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常砺天
日渐壮大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又添“新兵”。美国合众国际社12月16日透露,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多 重杀伤载具”(MKV-L),12月2日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它的诞生,将令美国潜心打造的反 导“天网”更绵密并更具针对性。
反导新利器“以一当十”
经过10多年的建设,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现已初具规模,但应对大规模袭击的能力依然有限,主要原因在于, 美军目前使用的拦截导弹,每枚弹上仅携带1枚用于摧毁来袭弹头的拦截器(KV),作战时只能对付1个目标。这样,当对 手发射采用多弹头技术的核导弹,并释放酷似真弹头的模拟诱饵时,便很容易让反导系统顾此失彼,需要保护的政治、军事和 经济要害仍旧难逃灭顶之灾。
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布署更多拦截导弹显然不是理想选择——计算表明,攻击方增加弹头和诱饵数量带来 的效益,远比防御方扩充反导设施要高。正是出于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提升作战效率的考虑,美国导弹防御局(MDA)才在 本世纪初,向军工部门提出了开发新式拦截武器的要求。
“多重杀伤载具”的概念相当简单,就是让每枚拦截导弹能携带复数的拦截器,以便同时打击多个来袭目标。理论上 ,如果携带的拦截器够多,甚至可以将来袭的弹头连同模拟诱饵一网打尽,从而免去了识别真假弹头的麻烦,极大地降低了“ 漏网之鱼”出现的几率。
由于拦截导弹的负载能力固定,“多重杀伤载具”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尽量缩小每个拦截器的体积。好在导弹防御的 “主战场”通常位于大气层外,不仅环境因素干扰较小,拦截器也可不装炸药而单靠动能撞毁目标。在实战中,每枚拦截导弹 搭载的拦截器数量视导弹型号而定,假如体形最大的“陆基拦截弹”(GBI)能容纳10至20组,最小的舰载“标准”-3(SM-3) 就只能装载一半到2/3的数量。
潜在对手锁定中俄
洛克希德·马丁与雷神两大军工巨头均参加了“多重杀伤载具”的竞标。经过评估,美国军方最终选择了洛·马为该 项目的主承包商。2日进行测试的,即为该公司生产的首部全尺寸样机。在试飞中,它依靠主发动机在7米左右高度盘旋,并 依靠一组姿态控制火箭左右移动,成功模拟了追踪“来袭导弹”的过程。
据洛·马方面透露,“多重杀伤载具”的特色在于采用“子母式”设计,整套装置是由一个大型主体与环绕在其周围 的多个小型拦截器组成。前者拥有高性能探测设备,后者的结构则力求简练。作战时,先由主体部分在远距离捕捉来袭导弹, 接近到一定程度后,再顺次释放出所有小型拦截器,并通过数据链逐个为它们分配攻击目标。
这种“以大带小”的设计思路,优势在于主体结构尺寸较大,便于容纳更好的探测、计算和通讯组件;拦截器本身的 复杂性则不高,可有效控制成本。当然,其缺陷也很明显:一旦载具主体部分故障,剩下的小型拦截器会立刻失去协调,陷入 各自为战的状况。
根据导弹防御局的要求,该系统应在2010年底通过设计评审,2015年左右正式服役。分析指出,“多重杀伤 载具”的精髓在于“以一当十”,这恰恰暴露了美国大力发展反导系统的野心——虽然五角大楼声称该系统只是针对伊朗、朝 鲜的威胁,但这两个国家眼下都不具备发动大规模核战争的能力,“多重杀伤载具”对它们来说过分“奢侈”;换言之,这一 反导利器的真正对手,只能是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