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招不到了解中国的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14:07 青年参考

  ::作者[英国]JeffRandall::编译古雷

  英国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翰·瓦利,不是那种在午餐时间喝啤酒的人,但在和中国人谈完一单生意(指中国国家 开发银行参股巴克莱)后,他吃炒面和炸土豆条时,豪饮一通青岛啤酒,又有谁会去责怪他呢?

  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得到一笔高达66亿英镑(约99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后,瓦利使巴克莱银行在收购荷兰银行 上,拥有更多机会战胜竞争对手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很多海外公司渴望进入中国之际,瓦利却说服中国人出资参加他的俱乐部 。

  这是迄今中国对外国公司做出的最大一笔投资。投资者对此充满信心,巴克莱银行的

股票涨了5%左右。瓦利说:“ 中国国家
开发银行
可以选择全球任何一家银行,但它偏偏看中了巴克莱,因为我们做好了结盟的准备。这给了我们真正的动力 。”

  中国的这次交易向其他寻求中国伙伴的国际商业机构发出了一个信息:来了解我们,给出投资的理由,向我们证明你 们不是只想着来钱快,那么,我们就可以合作了。就在6月份,中国同意投资30亿美元,购买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9.9 %的股份。

  随后又会是哪一家呢?其他英国公司有可能吸引到中国资金吗?事实上,对中国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机会和挑战 ,英国有没有充分认识呢?若论及商业和教育行业,我们走的方向正确吗?

  我向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理查德·帕斯科提出上述问题。他担心的是,很多英国企业未能把握文化差 异的重要性。“在中国做生意回报很大,但风险也大。不可能随便打个电话就把生意做成。要成功你不能蜻蜓点水似的,东一 下西一下,得花很多时间在上面。”他说,“你必须证明你有长远打算,要建立一些持久的关系。过去20年,中国的法制体 系几乎从零开始,但发展迅速。监管环境也迅速变化。所有这些都会使持久关系变得十分重要。”

  当然,最大的障碍是语言。普通话没有英文中的字母表,却有大约6万个字。帕斯科说:“在国外企业中,能说流利 普通话的职员会更占优势。用翻译人员会充满陷阱,误解和交易出错是家常便饭。所以,公司需要懂双语和理解双重文化背景 的人。”

  目前大约有5万中国人在英国念书——这个数字还在上升。不幸的是,似乎少有英国人去中国念书。我们的主流教育 体系尚不具备提供中文教育的条件。诺丁汉大学教授姚树洁说:“英国人对中国通常都缺乏兴趣和了解。我们拼命想在英国招 了解中国的专家,但这样的人才总是缺乏。不得以,我们只好从德国、爱尔兰和

澳大利亚雇用职员。”

  我问瓦利,巴克莱银行雇用了多少汉语流利的职员?“噢,不少。”“那其中有多少英国人呢?”“嗯,我想只有一 两个。”

  (::英国《每日电讯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