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申博”驻法使馆立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10:24 青年参考

  作者吴建民(外交学院院长)

  在《外交案例》一书中,作者吴建民通过19个生动的外交案例,展现了中国外交家处理外交大事的智慧。下文是时 任中国驻法大使的作者讲述的中国申办世博会内幕。

  国际展览局的总部设在巴黎,有60多个成员国代表常驻巴黎,因此,驻法使馆处于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最 前沿,担负着申博的调研、协调、沟通和前线指挥工作。

  从1999年12月中国口头宣布申博,到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以54票对34票的 压倒性多数,决定把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交给中国上海,整个申办过程历时三年。我驻法使馆很多同志为此付出了大量 创造性的劳动。

  

  对竞争对手

  使馆判断很准确

  俄罗斯在第130次大会上表现不错,接待考察团也十分成功,国际展览局考察报告对其评价甚高,其在欧洲的游说 工作也十分频繁,颇有成效。相反,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对韩国的评价不高。我馆根据对当时情况的分析,做出了俄罗斯是中国 主要竞争对手的判断,向国内建议强化对参观人数、世博主题、经济活力、共赢等我方申办优势的宣传。到2002年7月第 131次大会时,俄罗斯的表现就大为逊色,此后的拉票行动也明显停滞。同时,韩国加大了拉票攻势,上升势头咄咄逼人。 2002年10月15日,我馆分析认定韩国在拉票方面已超过俄罗斯,最后竞争十有八九将在中韩之间展开。这一判断十分 重要,为我申博最后阶段冲刺明确主攻方向。恰在此时,2002年10月23日发生了莫斯科人质事件,给俄罗斯的申办势 头致命一击,更印证了使馆判断的正确性。

  申博中突发事件很多,战机稍纵即逝,提建议要既准又快。驻法使馆在得知法国总统希拉克将于当年7月19日访俄 的消息后,连夜紧急请示国内,建议由我转达江泽民主席给希拉克的口信,来争取法国的支持。在第132次大会召开前两个 星期,国际展览局方面建议中方以上海市市长的名义,给各国驻国展局代表写信,具体说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承诺,以 进一步说服各国代表支持中国。当发现有些曾照会支持中国的国家有不确定迹象时,我馆立即通报国内,由国内指示有关使馆 ,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固票工作。

  

  对国内意见

  也要据实修正

  决定申办成败的关键是票数,既要在各国首都做工作,又要做各国代表的工作。为了做好各国代表的工作,国内有关 方面拟定了一个战略,即由一个88人的团队对88国代表进行“人盯人”。这个意见看起来有道理,但做起来会带来很多问 题。国内组成的88人团队缺乏对国外第一手情况的了解,也没有在国外工作的合适身份,如何去做各国代表的工作?而且, 国内一下来88人,后勤负担很大,会分散使馆的精力。使馆向国内建议:做各国代表的工作不必“人盯人”;做工作的人要 有较丰富的外交经验,临时组成的团队人员不一定具备这一条件。

  我驻法使馆愿拿出使馆最精锐的力量做工作,并建议请驻英国、比利时使馆指定专人做各国驻英、比国际展览局代表 的工作。

  2010年世博会申办各方需陈述四次,越是临近表决,陈述越重要。2002年5月10日,王光亚副部长和我应 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申博会议。会上放映了上海制作的、拟在国展局第131次大会上中国代表团陈述用的两部片子。我和王 光亚看后均认为,这两部片子不行。这两部片子是要给出席国际展览局大会的各国代表看的,目的是要说服他们投票支持中国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然而,这两部片子的共同毛病是,在着重说明举办世博会对上海有好处,对中国有好处,而没说 明对世界有什么好处。

  这两部片子放给我们看,显然是经过很多领导认可的。要是推倒重来,时间又很仓促,要不要直言相劝?是我们面临 的重大难题。我同王光亚副部长商量后,便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我们的意见,认为这两部片子一定要突出2010年上海举办世 博会,对上海、对中国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只有这样,人家才会投你的票。我们的直言相劝说服了上海市的领导同志, 他们决定推翻这两部片子重新做,最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游说工作

  要有针对性

  针对一种认为“不能把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好事都给中国”的舆论,我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不能只看2008 年和2010年,要回头看那100多年。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左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对人类作过重要 的贡献,而在过去100多年里,这两项活动从未在中国举办过,这对中国是不公正的。如果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是对过去对中国不公正待遇的一种纠正。同时,中国认同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宗旨、目标和价值,现在中国国力逐渐增长,有条 件对这两项活动做出贡献,这对两项活动都是一件好事,也是中国尽到自己国际责任的表现。我们的这些讲话传播出去,博得 了各方的好评和赞同。

  (::摘自《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定价:28.00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