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崇礼门遭焚毁警示我国 古迹防火是世界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0:28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刘国伟

  到过韩国首都首尔旅游的人们,大多对韩国的标志性建筑——崇礼门(俗称南大门)有深刻的印象。这座古城门为仿 唐建筑,底座是花岗岩,两层楼阁用木头制成,拱门内的顶部有龙的图案。在韩国导游们的解说中,崇礼门被称为“一号国宝 ”,已屹立了610年。然而这样一座极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却在新年期间被人付之一炬。由此引发的著名古迹防火问题, 引起了各国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

  

  人为纵火

  烧毁“国宝”

  2月10日,韩国民众仍沉浸在新年(韩国也像中国一样过农历的正月初一)的欢乐气氛中,但晚间的一则突发新闻 让他们目瞪口呆:崇礼门突发大火。市政当局投入了39辆消防车灭火,经过努力,火势一度被控制下来;可很快崇礼门二层 阁楼又冒出火苗,接着屋顶被大火吞没,最后城门完全被烧毁。次日,警方就在江华岛将嫌疑人蔡正基抓获,他供认自己在10 日晚8时多,爬上崇礼门西侧斜体墙,架上折叠梯潜入楼内,将装在3个塑料瓶中的油漆稀释剂倾倒在二层地板上,随后用打 火机引燃。

  美国《时代周刊》载文指出,韩国当局缺乏严格的保护对策,给了蔡正基以可乘之机。崇礼门白天从上午10时到晚 8时,只有3人(休息日则只派1人)在现场。晚间只有闭路电视系统和红外设备进行监视,竟然连烟雾感应器和自动喷水灭 火装置都没有安装,理由是“为了不影响游人观瞻”,这样的防护措施当然发挥不了有效作用。

  

  首部保护遗产法律诞生在法国

  崇礼门火灾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古迹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著名古迹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无论怎样补 救,都会在人们心中造成永久的遗憾。从近些年的古迹防火实践工作来看,有几个国家在这方面做的更为出色。

  去年8月的山林大火席卷了希腊一半以上的国土,火焰一度逼近作为世界著名文化遗址的雅典卫城。但猛烈的大火始 终未能伤害到雅典卫城,这就得益于事先设置的秘密水泵。数年前,应希腊文化部的要求,设计人员为保护卫城历史古迹的美 观,在卫城的南坡绿地一带,将多部消防水泵隐藏安装起来,不露痕迹地布置在公元前建成的巨大储水池中。惟一可见的,就 是一个红色的消防软管存放箱,作为标记提醒游客:这里备有消防系统。这种极具创意的设计方式既保证了消防能力,又与周 围环境结合得天衣无缝,堪称经典。

  法国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它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上。1913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这是世界上第 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对于文物建筑的防火措施和内部管理,法国法律都有明确而完善的规定。从资金投入上看,法 国2008年计划投入17亿美元用于管理和维护文化遗产,这笔资金约占文化部总预算的四成。

  日本的成功在于充分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吸取教训。奈良的法隆寺在1949年发生大火,世界级艺术品金堂壁画 被毁,此后日本将这次火灾发生日1月26日定为“文化遗产防火日”。1950年,日本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 律层面规定保护文化遗产相关事宜。日本每年还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提高火情应对能力。日本文化厅提供的资料显示 ,日本重要文化遗产建筑中,90%以上装有火情探测装置,70%以上配有自动灭火设备。日本还设立国库补助制度,文物 单位如需安装消防保护设备,政府最高可提供安装费用的85%。

  

  布达拉宫

  严格管控香火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国的古建筑遍布全境,大多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这 种结构形式成为古建筑容易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建筑毗连也会让火势迅速蔓延。据计算,木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荷载(建筑 物容积内所有可燃物由于燃烧而可能释放出的总能量,火灾荷载直接决定着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31倍,因此古建筑的火灾荷载大,火灾危险性相当高。

  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属土木石碉楼结构,本身耐火程度就比较低,加上易燃可燃物多,宫殿 内道路错综复杂,防火难度很大,而且宫殿建于山上,用于灭火的水源供给困难。1984年因电线短路,布达拉宫内强巴佛 殿着火。当时的消防设施非常短缺,以至主要靠人工背水灭火,在数千军民的艰难扑救下,3个小时后大火才被扑灭。

  火灾发生11天后,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了专门保护布达拉宫的消防班。消防班会同布达拉宫管理处,建立健全了消 防安全保卫制度,并及时添置了消防设备。如今布达拉宫22个开放的宫殿里都安装了感温、感烟报警器等完备的防火预警系 统。在严格的香火管控下,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内看不到手持明火的朝拜者,各个殿堂的酥油灯、香炉、焚香台的数 量也被严格控制,摆放井然有序。千盏酥油供灯,也都早已迁至安全地带。技术人员每年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以杜绝 雷击起火的危险。

  除了出色的技术和措施保障,防火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朝佛的信徒和参观的 游客越来越多,布达拉宫的防火任务越来越重。防火队员每天重复着训练、执勤和巡查工作,守护着世界屋脊上的世界文化遗 产。

  

  七年一火

  扰古代故宫

  再看看我国首都故宫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周而复始的焚毁与重建史。由于故宫规模庞大,古建筑多为易燃的砖木结 构,耐火等级低下,这是它历代饱受火灾之苦的主要原因。据史册记载,紫禁城建成至今发生过80次火灾,平均每7年就发 生一次。其中大的火灾包括下面几次:

  1420年,明故宫竣工,次年就发生大火,烧毁了前三殿。

  1557年的紫禁城大火竟导致“三殿十五门俱灾”,嘉靖皇帝只好改在文华殿坐朝。

  1597年的故宫紫禁城火灾,焚毁前三殿、后三宫。

  1644年,李自成军队攻陷北京,山海关兵败后焚毁紫禁城,大部分建筑被毁。

  1679年12月,太和殿起火。

  1797年,乾清宫失火。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多处文物和古迹被毁,时人猜测是太监们监守自盗后,为掩盖证据放火,电影《末代 皇帝》对这场火灾做过描述。

  1995年,坤宁宫东耳房在室内装修施工时发生火灾,这也是故宫最近的一次火灾。

  

  现代故宫

  防火重细节

  换个角度看,故宫的历史也是一部人们积极防范火灾、与之斗争的历史。在古代,由于防火技术落后,设计者们更多 地是从防火布局和细节上推敲,对建筑进行规划,这些措施的确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游客们在故宫里看到的一个个大金属缸,容量极大,装饰精美,这在古时是一种防火设施,名为“太平缸”。 在清代,内务府派杂役从井内汲水,把所有大缸灌满,以备防火之用。每年冬季,太监给铜缸套上特制的棉套,缸下面的基座 里还要放置火盆,防止缸内的存水结冰。

  又如明代挖出的金水河,它的河道极其曲折,旨在发生火灾意外时,能就近用河水灭火。金水河源于玉泉,取之不尽 ,堪称一股良好消防水源,历次皇宫失火,都凭着“金水”将火扑灭,功效显著。明朝太监刘若愚在他的《酌中志》中写道: “天启四年,六科廊(即午门内东配殿、西配殿)灾,六年,武英殿西油漆作灾,皆得此水之力。”

  如今的故宫不需借助古老的方法来防范火灾了,在防火硬件与措施上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景区内一共设置了162个 市政消火栓、高压消火栓,另有1300个灭火器,并在各处安装了感烟器、红外设备等现代报警系统,严格落实监控人员责 任。有关部门制定了消防预案,一旦发生火情,消防官兵能够在两分钟内赶到扑救。考虑到很多建筑的特性,扑救火灾时要控 制水流强度、多使用干粉灭火器,以免破坏建筑。2005年故宫启动了为期19年的大修,大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防火 手段的改进。

  尽管如此,故宫的工作人员们仍然没有掉以轻心。他们表示,今年8月奥运会期间,如何在接待好如潮水般涌入的中 外游客的同时,做好防火安全工作,将是对故宫综合防火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