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力=知识+技能×态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8:27 青年参考 | |||||||||
林玉佩/文
世界愈来愈小,变化愈来愈大,国际竞争力加压、加剧,让各国开始重新定义公民所需的关键能力。
“关键素质” 的定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关键素质定义与选择”(DeSeCo) 的跨国研究计划,尝试定义并选出21世纪公民的关键素质。 DeSeCo的定义素质为:“能成功地回应个人或社会要求的能力。” 素质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个人获取或应用知识、认知与技能的能力,以及态度、情绪、价值与动机等。素质是 可以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而来,而且是终身学习。 DeSeCo把关键素质分为3个范畴: (1)互动的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资讯的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等; (2)在异质性的社群中互动,包括发展和经营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自主的行动,包括在较大的世界观与脉络下行动的能力,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与个人计划的能力,主张与辩护 自己的权利、利益、限制与需求能力。
适应世界 改变世界 培养公民的关键素质,不只是个人去适应世界的能力,而且是可以形塑(改变)世界的能力。 OECD提出的“知识经济所需要的素质”研究报告指出,要胜任知识经济的工作要求,受雇者必须要展现的能力有 :团队合作、能在不明确的环境中进行协作、解决问题、能处理非例行程序、能担负决策责任、沟通技能、以及能从较宽广的 脉络来理解工作场所的发展。
“专家时代”式微 “跨界”时代登场 整合能力是一种能纵观全局的能力,代表可以体察宏观趋势而非特定事实,也包含将看似不相干、不搭调的东西进行 协调,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 今天,“专业专精”的“专家时代”逐渐式微,“跨界”时代登场。 “现在最抢手的人才,是那些游走于极端不同领域的通才。”面对新经济的挑战,“惟有整合者,才能成为解答者。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如是说。他在谈到培养青年就业力时特别以方程式比喻:就业力(C)=知识(K)+技能(S)× 态度(A),“如果态度非常好,知识与技能的威力才会无穷大。” 态度包括主动学习、勇气、热情、毅力、公平、诚信、开朗、负责、冒险、自信等等。 在人生的竞局中,知识、技能在起点时候跑得快,但要跑得远、跑得久,态度就能像乌龟在最后胜出。 面对剧烈变迁、极不确定的世界与市场,“保持自信”,是连续3年荣获哈佛大学学生票选的“杰出教授”、现任网 络市场咨询公司执行长路德波特给哈佛大学生的赠言。 令路德波特毕生难忘的一次动物学考试,是监考者推着手推车进考场,推车上是一个被麻布袋罩着的动物标本,只露 出两条细腿、和固定在基座上的一对爪子,还有几根羽毛。“这就是你们的期末考题。”老师说。 人生也会经常面对类似那次期末考的难题,必须运用自己身边少许的资讯作判断、下结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要 发挥勇气和信心。 “GoWherenooneelsego,dowhatnooneelsedo”(去没有人去的地方,做没有 人做的事),台湾和信治疗中心医院院长黄达夫一直记得有一年,哈佛医学院院长送给毕业生的一句话,“你们在哈佛所学的 不见容于社会时,就一起来改变这个社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