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今日美国》校园枪击案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6:21 人民网

  当地时间4月16日7点15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几乎同时开始了为期几天的连续报道。本文搜集了《今日美国》网站4月16日(星期一)至4月23日(次周星期一)几篇有关枪击事件报道,在分析、整理之后,希求以此为缩影透视美国新闻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所操持的新闻理念和采写手法上的若干特点。

  一、归因,时效与真实

  4月16日,枪击事件刚刚发生几个小时,《今日美国》网站的第一篇报道《警方:持枪者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杀死21人》(Pol ice:Gunman ki l led 21at VirginiaTe ch)就已经上线。

  新闻凭借其新近和真实而赢得受众。但在保证新闻时效和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上,二者又常常出现矛盾,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出地体现了这种矛盾性。

  显然,该新闻所报道死亡人数与事后确定的死亡人数有很大出入:当时报道21人,实际33人。但我们不能就此判定该新闻失实,因为它的新闻标题中运用了新闻采写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明确新闻源(At tribut ion),它明确地向受众传递这样的情况:是警方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数字。

  At tribut ion,明确新闻源,该词的原始意思是“归因”(我国有新闻学译著这样翻译),就是记者要找到新闻作品中所出现的信息的明确“原因”,明确来源。

  美国新闻学崇尚严格进行“信息归因”(或“明确新闻源”)的理念,正像美联社所要求的:“除非那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始终要把不是你亲眼所见的信息明确归因。”①也就是说,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努力做到,被访者的姓名要明确,即使不能明确,也要说明原因;所查询资料,要表明出处;亲眼所见,也应该对记者身在现场有所交代。这也是我们辨识新闻真伪的要素之一。

  《警方:持枪者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杀死21人》,全文共有19个自然段,除后4个背景段落外,每个段落中都有新闻源出现,比如导语段:据校方警卫和工作人员称,一名持枪者今晨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至少2次的枪击中射杀了至少21个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校园枪击案件。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事实的全貌很难一下子得到充分展开,而对时效性的追求又迫使新闻媒体迅速发稿,为保证新闻时效并力求新闻真实,归因操作尤为重要。

  很快,《今日美国》发表了更新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33人死亡》(33de adinVa.Te chshootings),通过滚动报道的形式订正了不准确的事实。

  二、主题拓展与转移

  重大突发性事件,往往伴随着连续报道,主题必然进行不断的拓展和转移。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具有“绝对硬度”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后(突发枪击,33人死亡),如何操作接下来的“相对软化”的新闻报道,是媒体和记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1.质疑和问责

  此次枪击事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凶手先于4月16日早7点15分在宿舍枪杀了两名学生,然后在9点半左右在工程学院大楼杀死了31名师生,包括他自己。在两次枪击的间隙,他从容地将自己事前准备好的充满“狂言”的图片和影音资料邮寄给NBC。而校方是在9点26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学生发出警报,此时第2次杀戮几乎同时开始。

  面对学生的质疑和事件本身的蹊跷性,《今日美国》网站在第二天就发出报道《学生对校方反应感到震惊》,对校方可能过于“谨慎的警告”提出质疑,使报道主题向“问责”转向。无独有偶,同日《纽约时报》也发出报道《充满恐惧和不信任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Hor ror andDisbelief'atVirginiaTe ch)。

  问责,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经常性主题,而《今日美国》的这篇问责报道,体现了良好的客观、平衡原则。

  《学生对校方反应感到震惊》通过对学生的采访和校方网站的查询,详细记录了校方的事件反应过程,用事实凸现疑点;对于校方反应过于迟钝和谨慎的抱怨,也是来自被采访的学生之口,如有学生说,“我们为在这所学校有强烈的自豪感。我们认为这里很安全,并一直这样认为……但为什么在第一次枪击之后,他们没有停课?”。

  接着,该报道以“不可能锁住整个校园”(Can'tlockdownent irec ampu s)为小标题记录了校方的观点,比如,国家校园安全与保障中心的主管肯尼斯·楚普说,“任何一级的校园封锁,即使是小学,也是面临争议的选择”,“当我们谈论在一个拥有几千亩校园,几十座建筑的学院或大学时……实在很难想象谁能将整个校园完全关闭。”

  客观和平衡是有力量的质疑的保证。在这一点上,《今日美国》可以说达到了这种境界,即“我强烈地反对你的观点和行为,但我容你把话说完。”新闻报道的真实、公正不仅仅应该表述在新闻理念中,而应有具体操作上的相对模式化的做法,即让观点的双方在新闻作品中见面。

  2.求因和类比

  究竟什么导致了如此惨烈的事件发生?《凶手的同学说这里有前兆》、《与克伦拜恩相似的理工大学狂言》两篇报道涉及了对事发原因的求索和对相关枪击事件的类比。

  《凶手的同学说这里有前兆》通过对凶手赵承熙的老师和同学的采访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沉默寡言、喜欢独处、心理紊乱的年轻人的形象,其中不少细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该篇报道的结尾是这样的———一个同学朱莉·普尔回忆,赵有一次在课堂上拒绝在学生花名册签名,而是画了一个问号。

  “这是你的名字吗?”普尔回忆教授这样问他。赵没有回答。该报道通篇没有下“心理变态导致极端行为”的结论,但通过大量的采访给予了读者强烈的暗示。

  如果说“求因”是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新闻主题上的自然转向,那么“类比”则是记者对于新闻主题的创造性转向和拓展。

  2007年4月20日,8年前的这一天发生了同样震惊世人的克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案。《今日美国》记者捕捉到这一“报道时机”,进入克伦拜恩采访,创造性地推出“类比性”报道《与克伦拜恩相似的理工大学狂言》,让人们在悲痛的共鸣中,深刻地反思事件的动因。其中有一样的一段文字———(1999年美国克伦拜恩中学枪击案中的两名中学生枪手)哈里斯和科尔波德留下了大量的充满亵渎的文字和图像。他们斥责持强凌弱者,攻击校园文化。赵同样也谴责他的同学是“生活放荡的人”,称他们是沉迷于奢华的势利小人和乳臭未干的毛孩子。

  记者对重复发生的相似事件敏锐捕捉,透视了美国频发的校园枪击案的社会动因、体制动因和文化动因:权力和财富的巨大差距,松懈的枪支管理制度,畸形的校园文化。对此,作者没有点明,但给读者留下了震惊、无奈、思考和期待。

  3.影响与回归

  影响(im pactandconsequence)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美国史上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对美国学生乃至全体国民所留下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生活总是要继续,在类似校园枪击、飓风、海啸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后,人们总是得从巨大的悲痛之中挣扎出来,勇敢地面对新的生活。媒体在唤起人们走出悲痛上负有责任。

  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遵循这样的模式:动态过程———原因求索———事后影响———回归,这是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的。

  《今日美国》校园枪击连续报道中,《尽管恐惧学生返回了宿舍》(Despitefear,studentshe ad backto dorm s)、《重新开课悲痛以另一种形式继续》(Grievin gtakesdifferentform sasclassesresum e)集中报道师生的心理、行为反应,展示校园枪击的重大社会影响,从突发事件转向正常生活回归的场景。

  这两篇报道,通过对校方、学生、心理专家等新闻源的采访,记录了他们充满恐惧的心态和对未来正常生活的憧憬。其中,对心理专家的采访,素材典型、客观性和权威性都很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