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地感受美军模拟训练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09:20  世界新闻报

  记者和“恐怖分子”在树林里蹲守,他几次提醒:注意隐蔽!

  《世界新闻报》驻美国记者/王姗姗

  茂密的松树林里,到处的爆炸点。腰酸背痛地和一个“恐怖分子”蹲守在这里,等待一场军事搜查,会是什么滋味? 这不是电影,而是《世界新闻报》记者最近在美军一个阿富汗派遣训练营,实地感受到的赴阿美军训练内幕。

  赴阿之前最后一道关

  《世界新闻报》记者前往的联合备战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训练中心”),位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波克军营,是 美军士兵被派到阿富汗之前的最后一道关。

  联合备战训练中心所在的军营地域广阔,放眼望去一马平川。训练区内除了一些松树林外,大部分路段都是模拟的沙 土路,车行其间,飞沙走石,仿佛腾云驾雾,石子打在车身上劈啪作响。

  训练中心有3大片模拟城镇,分别具有伊拉克、阿富汗和东欧风格,目前模拟的是阿富汗城镇。据介绍,这些模拟城 镇是请好莱坞的资深道具专家设计建造的。在训练中心,《世界新闻报》记者看到了美军单兵野战训练的快餐口粮。这是一种 在缺乏厨房设施的情况下,完全自足的“即食”作战口粮。记者打开了一包牛排蘑菇,除了主食之外,里面还有奶粉、咖啡等 饮料,以及小面包、太妃糖、口香糖和各种调料。食品袋里有真空压缩的化学物质,只要加入少许凉水立即发热。

  记者看到,城镇里商铺、邮局、诊所、电台、饭馆一应俱全,店铺门前挂着塑料做的干肉,水果摊上摆着石膏做的苹 果香蕉,细致入微足以乱真。美军士兵的适应性训练就是在这些模拟村镇中进行的。

  记者经历“前线任务”

  《世界新闻报》记者跟随一个小队进入了一家咖啡馆。有人报告村里发现了一名可疑的陌生人,两名20出头的美军 士兵进屋,去向消息提供者了解情况。咖啡馆里坐着3名阿富汗人。“店主”问他们要不要茶、加不加糖。美军士兵通过翻译 了解一番情况之后,表示将立即前去搜查。一场摸底任务就这么完成了。美军教官点评说:“你们完成得还可以,但策略有点 问题,应该先到其他地方巡逻一下再去盘查,这样可以保证消息提供者的安全。”扮演消息提供者的阿富汗人建议,士兵应该 有更好的眼神交流,而且应该再关注一下村民的其他需求,这样可以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

  咖啡馆旁边是个社区活动中心,两名士兵正在与一名阿富汗“族长”和他的弟弟谈当地治安情况。士兵们以寒暄开场 ,他们询问族长有什么其他要求,并许诺将尽快解决。“族长”点评说,不应该对事情的解决给出明确的承诺,否则一旦无法 实现将失信于人。“族长弟弟”则说,整个交谈过程中忽略了他,这样容易为今后的沟通造成障碍。

  随后,《世界新闻报》记者跟随另一小分队进入一个村庄。“村民们”正三五成群地聊天,还有的人在放羊。忽然, “村民们”开始设置路障,把几名士兵团团围住,并指手画脚地争吵着。原来,“村民们”认为,被美军扣押的不是恐怖分子 。几名士兵请出族长到屋内商谈,局面平息后,人们才渐渐散去。教官说,这一教程考验的是士兵的危机处理能力。

  据说,村边的树林里设置了好多爆破点,专门模拟汽车炸弹爆炸的情景。这一次,《世界新闻报》记者和一名扮演恐 怖分子的阿富汗人在树林里一起蹲守。“恐怖分子”说,模拟爆破没有任何杀伤力,但声音和烟尘的效果几乎和真实爆炸一模 一样。他几次充满警戒地告诉记者:“士兵们就要来了,注意隐蔽!”但记者等候多时,迟迟不见动静。当记者已经腰酸背痛 浑身僵直的时候,却得到一个消息:由于埋伏的爆炸点在前一天已经暴露,士兵们有了心理准备,爆炸演习因此取消。

  难比真实的阿富汗

  这样的训练,美军士兵们每天都在重复。他们一般早上5点半开始训练,每天训练10到14小时。他们一般4人一 组,由一个教官带领,按当天教程参与各种情景演练,完成后由教官和阿富汗人担任的“文化顾问”进行点评。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伊拉克撤军计划之后,美国的海外战场重心转向阿富汗。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美军提高对阿 富汗战场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士兵们在训练中心接受为期21天的针对性训练,内容包括突击、巡逻、警戒、搜 查,以及与当地头面人物打交道、和当地老百姓沟通等等。这样的训练中心在美国有两个,另一个是位于加州的“国家训练中 心”。

  当《世界新闻报》记者问起训练中心的模拟场景和阿富汗实地的差别有多大时,一名扮演翻译的阿富汗人说,虽然美 军力求真实,但和阿富汗的差距还是很大。他指着“村庄”旁的松树林和池塘说:“我们没有那么多树林和池塘,阿富汗的地 形主要是山地。”他认为,美军士兵到阿富汗会发现非常不一样。

  美军士兵也有类似的感受。士兵菲利普斯说,他第一次到阿富汗时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曾在阿富汗服役的教官 查尔斯意味深长地说:“去之前我以为自己对阿富汗已经相当了解了,但到了那里才领会到‘了解’的含义。”

  新闻链接/LINK

  金融危机中,军营“演员”走俏

  训练基地里,阿富汗政府军由美军扮演,官员、警察和百姓则由地道的阿富汗人扮演。他们都是现居美国的阿富汗人 ,其中多数人认为塔利班是阿富汗社会的毒瘤,破坏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

  穆罕默德在美国30多年了,他从2005年就开始在军营当“演员”,是这些“演员”中资历最深的。他说,阿富 汗社区内的报纸和电台经常有到军营担任演员的广告,而且还有朋友介绍。他说,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他干 脆全职投入这份工作,先后在4个军营轮流干过,每次因为角色的不同,能拿到3000到6000美元不等的报酬。

  穆罕默德既扮演省长,又担任点评的“文化顾问”,是个重要角色。他给记者看了一张角色说明,上面写明他要扮演 一个假定的“图兰省”的省长,立场是亲政府、亲媒体、反塔利班,是个温和的宗教人士。他的任务是和驻阿美军长官商谈安 全形势、经济重建、百姓医疗改善等问题。

  闲谈中,他告诉记者,阿富汗人虽然不排斥美军,但对外国军队的存在有很强的戒备心。突然,他话锋一转,说99 %的阿富汗人对美军是欢迎的,认为美军能够帮助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经济重建。记者这时一回头,发现美军公关部门人员正 站在自己身后。

  若斯塔亚到美国4年了,是佛罗里达州一家超市的员工。他请假参与这项训练,角色是翻译。他感觉好笑的是,自己 实际上是给美国人和美国人当翻译,因为阿富汗士兵是由美军士兵扮演的。交谈的双方彼此心领神会,有时反而不知道他在说 什么。(王姗姗)

  《世界新闻报》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世界新闻报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