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历数美国金融危机七宗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16:29  《环球》杂志
环球:历数美国金融危机七宗罪
美国金融危机七宗罪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市场崩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一贫如洗的寡妇到腰缠万贯的大亨,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这天结束时,已经有11名金融家自杀。

  1932年8月,一位替《星期六晚邮报》写文章的人问英国的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历史上有过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事情没有?他回答说:“有的,那叫黑暗时代,前后共400年。”为此惊呼大难临头,未免言过其实,但是这两个历史时期至少有一点看来确实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民虽然身受其害,却都不懂得是什么在作祟。

  ——《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

  1929年大萧条恐怕是人类关于商业活动的全部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历史事件了,而就在3/4个世纪之后,美国似乎又陷入了这样一个泥沼,不过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的情况看起来比那个时候更糟。一夜之间,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变成了哀鸿遍野的屠宰场。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美国国际集团,金融巨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曾经笑傲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已经只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还在苦苦支撑。

  9月17日,3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0.03%的低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一次出现如此低位还是在1941年1月伦敦遭到大规模空袭的时候。9月18日,美联储和全球各大央行达成一致,决定将其向货币市场的注资总额提高至2470亿美元;9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又宣布计划向国会提出一项价值8000亿美元的金融市场拯救提案。同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下令停止对799家金融公司进行卖空操作。

  此后,全球主要股市暂时止跌。9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数飙升9.6%,扭转连续7天的跌势,伦敦FTSE100指数呈现24年历史上最大单日涨幅8.8%,而纽约标普500指数在周四大涨4.3%的基础上,周五收盘再涨4.0%。

  尽管如此,大萧条重来的阴影,依旧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我们真的会亲身经历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所描述的那种凄凉惨淡的景象吗?在好莱坞出品的大片之中,美国英雄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人类,而这一次,美国能够挽救自己吗?美国的错误,会不会让全世界来买单?

  1.金融危机,将美国拖向衰退深渊

  《环球》杂志记者/王豫刚

  “造成日本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在泡沫经济时代各金融机构争相向不动产业贷款,最终形成了大量不良债权。这与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住宅泡沫崩溃的构图相比较,真可谓‘何其相似尔’”。

  ——日本《产经新闻》(9月17日)

  由金融危机而引发全面经济衰退的上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是日本。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中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在一个月内连续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本已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接下来的数年时间,日本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1%,终于拖成了“失去的十年”。如果美国的金融危机长期化,并引发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那又会怎样呢?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许诺如果当选将降低企业税、取消让中产阶级家庭苦恼的代替性最低税等。而作为弥补措施,他会采取削减国会和政府不必要开支等政策,还会实施医疗和退休金制度改革。美国媒体估计根据这一计划减税规模会达3.3万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并不被麦凯恩阵营认可。现在看来,这一许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了。据美国媒体估算,如果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成真,美国政府需要新发行约5000亿美元国债,这就意味着其将背上沉重的赤字包袱,美元也会在本已开始的贬值通道中进一步大幅向下。

  实际上, 早在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而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投资下降15.7%,为连续第10个季度下降,显示住房市场还远未走出谷底。同时二季度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下降3.8%,而第一季度则增长1.1%。7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5.7%,到了8月份,更上升至6.1%。在此背景下,《纽约时报》在9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的有用吗?》的文章,该文断言,由于美国的国内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金融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会大为影响美国国内消费,从而拖累实体经济,并预言美国将陷入18个月甚至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期。

  9月19日,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电话采访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谈到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与曾经引发1929年大萧条的那场金融危机的诸多相似之处。庄健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反映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巨大问题,所需要的调整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深远的过程,这其中不可避免要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领域。无论从波及的范围上还是严重的程度上,这次危机与大萧条都有非常大的可比性。

  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则直言美国的金融创新创出了次贷这个“大杀器”。他认为,当前危机主要是在金融系统,还没有看出对美国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能有多大,但迟早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出一个月,美国的中小企业首先就会受到影响。美国大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而中小企业比较依赖金融系统,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首先影响的就是中小企业。

  不过,江涌也谈到美国有很多社区和地方金融机构,可以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这是中国金融系统所缺乏的。他说,如果中国金融进一步对内开放,也许将有利于中国经济面对可能到来的全球经济衰退。

  2.从“平”到“弯”,自由放任模式危险

  《环球》杂志记者/王豫刚 钟沈军

  “这种史无前例的政府干预,发生在一名共和党总统的政府任期即将届满之时,而这名共和党总统曾经把私有化、放松监管和自由市场理念作为其经济政策和政治议程的核心……”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2日)

  曾经有一本书非常火热,它的名字叫做《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一个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的世界。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曾一度成为美国国内的焦点话题,但最后,消费者和企业似乎达成了一致: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中国和部分前苏联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后,缓解了通货膨胀,开放了新的市场,并且增加了数以10亿计的低成本劳动力。美国人无比怀念那个时代,那时美元强势着,这个世界对美国而言,确实是“平的”。

  现在,一本新书出现了,它的名字叫做《世界是弯的:全球经济中潜藏的危险》。作者戴维·斯米克在书中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会在全球化过程中日渐落于下风。随着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开始崩塌,曾经无比荣光的“华盛顿共识”,连带显赫一时的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流派,现在似乎已经破产了。全球化即美国化的道路,似乎再也走不通了。

  江涌对此有着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避免自身的经济危机周期,现在可以说英美式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遇到了巨大的问题,而奉行“老欧洲”式资本主义的德国,情况相对较稳定。

  他指出,美国的整个监管体系、价值观体系、社会体系都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体系,核心标准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向外输出新自由主义,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但实际上在国内控制得非常严格,对各种并购案的审查非常严格,比如曾经的中海油优尼科并购案就是一个典型。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华盛顿共识”就已经破产,现在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其债权只有200亿美元不到,只能勉强维持运营,包括WTO也走入了僵局,多哈贸易回合的谈判破裂就是明证。

  庄健也提到美国政府之所以放任雷曼兄弟破产,是因为其问题暴露得比较早,风险释放得比较彻底,影响较小。而美国政府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企业全部扛下来,不可能无限制地拯救,要考虑道德风险、信誉等等问题。美国的自由放任模式已经超过了临界点。

  庄健说,美国金融机制的缺陷主要在于监管的漏洞,金融创新步伐太快,监管跟不上,太过放任,没有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这一次如果民主党上台,则可能会有类似的强调政府的干预,强调政府监管等措施出来。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则向《环球》杂志记者表示,将两房和美国国际集团国有化,美国政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此下策,其精神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但如果不救,金融危机震荡全球,影响就会更大。美国政府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过去30年间中国国内引进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太过集中于介绍强调自由市场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体系,而忽视了其他的理论体系。实际上美国国内,强调政府监管、强调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体系是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体系并驾齐驱的主流教科书学派。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斯蒂格利茨就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同时指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促成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这次也不例外。所谓的“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并不是能够相互简单替代的东西,其他的国家经过此次危机,一定会思考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再简单照搬美国模式,而美国国内的学界,也会对此次危机进行反思总结,对自己的理论模型做出改进。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更加强调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可能会占上风。

    华尔街经历最恐慌时刻

    远未见底的危机

    从美式金融危机中学什么

    金融乱局中怎样打理自己的财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金融危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