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隐形梦成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16:4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张忠霞/美国华盛顿报道

  科学家已经造成制作隐身衣的“布料”

  哈里·波特的众多魔法宝贝中,隐形斗篷最是令人垂涎。哈里·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说,自己最喜爱的 东西就是那样的隐形斗篷。而书的作者J.K.罗琳也说过,她很想从自己的书中,借一件隐形斗篷,逃离盛名之累。

  小说作家带给人们幻想,而现实则要仰赖科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华人科学家张翔领导的科研小组最 近取得重大突破,隐形斗篷问世指日可待。

  隐形斗篷的“布料”

  光线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从紫光到红光),红外线的波长大约从7 50纳米到1毫米之间。人眼看世界,看到的是波长范围很窄的可见光,其余光线对于人眼来说均不可见。

  所谓隐形,实际上就是让人们能透过前面的物体看到它后面的东西,就好像前面的物体不存在一样。实现这一点的关 键是改变光的正常路径,让光弯曲,走向负折射。

  1967年,苏联科学家维克托·万塞拉戈(VictorVeselago)首次提出了负折射的假设。

  正常情况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出现折射。学过高中光学的读者一定记得,入射光线和折射光 线一般位于法线的不同侧。而万塞拉戈则提问说,如果有一种能够产生负折射的介质,即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一侧, 会发生什么呢?

  虽然当时大家认为存在这种介质“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有了一系列推论。比如正常情况下,人看水中的鱼,由于光 线的折射,会感觉鱼比实际位置稍偏高。而如果水的折射率为负,那看起来鱼不是偏高,而是好像悬浮在水面之上一样。另外 ,负折射还会导致隐形!

  要想使某一波段的光线“弯曲”,形成负折射,第一个办法是制造出特殊的材料,第二个办法是调整材料的几何结构 。虽然采用同一材料,但如果用不同的几何结构排列,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张翔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研制出了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具有负折射率的材料,论文分别发表 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小组,成功将纳米尺度下的银和氟化镁交错铺叠,然后用鱼网眼状材料“切”入。一层 银和一层氟化镁组成一对,形成一个“回路”。也就是说,有很多个回路平行放置。当有光线入射时,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回 路会产生感应电流。很多个回路就会产生共振,产生一种相反方向的作用,成功地使光向后“弯曲”。当入射光线波长在15 00纳米到1800纳米波段范围——近红外区域时,研究人员测得了这种材料的负折射特性。

  而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科研小组则采用了另一种办法。他们用生长在多孔氧化铝内的银纳米线作为材料。这 种材料本身不具有负折射率,但通过特殊的几何结构排列,在660纳米波长(也就是红光)左右时,这种材料成功表现出负 反射特性。这是第一次在块状介质上把可见光弯曲。

  在以上两种用人造工程方法合成的特殊材料中,光线的行进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不能像平常那样折向人眼方向。 制做隐形斗篷,科学家们已经拿到了“布料”。

  “超材料”的竞争

  “让自己或者让一辆坦克隐身,再过20年或30年能实现吗?”本刊记者好奇地问。

  “肯定会实现!”张翔十分有把握地答道。

  具有负折射特性的材料被称作“超材料”,科学界对于“超材料”的设想和科研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都未停步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相关竞争日益激烈。

  张翔毕业于南京大学,早年赴美留学,现在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纳米级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在“超材料 ”研究方向上,他已经花了7年的时间。

  与之前的研究成果相比,张翔小组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

  第一、实现了三维材料的负折射,换句话说,他们的材料是有体积的。以前曾有研究小组在一薄层原子上实现光学频 率(可见光及近红外光)上的负折射。科学家们一开始听说后都非常兴奋,但由于原子层根本谈不上体积,因此后来大多数专 家都认为这种情况根本无法被认为是负折射,更不要说有什么实际应用了。

  第二、弯曲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线,以前曾有研究小组实现波长较长的微波波段(1毫米到30厘米)的弯曲,但 对于人眼来说,微波本身就是不可见的。一种超材料要想实现负折射,它的结构阵列必须要小于所用光的波长。很显然,如果 选择让微波“弯曲”的话,那么对材料结构的要求要低得多。张翔领导的研究小组所制造的材料结构单元都在纳米尺度上。

  “我们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制造出了能够在光学频率上表现负折射率的三维超材料,”张翔说,“两种方法都使得 我们朝着‘超材料’的实际应用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虽然现在的实验只是在纳米尺度上实现了负折射,“但是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扩展到正常尺度的,”张翔十分肯定地 说。

  比隐形更重要  

  突破性成果发表后,张翔被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疯狂追踪,采访电话和电子邮件如潮水般涌来。

  “什么时候可以穿一件这样的隐形斗篷?”张翔总是被问到同一个问题。

  但是,张翔最看重的应用并不是隐形,而是另外一个很快就能“真刀真枪”用上的领域——透镜。

  “现在很多人一谈到负折射,脑子里就只装着个隐形,实际上远不止此,”张翔说,“负折射材料在透镜领域的应用 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1999年,英国科学家曾经提出,如果存在负折射,那么就可以制造“超透镜”。

  现在,制造各类精细器件比如芯片等都离不开透镜的光刻技术。怎么样才能把器件做小,是高技术行业发展的很关键 问题。很多器件研发近年没有重大突破,背后的原因就是透镜的极限限制——已经没办法刻得再小了。

  目前,透镜是用自然材料制成的,折射率是正的,这使透镜都面临物理上的衍射极限,即不管使用什么光线,最小的 聚焦点都必须大于半个波长。目前的衍射极限最低在200到300纳米左右。

  如果利用负折射材料制作透镜,就可以突破这个极限,“我们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做到使衍射极限降低到大约30纳 米,而且从理论上讲还可以更低至五六纳米,”张翔兴奋地说。

  这意味着什么呢?更小的集成电路意味着芯片的存储能力、集成能力会向前大大推进。高性能计算机的纳米级集成电 路、更高存储量的DVD都将接踵而来。

  以前一张光盘只能存一部电影,而现在能存好多部电影,未来有一天,一张DVD说不定就把整个图书馆都装在里面 了。“在未来3到5年间,这样的透镜就可能会面世,”张翔说。

  假如说隐形斗篷是想让别人看不到你,那么“超透镜”还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生物学等科研领域,负折射材料透镜将带来一场革命,并使生物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现在的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到一个细胞的水平,但细胞里面是如何运作的,却还不可知。虽然能做切片观察,但 那是死细胞。而有了这种新型透镜,科学家就可以“看”穿活细胞,这对于科研人员研究病毒入侵细胞机制、对于新药的筛选 等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