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峰会务虚为主幕后:各方激烈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4:38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苑基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博士生)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经过5个多小时的闭门磋商,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 都华盛顿闭幕。这次峰会,除了它的成果值得关注,各国在峰会台前幕后的博弈也耐人寻味。

  

  诊断为“病得不重”

  在峰会上,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与会领导人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会议结束时还发表了宣言。

  对当前危机的病因,宣言的诊断是,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 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换句话说,宣言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不算要 命,吃几帖药,调理一下就好了。

  宣言强调与会国家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宣言指出,市场原则、开放的贸易 和投资体系、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是必要的。究竟哪些“改革”是“必要”的,估计将成为下一阶段各方博弈的焦点。

  宣言最后决定,20国集团将于2009年4月30日之前再次举行会议,审议这次峰会确定的有关原则和决定的落 实情况。

  从宣言的内容可以看出,在维护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基础上,它也兼顾了其他各方的意见,承诺要对金融体系进行改 革,加强监管,并重申了自由贸易、市场的作用。总体看来,这次峰会不出所料,只能算是一次“务虚会”——形成了一个原 则性的解决方案,要解决问题还得等下一步磋商。美国《商业周刊》对峰会的评论是,“承诺很多,行动很少”。

  

  美国被逼开峰会

  宣言是与会各方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其实早在峰会召开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针对金融危机扩散之势,开个金融峰会 至少能稳定一下人心。但谁来主办峰会,这里面就大有讲究了。它关系到各个玩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话语权,所以,各位玩 家都不敢大意。除了老大美国外,其他玩家也想借机多分一点羹,抓到更多的权力。

  美国的铁哥们儿——欧盟率先发难。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试图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上向华盛顿“逼宫”, 力图削弱美国的主导权。萨科齐的用意很明显,要把峰会开成一个针对美国的“批斗会”。

  联合国也“落井下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联合国全力支持召集全球金融峰会的设想,愿为峰会提供会场——联 合国总部。潘基文说,这是因为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象征,“同时也可彰显面对这场全球性严重挑战的集体意志”。但联 合国里人多嘴杂,达不成实质性协议不说,到时候古巴等“反美国家”要是出来批判美国,布什的老脸也没地方搁了。所以, 美国对潘基文此说不予理会。

  思索再三,布什终于答应召开峰会,选址华盛顿正可说明美国仍是当今世界的老大。不过,美国多少作点让步也是免 不了的。峰会宣言的调子,在会前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

  

  奥巴马拒不出席

  此外,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也影响到峰会的成果。

  峰会的“幕后主角”——新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没出席。奥巴马不仅拒绝接受布什发给他的与会邀请,对各与会领 导人欲与他会面的建议,他也婉拒,只是委托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人会晤各国代表。

  奥巴马不出席金融峰会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需要时间来观察危机的发展,与布什保持距离可以让他在未来进退自 如。此外,本次金融峰会非常匆忙,准备不周,奥巴马没必要蹚这个浑水。况且,欧盟和新兴国家这次兴师问罪的味道很浓, 让布什当挡箭牌,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也让峰会的成果打了折扣——布什现在的承诺,奥巴马上任后会认账吗?毕竟,宣言对与会各方的约束力并 不大。奥巴马如果另起炉灶,开出自己的“药方”,与会各方就得重新“会诊”了。

  参考辞典

  

  20国集团

  20国集团(Group20)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的。20国集团由美国 、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尼、印度、沙特 、南非、土耳其等19个国家加上欧盟组成。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约为世界总人口的2/3。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