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山走出的“斗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4:45 《环球人物》杂志

  乌拉尔山走出的“斗士”

   本刊特约记者 吴 仁

  叶利钦病逝后,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对他的一生进行回顾。在对其性格进行总结时,媒体选用得最多的关键词是:好斗。这一总结,不仅是他政治生命的写照,也是对他成长、崛起历程的归纳。

  大难不死的“鲍里斯”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出生于苏联乌拉尔山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时,满怀喜悦的年轻父母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日后会那么“麻烦”。

  叶利钦出生后不久,就差点夭折。他满月后,父母带他到教堂接受洗礼。那位喝多了酒、心不在焉的牧师只顾跟别人闲聊,却忘了将桶里的叶利钦捞出来。后来,母亲扑过去,将奄奄一息的儿子救了起来。经此一劫,父亲为这个大难不死的儿子取名叫“鲍里斯”。“鲍里斯”在俄语中意为“斗士”。日后的叶利钦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俄罗斯政坛上一名性格刚强、作风勇猛的斗士。

  叶利钦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度过的。小小年纪的他就得帮母亲割青草,打干草,收庄稼,回到家中还得干家务,烧饭,洗碗,挑水,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

  叶利钦从小就有叛逆和冒险精神。上小学后,他就以“积极精神和果敢刚毅的性格崭露头角”,年年当班长。叶利钦10岁那年,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偷偷跑到苏军的弹药库,弄来了两颗手榴弹,正在左看右看拨弄时,手榴弹突然爆炸。叶利钦侥幸再次大难不死,但左手的两根手指却被炸掉了。

  少年时的叶利钦,就表现出矛盾的双重性格。他自由散漫,行事鲁莽,好出风头,喜欢打架。有一次打群架,他被打昏在地,伙伴们只好把他抬回家。

  “炮轰”老师,一举出名

  由于“品行问题”,叶利钦曾差点被学校开除。

  1946年,叶利钦终于熬到七年级毕业。举行毕业典礼时,一个个毕业生在隆重的气氛中接过了毕业证书。轮到叶利钦时,他站起身来要求发言。人们以为他会说一番感谢的话,因为他考试成绩非常好。发言时,叶利钦先是感谢那些在生活、学习中帮助过他的老师。之后,他忽然对大家说:“我们的班主任无权做孩子们的老师并教育他们。她简直是在摧残孩子。”

  第二天,叶利钦的父亲被叫到学校。之前父亲接到通知说,他的儿子不能得到毕业证书,只能以“肄业”的身份离开学校。愤怒的父亲像平时一样,拿起皮带就要抽打他。叶利钦生平第一次抓住父亲的手说:“就到此结束吧,今后我自己教育自己。”此后,他再也没被父亲用皮带抽打,或在屋角被整夜罚站。

  叶利钦对学校的决定感到很不服气,于是便到处奔走呼号。在这个过程中,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区委会,什么叫市委会。不久,教委会成立了专门检查这位班主任行为的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这位确实有劣迹的班主任最终被学校开除。

  “毕业证书”最终还是发到了叶利钦手上。放眼望去,证书上几乎都是“5分”,但也有一个“不及格”,那是因为“纪律不好”而得的。从此,在当地叶利钦成了“名人”——以“刺儿头”出名。

  中学九年级那年,叶利钦与同学们去原始森林旅行。他们在森林中迷了路。森林里可吃的东西很少,也找不到饮用水。叶利钦出了个主意——让同学们将沼泽里的积水捧进衣服中,然后拧出来喝。结果,喝了脏水后,大家都得了伤寒,不少人甚至昏迷了。这时,学校已开学一个月。他们被救出来后,又在

医院住了三个月。眼看高考临近,其他人都放弃了这一年的考试,但叶利钦说:“森林里那样严峻的‘考试’我们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在高考前两个月,他拿起了课本,拼命复习,最后果然考进了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

  活跃分子的幸福婚姻

  大学时代的叶利钦,已充分表现出倔强、好胜的性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活动中。他当过学生会体育部长,所有体育比赛都是他组织的;他还是市排球队的队员。写毕业论文时,他正参加全国排球联赛,只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论文。这一个月里,他废寝忘食地查资料、研究数据,最终顺利地通过了答辩。

  早在大学一年级,叶利钦就注意上了一个叫娜娅·吉列娜的姑娘。她总是那么温和、朴素、彬彬有礼;而娜娅对叶利钦倔强的性格也是赞赏有加。于是,爱情的火花产生了。但是,直到大学二年级,他们才将各自的心思表达出来。

  在学院的最后一年,叶利钦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和学习,甚至没问一声将来的分配去向。后来,他被留在了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而娜娅则分配到了奥伦堡州。他们打算用这种两地分居的办法考验一下他们的爱情是否牢固。

  一年后,经受住考验的两个年轻人,“私自”定下了终身大事。结婚不到一年,娜娅就进了产房。叶利钦本想要个儿子,结果妻子却生了个女儿。不过,叶利钦也很满意,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列娜。两年后,夫妻俩又得了个女儿。这是个温和、爱笑的女孩子,叶利钦给他取名塔吉雅娜。

  走进中央

  走出校门后,叶利钦从一名普通建筑工人慢慢干起。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他一干就是30年,直至成为州建筑部部长和州委书记。这时的叶利钦,虽然蜗居在一州之隅,但他对权力的渴望,促使他做好随时“走向全国”的准备。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大批基层干部走进了苏共中央领导岗位,精干的叶利钦被任命为苏联国家建筑部部长,年底又被戈尔巴乔夫提拔为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在任期间,由于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年,叶利钦被苏共解职,此后两年内又两次遭到“降职处分”。但是,倔强的叶利钦不愿屈服。1990年,他宣布退出苏共,参选苏联人民代表。这标志着叶利钦与曾经提携他的戈尔巴乔夫彻底决裂。从此,他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向权力的巅峰冲刺。紧接着,他将戈尔巴乔夫赶下台,击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炮打白宫⋯⋯叶利钦靠着一系列强硬手腕,步步为营,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政敌,终于稳固了总统宝座,成为国际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

  (编辑:张建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