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光盘引发德国“查税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0:33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霄辰

  从2月中旬开始,德国税务稽查部门掀起了一场打击逃税的调查风暴,在全国范围内对近千名涉嫌逃税者的家庭及相 关银行进行了搜查,德国联邦邮政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楚姆温克尔等知名人士因此“落马”,德国和有着“逃税天堂”之 称的列支敦士登的外交关系也受到波及。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情报机构全程参与了这次“德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务调查”, 调查也正是源于情报机构获得的一张DVD光盘。德国《明镜》周刊于2月25日披露了这一事件的诸多内情。

  1.电子邮件举报逃税线索

  2006年初,德国联邦情报局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电子邮件。邮件发送者说,他有一些来自列支敦士登的秘密的 银行资料,内容是德国公民在列支敦士登的“逃税性”投资,涉及总金额约35亿欧元。邮件发送者表示,愿将这些秘密资料 提供给德国政府,而且“不求回报”,因为他对富人们通过逃税的方法积聚财富的行为“深为不满”。

  德国是世界上税收较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个人所得税依据年收入征收,税率从20%到49%不等。高税收给德国人 带来了高福利,却引起了许多高收入者的不满,他们想方设法地合理避税甚至非法逃税。德国税务工会(DSTG)的数据显 示,德国人逃税问题严重,每年逃税金额达300亿欧元。

  位于欧洲中部的瑞士和“袖珍国”列支敦士登,金融管理相对宽松,成为逃税者的天堂。据不完全统计,在列支敦士 登这个面积仅为160平方公里的小国内,竟然存在着8万多个只有信箱的公司、基金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外国资本通 过虚假投资、虚假交易等方式成立的“空壳”,用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

  对于本国公民的逃税方法,德国政府心知肚明,但由于列支敦士登等国的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采取“密不透风”的保 护措施,德国税务稽查部门无法获得必要的证据,对大量流失的税款无可奈何。此时,竟然有人主动提供列支敦士登秘密的银 行资料,自然令德国联邦情报局欣喜若狂。

  2.举报者劣迹斑斑

  自收到第一封举报逃税的电子邮件后,德国联邦情报局便和举报人保持着邮件往来。2006年5月,联邦情报局最 终确定此人具有较高的情报价值,随后派遣特工与其秘密会面。

  举报者名叫海因里希·基贝尔,拥有列支敦士登国籍,能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与德国联邦情报局的特工会面时, 基贝尔携带了一份由列支敦士登警方签发的文件,证明自己没有犯罪前科,试图取得联邦情报局更大程度的信任。

  事实上,基贝尔劣迹斑斑。1996年,他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一宗欺诈性的房地产交易,从中获利达60万 瑞士法郎(约合394万元人民币)。西班牙警方对基贝尔进行通缉,迫使他远遁至南美洲的阿根廷。到达阿根廷不久,他就 离奇地遭到绑架(绑架者至今身份不明),支付了巨额赎金后才得以脱身。基贝尔后来对德国联邦情报局说,他被绑架的时间 超过10天,并且遭受了虐待,胳膊上留下了被燃烧的烟头烫伤的疤痕,而列支敦士登政府没有对他伸出援手,连赎金都是他 自己托人凑齐的。

  回到列支敦士登后,基贝尔在LGT银行谋得了一份工作。他平素不显山不露水,但是“绝顶聪明”,是个电脑天才 。在LGT银行,他的工作内容是将所有纸质文件“数字化”,因此,能够接触到该银行大量的机密资料,包括交易合同、会 议纪要、备忘录等。此外,基贝尔还具有查阅LGT银行机密档案的权限。

  LGT银行是欧洲历史悠久的私人银行之一,管理着高达1000亿瑞士法郎(约合6567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包括欧洲皇室成员在内的许多富人,都在该银行开设了账户。无论对各国政府还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来说,LGT银行的 机密资料都是一座“数字金库”。

  基贝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进入LGT银行工作不久,他就开始收集机密资料,并将它们秘密储存在DVD光盘上 。2003年1月,基贝尔从LGT银行辞职,随后藏匿起来,并以手中的光盘向列支敦士登政府进行勒索。据经办此案的列 支敦士登检察官罗伯特·瓦尔纳透露,基贝尔当时要求列支敦士登政府向他提供两本护照,保证有罪在身的他能够自由出入国 境;作为交换,他承诺不向任何“外国媒体和机构”透露这些机密资料。

  3.与德国政府“讨价还价”

  列支敦士登政府拒绝了基贝尔的要求。出人意料的是,基贝尔竟然很快便向警方投案自首,并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机密 资料光盘。鉴于基贝尔的自首行为,审理此案的列支敦士登法庭对他从轻发落,没有将其投入监狱。在此期间,基贝尔的律师 与西班牙司法机构达成了协议,将其因房地产交易欺诈被判的一年有期徒刑改为3年缓刑。此后,他便得以光明正大地在西欧 各国穿行,不用再担心遭到逮捕。

  然而,基贝尔并没有放弃他的“发财梦”。他交给列支敦士登政府的,只是机密资料光盘的一个拷贝,原有的资料仍 然掌握在他手中。案子完结后不久,他便开始与美、英等国政府接触,试图出售这些机密资料。有消息透露,他可能与美国税 务部门达成了某种交易,却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拒绝。随后,基贝尔又将目光投向德国政府。

  2006年6月21日,基贝尔首次向德国联邦情报局特工展示了他的“宝贝”光盘。起初,他仅允许对方在他的笔 记本电脑上浏览机密资料,经过协商,才同意对方复制一些资料“片断”。德国税务稽查部门对资料进行甄别后,认为具有“ 重大价值”,随即决定与基贝尔进行全面接触,希望能获得全部资料。2006年夏,双方共举行了两次秘密会谈,由德国联 邦情报局选择谈判地点,并提供安全保护。

  此时,基贝尔已将当初“不求回报”的表态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向德国政府索要600万欧元的“情报费”,并要求 德国政府为他提供一个新的身份,供其在德国“安全地”生活。德国政府经过“砍价”,最终同意向基贝尔支付460万欧元 ,并将其作为“证人”实施保护。

  参考资料

  “逃税天堂”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麓的袖珍国家。这个小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税率低于一般发达国家,银行具有 严格的保密制度,对企业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该国设立营业处所或办事机构的外国公司达7000多家,这些机构交纳的税 款约占该国财政收入的一半。这种靠外国人纳税养活本国人的国家,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邵)

  4.德国联邦邮政公司CEO“落马”

  2007年6月12日,基贝尔将含有LGT银行机密资料的DVD光盘,交给了德国税务稽查部门。此后,德国联 邦情报局分3次向他支付了“情报费”。有趣的是,这笔费用被德国税务部门课以10%的所得税,实际到基贝尔手中的不足 420万欧元。

  对德国税务稽查部门来说,得到的DVD光盘的确是一座“数字金库”:里面包含4527个列支敦士登基金会等机 构的信息,其中的1400个属于德国投资者所有;德国许多高收入者将继承的遗产、房地产买卖等收入,转移到诸如此类的 基金会账户中,从而逃避税收。此外,光盘中还含有巴尔干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国犯罪集团的账户信息,有助于打击非法洗钱和 跨国犯罪活动,这也是德国情报机构要对基贝尔实施保护的原因之一。

  经过长达8个月的调查和准备后,德国税务稽查部门突然于2008年2月14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行动,对 近千名涉嫌逃税者的家庭、办公室进行搜查。

  首先“落马”的是德国联邦邮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楚姆温克尔。现年64岁的楚姆温克尔是德国最成功的经 理人之一,自1990年执掌德国联邦邮政公司以来,逐步把这家亏损的国有垄断企业转变为集全球邮政、物流和金融业务于 一身的知名跨国企业集团。据德国媒体报道,楚姆温克尔涉嫌逃税100万欧元。遭到税务稽查部门的调查后,他辞去了联邦 邮政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与此同时,位于法兰克福、汉堡、慕尼黑等地的数家私人银行,也遭到了税务稽查部门的调查。这些银行被认为与列 支敦士登的银行机构“合谋”,协助德国公民逃税。

  在整个行动中,德国税务稽查部门负责国内的调查,而联邦情报局负责在列支敦士登等国展开调查。

  5.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很生气”

  声势浩大的“查税风暴”不仅在德国国内引起了巨大震动,也引起了列支敦士登、瑞士等国的强烈不满。2月19日 ,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阿洛伊斯在首都瓦杜兹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德国通过情报机构获取银行机密资料的方式提出强烈质疑, 认为德方损害了列支敦士登的主权和法律制度。他表示:“德国显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一个友好国家。我们是一个小国,我 们需要与邻居友好相处,但我们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瑞士著名的《世界周刊》主编罗杰·科佩尔,对德国的税收体制大加抨 击,对那些试图逃离“极端主义税收体制”的德国公民表示同情。

  2月20日,列支敦士登首相兼财政大臣奥特马尔·哈斯勒抵达德国柏林,就查税一事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 据报道,尽管阿洛伊斯此前言辞激烈,但列支敦士登政府还是表现出了愿意与德国配合的态度。哈斯勒当天表示,列支敦士登 已经决定修改有关法律,国家独立金融市场监管委员会和检察院,正在采取措施打击洗钱和有组织犯罪。作为回报,默克尔称 ,德国会考虑支持列支敦士登加入《申根协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