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内部产生巨大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19:06 青年参考

  3.麦凯恩“肯定出了大事”

  然而,几个星期下来,鲁滕贝格和汤普森等人的调查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他们试图从麦凯恩的竞选阵营内部打开缺口,但几乎一无所获。《纽约时报》的举动引起了麦凯恩竞选阵营的警觉,麦凯恩的两名助手马克·索尔特和查理·布莱克与鲁滕贝格等人接触,否认麦凯恩与伊斯曼存在所谓的“暧昧关系”,要求对方放弃调查和报道。2007年12月初,麦凯恩亲自给《纽约时报》总编辑比尔·凯勒打电话,对该报社记者调查的内容予以否认。

  不过,鲁滕贝格等人并没有就此罢手。他们获悉,麦凯恩聘请了曾经为克林顿辩护的律师鲍伯·本内特,代表其与《纽约时报》交涉,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怀疑——如果麦凯恩不是心中有鬼,为何要聘请一位像本内特这样经验丰富的刑事律师?

  2007年12月18日,本内特在自己位于华盛顿的办公室内约见了记者鲁滕贝格、汤普森和拉巴顿,表示会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但要求他们“公正地”对待麦凯恩。本内特与拉巴顿有些私交,但对鲁滕贝格十分“不感冒”,因为这名记者到处打听麦凯恩和伊斯曼之间的所谓“风流韵事”,唯恐整个华盛顿不知道,这令本内特十分恼火。

  果然不出本内特所料。在双方会谈后的第二天,惯于捅出内幕消息的新闻网站“德鲁奇报告”便率先披露了相关消息,称《纽约时报》正在策划针对麦凯恩的不利报道,而麦凯恩的竞选阵营正在竭力“灭火”。

  尽管该网站并没有披露《纽约时报》记者调查的详细内容,但仍然引起了媒体圈和政治圈的广泛关注。“如果麦凯恩真的聘请了本内特作为律师,那么肯定是个大事。本内特擅长对付严重的司法问题,让他出面‘摆平’一则媒体报道,那肯定是出了大事。”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一名评论员如此评论道。麦凯恩的政治对手们自然也提起了兴趣,同为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的米特·罗姆尼的助手就曾多次向相熟的《纽约时报》记者打听内情。

  4.《纽约时报》内部产生巨大分歧

  2007年12月底,《纽约时报》内部围绕这则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总编辑凯勒看过4名记者撰写的初稿后,认为他们引用的“传闻”太多,而“确凿的证据”不足,要求他们修改。到2008年1月中旬,4名记者已经对稿件进行了3次修改,但凯勒依然不满意。他指示鲁滕贝格等人在稿件中,淡化麦凯恩与伊斯曼的“私人暧昧关系”,而强调后者的游说活动与麦凯恩的政治主张之间的冲突。不仅如此,他还决定将稿件归入《纽约时报》回顾各候选人历史的系列报道之一刊出,而不是记者们所希望的作为独立、重大的调查性报道发表。

  凯勒的谨慎引起了记者们的不满。2008年2月初,参与报道的记者汤普森从《纽约时报》辞职,转投“老东家”《华盛顿邮报》。知情人透露,汤普森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报道中,却看到稿件一改再改,刊出的时间也一再推迟,这令她感到心灰意冷。

  其实,在一个月前(2008年1月初),由于这则报道使《纽约时报》与麦凯恩竞选阵营的关系恶化,负责长期跟踪报道麦凯恩竞选事宜的记者马克·尚托拉不得不主动“停工歇业”。“我讨厌成为这个事件中的一枚棋子,”尚托拉说,“谣言满天飞,我精疲力竭。”

  在外界的强烈关注和内部的激烈纷争中,《纽约时报》终于在2月20日刊登了鲁滕贝格等人撰写的报道,题为《对麦凯恩来说,在道德上的过分自信也是冒险》。报道从麦凯恩与伊斯曼的“暧昧关系”谈起,回顾了他在院外游说问题上的“言行不一”,从而对其政治道德提出了质疑。报道还援引美国总统布什的话称,麦凯恩总是“假装神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