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巴马狂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4:1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贾敏、沈国麟报道 新的社会-网络模式的成熟,使奥巴马在开展正式的竞选之前,就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汹涌的“奥巴马热潮”。支持 他的年轻选民用连续的捐款行为表达他们的热情,尽管可能每次捐款额度不大,但是这种滚雪球式的传递速度和效应非常明显 2008年6月3日夜,一万多名奥巴马的支持者涌入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体育中心,庆祝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 第一位被主要党派提名的非裔总统候选人。 曾经公开宣布支持奥巴马的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的《纽约时报》评论说,“一个肯尼亚黑人父亲和堪萨斯白人母亲的 儿子打破了种族障碍。奥巴马的胜利意味着不可思议的跨越。” 在美国的两党政治选举中,很少有一位候选人的出线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 赢得代表民主党角逐2008美国总统大选的资格,不仅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重大成就,更是美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一次跃进 。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李成对《望东方周刊》记者指出,奥巴马赢得民主党初选,出乎许多观察家的 意料之外,但其实落入美国自身变化的情理之中---美国政治中的民意基础、选举模式和融资渠道都有了新的改变。 他是“每一个人” 奥巴马在自传《源自我父亲的梦想》中这样形容他的黑人父亲:“我爸爸和我周围的人完全不一样。他乌黑得像沥青 ,而妈妈白得像牛奶。” 现年46岁的奥巴马出生于远离美国本土之外的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父亲在他两岁时 即抛下他去哈佛念书,奥巴马跟着母亲在这座太平洋的小岛上度过了6年孤独时光,父亲只在1971年才回去看过儿子一次 ,后来死于一场车祸。母亲在他六岁那年改嫁给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留学生。1967年,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搬去了遥远的 印度尼西亚。他在那里上了4年学,还学会了印度尼西亚语。奥巴马10岁时,被母亲送回了火奴鲁鲁的外祖父家,在那里读 书一直到高中毕业。 奥巴马年轻时曾为自己的出身困惑、沮丧不已。“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 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自述,曾经试图用酒精把“我是谁”这个问题从脑海中去除。 当然,奥巴马后来经过努力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法学院,并在毕业后从政,当选参议员。但也许他当年没 有想到的是,年轻时让他困惑的东西竟然成为后来的政治优势,复杂的身世背景正好迎合了各类选民的口味。《纽约客》杂志 曾在一篇文章中形容奥巴马的政治形象是 “每一个人(everyman)”,即他和每个人都能沾上边。 李成指出,这说明,美国民众经过数十年的心理准备,已经能够面对一个非白人男性担当国家的最高元首,“这与美 国社会中浸染多时的多元文化主义,泛种族的政治精英主义是很有关系的”。 16年后,美国再次“求变” 但李成同时认为,帮助奥巴马取得民主党初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奥巴马提出的竞选口号与美国民众目前的心态 十分的吻合,“那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求变,改变国家和对外关系中遭遇的困境”。 民众“求变”的心态其实在初选刚开始就已初见端倪。 自1984年以来,爱荷华州的两党党内初选一直被看作美国选举年的政治风向标---能够赢得该州的选民,就意 味着获得美国中西部地区民众的认可。而这一地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宗教右翼和保守思想浓厚的区域。所以当奥巴马在 该州获胜的消息传来时,整个美国都吃了一惊。换言之,他的竞选口号“我们信仰变革”(ChangeWeBelieve In)似乎获得众多选民的认同。 “奥巴马不是唯一提出美国需要变革的政治领袖。希拉里许诺‘智慧的变革’(SmartChange),爱德华 兹的口号是‘真正的变革’(RealChange),共和党人麦凯恩、罗慕尼也许诺将给华盛顿带来变革。但是这一切都 是尾随在奥巴马之后。只有奥巴马以变革的主题贯穿他整个的竞选纲领。”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如此评价。 提出的口号深得人心,而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摆到奥巴马的面前:那就是美国选民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华盛顿智库“企业研究所”学者巴罗尼(MichaelBarone)根据对美国政治的实证研究提出,美国的选 民结构每隔约16年就会有重大改变,而世代交替时期的选民比较愿意冒险选择新人。 16年前,作为第一位战后“婴儿潮”一代入主白宫的民主党人,克林顿的当选与当时选民希望经济复苏,解决医疗 健康问题关系密切。 而今年46岁的奥巴马则是“后婴儿潮”一代。当美国选民对布什政府失败的外交策略和僵硬的国内政策感到厌烦的 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变革的人物。 奥巴马团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专门发动了美国的年轻选民,并突出了奥巴马雄辩的口才和英俊的外表。从20 07年末初选开始到今年5月中旬的民调数据显示,参加预选投票的民主党选民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选民有超过65%的 人选择奥巴马,年龄介于20岁至40岁的选民中,56%的人支持他。 新的“社会-网络”模式成熟 奥巴马的这场胜利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其团队在竞选后期体现出了卓越的募集资金能力,这成为 奥巴马后发制人超越希拉里的一双“隐形翅膀”。 初选刚开始时,奥巴马阵营的运营资金和希拉里相比,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但随着选战的深入,奥巴马团队的募资能 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在铺天盖地的“求变”口号标语的刺激下,众多支持者纷纷解囊相助。而且,奥巴马选举资金账户上的 主力并不是大额“金主”,而恰恰是许许多多的小额捐助者,后者的力量最终聚沙成塔。 已公布的2008年2月捐款统计数额显示,奥巴马获得的创纪录的5500万美元捐款里,有4500万美元是由 小额捐款汇聚而成,后者中又有94%为200美元以下。而同期希拉里获得的小额捐款仅占其获捐总额的26%,麦凯恩更 是只有13%。到了3月份,又新增加127.6万人为奥巴马捐款。 现在的美国,已是网络垄断选举的年代。凡是在有无线网络的地方,通过电脑、手机、PDA,随时随地都可以为候 选人捐款,而奥巴马无疑是其中做得最为成功的。在名为MyBarrackObama.com的网站上,网民不仅可以在 网上自由捐赠,而且还可以建立个人主页,统计自己的捐款数额,建立后援组织,督促并鼓励好友参加志愿者组织等。 位于华盛顿的“新政治研究院”创始人、资深媒体专家罗森博格(SimonRosenberg)指出,新的社会 -网络模式的成熟,使奥巴马在开展正式的竞选之前,就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股汹涌的“奥巴马热潮”。这种网络现象,有人戏 称为“奥巴马狂热”(Obamamania)。随后,它带动了奥巴马竞选资金的数额不断扩大,支持他的年轻选民用连续 的捐款行为表达他们的热情,尽管可能每次捐款额度不大,但是这种滚雪球式的传递速度和效应则非常明显。 最新一期(6月号)的美国《大西洋》杂志还刊文说,硅谷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也是奥巴马背后的“那只手”。文 章援引民主党南加州竞选委员会财务主管罗斯(JohnRoss)的话说,对于大多数美国民众而言,奥巴马是个新鲜的面 孔,而对于硅谷的风险资本投资者而言,他则是一个红得不能再红的“投资金矿”。 VC合伙人、同时担任奥巴马竞选委员会顾问的格伦博格(MarkGorenberg)说:“赛格和拉里在20 多岁就创办了谷歌,Youtube和Facebook的创始就也是在20多岁时萌发的理念。对于奥巴马而言,他的政治 变革理念就是他成功的优势。”-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