作的重中之重。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将东南亚作为其周边外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正缘于此。

  “三级跳”“三支柱”

  1991年7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首次应邀出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开始了中国与东盟的磋商对话关系,东盟对中国越来越重要。

  过去15年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三级跳”:1991年至1996年,中国与东盟建立磋商伙伴关系和全面对话伙伴关系;1997年至2002年,中国与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确定战略伙伴关系,被称为中国和东盟关系深入全面发展的“三大支柱”。15年来,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政治领域,最突出的是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在2003年东盟首脑系列年会期间,中国领导人首次阐述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并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盟成为中国率先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地区性组织,中国则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

  在安全领域,双方努力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磋商和平解决争议,通过合作实现地区安全。2002年双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4年又通过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职责范围》。2005年,中国、菲律宾和越南达成《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标志着中国和有关各国为把“争议之海”变为“合作之海”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和东盟于2002年签署了《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声明》。2004年,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打击贩毒、跨国犯罪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

  在经济领域,双方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快速发展。特别是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后,双方贸易迅速增长。如今,中国与东盟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

  在地区和国际事务方面,双方共同推进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东亚峰会等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相互理解、支持与配合。

  自贸区大市场

  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双边政治关系顺利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同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也取得新进展。彼此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双方追求的互惠双赢的合作局面开始出现。

  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199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9亿美元,2001年达到554亿美元,2003年为782亿美元,2004年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逾1300亿美元,今年头8个月已达1000亿美元。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在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等方面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审时度势,作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2002年11月,中国同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到到2010年初步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7月1日,自贸区降税进程全面展开,7000多种商品实现大幅降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现进入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

  中国与东盟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进出口产品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以上、贸易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这是继欧盟和北美两个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覆盖人口最多、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几年前,东南亚曾有人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威胁”,担心中国经济强大了,东盟就会被削弱。事实告诉人们,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多年里,东盟经济非但没有遭受打击,而是得到长足发展。某些人担心的“彼长此消”的局面没有出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次题为《确保新亚洲的未来》的演讲中说,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现实。中国不仅已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旅游和投资增长最快的一个来源。现在亚洲所有国家都想加强同中国的关系,而中国也一直在积极而明智地帮助其他国家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受益。中国已经重申和平发展的决心,也正在承担起与其日益增长的力量相符合的责任。

  “尊重、友谊、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宗旨。双方关系呈现出政治互信与经济融合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双方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对话日益频繁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并更加富有成效。

  双方在外交、经济、交通、海关等部长合作机制基础上,又建立了总检察长、青年事务部长合作机制,并在在金融、农业、交通、信息通信、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教育、旅游、文化、科技、民间交往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中国-东盟关系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的历程,给人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双方要始终坚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方针,相互尊重而不是彼此对立,相互信任而不是彼此猜疑,相互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立足共赢而不是此兴彼衰。

  更高目标东亚合作

  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东亚人口占世界的近三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外贸总额占世界的五分之二以上。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东亚地区需要更密切的合作。

  1997年启动的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合作以年度领导人会议为核心,已经建立部长级会议机制,围绕经济、金融、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相继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事实表明,“10+3”合作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渠道。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东亚合作,在政策和实践上努力深化“10+1”和“10+3”进程。东亚地区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存在很大差异,域内外国家关系错综复杂。中国主张东亚合作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开辟出一条符合东亚实际、切实可行的合作之路。

  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变化一般随主要国家力量及相互关系的变化而动。在当今的东亚地区,有两种趋势在塑造东亚未来新的国际体系。其一是传统的大国关系主导的趋势。近几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大国都加大了对东南亚的战略投入。其二是东盟主动发挥中小国家集团的特殊功能,积极实施大国平衡战略,在本地区发挥“润滑油”、“协调器”的作用。中国和东盟关系有力推动了这两股动力的良性发展。

  从经济上看,东亚地区已形成以东盟为核心的三个“10+1”共同推进东亚合作的态势。从安全上看,中国、印度、日本先后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俄罗斯也将跟进加入。从外交上看,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催化其他大国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凡此种种,都有利于促成整个东亚国际体系的良性循环。

  东亚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东亚合作的成功将为南南合作积累宝贵经验,也将成为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有益尝试。中国一如既往地尊重东盟共识,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与东盟一道推动正蓄势待发的东亚合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