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维和前线的“中国天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10:18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熊中茂

  

  7月6日本版载文《我军医疗队赴黎维和趣事》,介绍了中国首支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的几则趣事,有读者来电询 问,想知道他们的进一步情况。请继续看本报特约记者从黎巴嫩维和前线发回的报道。

  “蓝色天使”

  奉命出征

  应联合国请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成都军区总医院为主体、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等单位协同组织的 我国首支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于今年1月28日踏上了饱受战争创伤的黎巴嫩,承担起医疗救治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

  根据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签订的《谅解备忘录》要求,医疗分队抵达维和任务区后的首要任务,是建造一座符合联合国 标准的维和二级医院。5个多月来,维和医疗分队全体官兵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顽强的战斗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突出 的工作业绩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被维和外军和当地居民誉为 “蓝色天使”。

  

  医师客串

  建房工程师

  医院的营区规划在戈兰高地附近的空旷地带,营房建设的核心是搭建板房,虽算不上什么重大工程,但他们要建的是 符合联合国标准的二级医院。在黎巴嫩风大雨大的自然环境下,板房搭建的质量至关重要。而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以前谁都 没有盖过房子,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就由医护人员自己搭建板房。

  让医师来当建房工程师,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有自己的招法,可谓经典:按医学专业进行作业分工,把个人所从 事的医学专业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让内科医生负责内部施工,外科医生搞外部施工,骨科医生打桩固定支架,眼科医生 承揽门窗,胃肠科医生负责管道,泌尿外科医生承担下水道……。实践证明,这“人尽其才”的办法果真有效。在我国赴黎维 和工兵营的协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一座由中国军人按照联合国标准修建的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就在异国他乡拔地而起了。

  

  与死神搏杀

  的100分钟

  医疗分队的核心任务,是承担联合国驻黎维和军人、职员的医疗救治和对当地民众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6月24日傍晚,一辆装甲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开进了医疗区,几名维和军人抬下一名浑身是血的伤员。医务官王亮博 士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展开了一场与死神抢夺时间的战斗。这名伤员在巡逻时遭到了汽车炸弹袭击,右腿被炸断,左腿多个部位 骨折,还有多处外伤,由于大量失血导致生命垂危。按照有关的医疗救治原则,必须后送更高级别的医院抢救。但医疗队领导 认为,如果此时立即后送,伤员在后送的路上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缓送,一旦出现问题,将会承担后送不及时的责任。医护 人员决定兵分3组,一组对伤员进行全面检查,连续观察生命体征,迅速补充大量液体和血液;另一组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伤 口止血、肢体固定;再一组人员迅速与联黎司令部协调,通过直升飞机运送血液,并及时报告抢救的最新动态和做好后送的一 切准备。100分钟后,伤员的生命体征逐步恢复并保持了稳定,随即医务人员便将伤员送上了早已等候的后送直升机。

  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队长杨前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真是惊心动魄的100分钟啊!为了实施有效的抢救,我 们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救治方案,实践证明,我们的救治能力完全能够达到联合国要求的相应标准。从开诊以来3个月时间,我 们已救治伤病员1066人次,其中当地民众234人次,手术20例,受到了联黎司令部、维和外军和驻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