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亚洲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6:27 《人物》杂志

  闯关亚洲金融危机

  香港回归10年历经风雨,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是主要见证人之一。

  1997年夏,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决定移师香港。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已黑云压城。

  这年7月1日,曾荫权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命运给了他一次直面金融风暴的机会。

  11月12日,国际炒家突然在伦敦外汇市场抛售价值约30亿美元的港币,发动了对港元的疯狂进攻。他们事先通过一些美资银行向香港商人借入大量港币,筹措了1000亿港元,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大有一副不击溃港元誓不罢休的味道。国际炒家大量抛售港币,使港币一度下滑到1美元兑8.44港元。

  形势严峻,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迅速召集各路专家共商对策。随后,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在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具体指示下,香港金融管理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有人抛售港元,马上用美元购入港元。索罗斯的

量子基金、罗伯逊的老虎基金等投机基金轮番猛攻港币。金管局毫无退让之意,特区政府拥有8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做后盾。中央领导多次表示,中央支持特区政府捍卫港元。金管局对这场斗争显得信心十足,双方短兵相接,你抛多少,我购入多少。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将银行隔夜拆借率由7%提升到300%,大大抬高了投机者借钱投机的成本。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只得落荒而逃。

  香港取得了这场金融大战的最终胜利,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成果。特区政府成功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使港元对美元的比价稳定在7.74比1的合理水平,在亚太经济区资本项目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中,港元是唯一保持汇率与金融危机前一致的货币。到1999年的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结束了连续15个月的负增长,出现了转向复苏的“拐点”。2000年实现了10.5%的经济增长,使经济总量恢复到了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成功击退炒家后,曾荫权曾在电台节目中解释港府入市的必要性:“炒家所要拿走的,不单是金钱,更是香港金融制度的稳定和600万人的信心。”一时引得港人掌声一片。根据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当时的民意调查,有55%受访市民认同政府托市的行动,同时带动曾荫权的支持率上升,达65.1%,创下香港回归以来的新高纪录。

  曾荫权坦言自己也曾承受着巨大压力,曾经哭过两三次,因为他担心不小心会输掉香港人的钱,就算“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据当时采访过他的香港记者说,那阵子他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武士杀死类似鳄鱼的动物的雕像,他直称这鳄鱼就是“索罗斯”。

  抗击“非典”

  1994年—2003年,作为香港第一位女性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在卫生署署长位置上干了9年,经历了不少考验。1997年爆发的H5N1禽流感和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是她遭遇的“典型”考验。

  1997年爆发的H5N1禽流感,是全球第一次人类和禽鸟共同感染该种疾病。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陈冯富珍果断向特区政府提议杀尽全城鸡只。行政长官董建华同意了她的建议。这一举措有效地阻止了H5N1禽流感病毒向人类传播和向其他国家蔓延。因此这成为后来控制禽流感的国际标准措施。世卫组织多数专家认为,陈冯富珍在1997年采取的措施可能避免了全球大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而很多内地人对陈冯富珍的认识则始于2003年“非典”疫情。2003年,正当香港经济步向复苏的时候,又遭遇“非典”疫情的袭扰,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冲击,餐饮、旅游、零售、娱乐业以及相关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到处是“一客难求”的场面。金融业也难独善其身。恒指连日下挫、成交清淡,一度跌至四年半内的最低点,日成交额仅60多亿港元。更为严重的是,香港市民的稳定生活被打乱,人人自危,足不出户,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被浓重的阴霾所笼罩。

  在“非典”袭击香港时,陈冯富珍处理突发事件的种种果断措施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一些媒体称她为“铁娘子”。同时,她坚持信息公开的做法得到了世界肯定。陈冯富珍作为卫生署署长,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及时公布最新信息。虽然压力巨大,但面对记者各种刁钻问题,陈冯富珍始终坦诚对待,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我告诉市民我知道什么,我不清楚的也实言相告,决不隐瞒。”正是这种坦率让陈冯富珍在“非典”时期为香港特区政府赢得了主动。

  当然,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更是她带领香港卫生署战胜“非典”危机的有力保障。

  最近,香港媒体报道了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那是2003年4月,中央领导在深圳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见面便表示,香港缺什么药品和防疫用品,尽管提出来,开个单子,中央政府想一切办法全力支持香港特区。当特区政府开出的单子经有关部门转送国务院之后,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保质保量、全部无偿地提供给香港特区,并限期一周内办妥。这项任务惊动了国务院多个部委。特区政府开出的单子中,有一些药品器材国内也没有,需要立即动用外汇到国际市场去采购。如,单子中有一种防护眼罩,全球只有德国的一家工厂制造,每月只生产1万个,而香港特区就需要5000个。于是有关部门立即跟德国制造商联系,将当时德国厂家现成的产品都先买下。香港医护人员需要的口罩,当时除了部分国内有生产之外,其余都是立即从美国和日本进口。香港医院急用的防护衣式样是拉链开在后面,与国内拉链开在前面的式样不同,中央组织了几家工厂日夜开工生产。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一周之内将全部药品和医疗器材集中到了深圳,经过认真检验后才送交特区政府。“非典”肆虐期间,香港的一些医生和护士在抗击“非典”的前线倒下了,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中央获悉之后,立即从内地没有遭受“非典”疫情的省份召集了200名护士到深圳,集训,学习香港医院的管理运作规则,做好随时赴港支援的准备。后来,由于特区政府及时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不再需要外部医护支持,200名护士才结束了集训。

  陈冯富珍在“非典”期间表现的坚定与坦诚,为香港特区政府赢得了主动与声誉,树立了港人战胜SARS的信心,也使她获得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青睐。2006年11月9日,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世卫组织执委会提名,选举陈冯富珍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这是中国第一次竞选联合国专门机构最高领导职位并获成功,陈冯富珍因此成了首位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

  回归10年来,当香港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时,中央政府总是不断推出各项措施,帮助香港纾困解难,并推动香港不断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在特区政府和全体港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下,香港克服了艰难险阻,战胜了种种罕见的困难,不仅保持了繁荣稳定,而且魅力倍增。

  回应国际地位挑战

  金融危机的冲击、“非典”的突袭,再加上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别有用心的宣传甚至造谣中伤,欲借打压香港国际地位来给中国政府抹黑,在这样的形势下,香港的国际地位会不会下降?国际影响力会不会式微?人们一度非常担心。

  然而,事实证明,回到祖国大家庭的香港,受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香港同胞赢得并分享了祖国崇高的国际声誉。

  作为单独关税地区和地区经济实体,香港继续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作用。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相继在香港举行。经中央政府授权,香港特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签订了60多个双边或多边协议。香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形象大大提升。

  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上,香港地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行程紧凑,十分活跃:出席经济领袖会议、参与APEC商业咨询委员会的讨论、与会议主办国智利总统拉戈斯举行双边会谈、与美国工商界领袖相聚。自1997年出任行政长官以来,这已经是董建华第八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了。在APEC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多边政治舞台上,香港虽小,却起到了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从香港在国际会议上受到的重视和礼遇,人们不难看出,回归之后,香港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远非往昔可比。除了出席国际会议,香港的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等,每次到国外访问,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出动政府首脑和重要官员接待,给予热情礼遇。这种情况在回归之前,则是比较罕见、难以想像的。那时香港官员即使到英国伦敦,也难得被首相和外交大臣等高官接见。

  2006年,世界电信展在香港举行。这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世界电信展首次在瑞士日内瓦以外的城市举行,也是香港历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览。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名客商云集香港,参加这一全球资讯行业的盛会。权威人士表示,香港之所以能够在5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举办2006年世界电信展,不仅因为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香港电信业发达,有着背靠内地的巨大优势,更凸显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国际形象和非同一般的国际信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