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首席发言人畅谈与安南共事20年经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4:49 南方网 (来源:外滩画报) | |||||||||
“作为发言人,我需要掌握内部信息,他很理解这一点,让我出席所有会议,确保让我获得一切信息,从不忘记我。每天早晨我都和他碰头,他告诉我当天会发生的事情。他到哪里都带上我。” 随着2006 年渐渐逝去,科菲·安南即将卸下他担任了10 年的联合国秘书长职务。这10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在媒体报道中最经常与“联合国”一词共同出现的人名除安南之外,
这位为安南充当将近10 年喉舌的美国人已于2005 年6月退休,目前和夫人住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一个小镇,每年还抽出一段时间在浙江大学教书。 圣诞节前,埃克哈德在法国家中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回顾了他与安南在联合国从相识到共事的20年经历。 63 岁的埃克哈德话音柔和,颇显沧桑,美国口音被20年联合国生涯磨去了不少; 他语速不很快,谈吐时多少仍带有职业发言人字斟句酌的习惯。 B=《外滩画报》 E= 弗雷德·埃克哈德 认识安南20年 B:你和安南是怎么认识的? E:1985 年我进了联合国,第一份工作是去华盛顿与美国国会交涉—出于政治原因,美国扣下了联合国会费。当时安南是联合国预算部门负责人,美国是否付清欠费与他直接相关。大概在1986 年的一天,他把我叫进办公室,说:“告诉我华盛顿正在发生的事。” B:他给你的第一印象? E: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友好,容易相处,善于倾听,能理解你的问题。有些人误以为他只是个好好先生,后来我在工作中才发现,实际上他要求很高。如果你犯了一两次错误,他会原谅你,如果你犯的错误太多⋯⋯( 就会被炒掉?) 在联合国炒人不很容易,不过你可能会被调到要求不那么高的岗位。但要跟他建立私交并不容易,他带有一种老派的含蓄,更像欧洲人而不是美国人—美国人认识你5 分钟就把你 看作最好的朋友,英国人要花长得多的时间,而法国人就更长了。 B:你总共与他共事了多长时间? E:从1996 年他担任维和负责人开始直到去年6 月,前后大约9 年半。 B:你是如何到他手下工作的? E:我1988 年就进了发言人办公室,但只是排在第三四位的低级发言人,当时秘书长是德奎利亚尔。后来我分管维和事务的新闻发布。安南善于观察、估量人,他看到过四个不同岗位上的我: 负责跑华盛顿的信息官、纳米比亚和萨拉热窝维和行动 发言人,以及与欧盟关于前南问题日内瓦谈判的发言人,对我有所了解。1995年年底他负责的维和部门需要一个新闻官,我去应聘。他说: 你过来干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