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殷楠
本报特约撰稿陈希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刑事案件和部分民事案件的审理,都需要陪审团。陪审团和 候补陪审团分别由12名具有选举权的美国公民担任。在有陪审团的诉讼中,事实的认定由陪审员完成,法官将根据他们的认 定结果做出裁决。
但如今,陪审员这份体现美国法治民主性的差事,越来越不受人待见了。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2日报道,由于经 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地法院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陪审员荒”,很多民众特别是失业者,竭力逃避当陪审员。
约谈80人一半人不愿来
一天上午,佛罗里达州法官罗伯特?罗森伯格约谈了80名陪审员人选,其中一半以上成功逃避了该义务,他们大多 数的理由是:工作难求,经济拮据,若不去工作,把时间耽误在陪审上,一家老小就要挨饿受冻了。
候选人之一的护士切米勒?查尔斯非常干脆地说:“我老公7月份就从木材公司下岗,我现在成了家中惟一有工作的 人,因此没法做陪审员。”另一名宣传品制造公司的老板表示,因经济困难,他已经把员工裁得只剩3人,如果要他当陪审员 ,那公司就关门大吉了。
这样的理由,美国各地法官近来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他们表示经济不景气已经严重冲击到法院工作,迫使法院必 须扩大陪审员挑选范围,以满足需求。爱达荷州博纳维尔县陪审团专员拉妮?约翰逊法官表示,该县通常召集400人,从中 选出参与两周审判的陪审员,但最近候选人数已扩增到500人。民众大多以经济困窘为由,向法官请求“豁免”。比如,一 位市民在电话中说:“我刚下岗,没有汽车,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能够送我到法院参加庭审。”另一位则称:“我连开车去 法院的油钱都付不起了。”
拉斯韦加斯联邦地方法院碰到的理由,更是让人无法拒绝:有人称拖欠房贷几个月未还款,有的甚至声泪俱下地表示 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
其他地区的法官也有同样的感受。达拉斯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芭芭拉?林恩表示,他们的陪审员候选人中有很多正在找 工作或为了工作而搬家,他们没时间来陪审。许多人还表示老板不再付薪水给当陪审员的员工。
得克萨斯州州府奥斯汀市审判顾问道格拉斯?基恩指出,愈是碰到会拖很久的案子,大家愈会想办法避免当陪审员, 因为失业的人必须把握时机尽快找工作。另外,虽然法律禁止雇主因员工当陪审员而开除他们,但面对公司不断裁员,谁都不 想因缺勤惹老板不高兴。
审核严符合条件者不多
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陪审员的候选名单看似十分宽泛,登记选民或持有驾照的人都 有机会被选中。但事实上遴选限制很多,不满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和有前科者,都没有资格 当陪审员。
另外,为求审判公正,与案子有关的人员甚至是和案件涉及领域相关的人员也不得入选。所有陪审团候选人均要经过 法官的严格审查。比如在关于环境诉讼的案件中,审查表上就可能有“你对环保与工业发展如何看”、“你是否受到环境污染 的侵害”等问题;在关于烟草诉讼的案件中,法官会问“你吸烟吗”、“你的好友中有无患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等。如果发现 候选人有某种涉及案件的感情倾向时,此人就无法入选。
除了法官的审查,陪审员候选人还要接受辩方律师和检方的审查,他们对陪审员候选人都有否决权。最终通过层层审 查,符合陪审员资格的候选人并不多。
耗时费力成为“新恐惧”
另一方面,由于陪审工作耗时费力,几乎没有人喜欢干,更加剧了“陪审员荒”。
对美国民众来说,参与法庭审判就意味着麻烦。陪审团的评议过程往往旷日持久,尽管政府会给与陪审员一定的经济 补偿(通常为每天15美元),但与公民因担任陪审员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及误工费相比,显然微不足道。
虽然一般的案子陪审员是可以回家的,但如果案子引起轰动,他们就必须被隔离,不可以看报纸和电视新闻,甚至连 上食品店买吃的都有法警跟着,以保证他们不与外界接触以维持公正的判决。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陪审员的自由度比该案 的嫌疑犯还要小。这样的苦差事自然没有人愿做,被选作陪审员已成为美国人的一种“新恐惧”。
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案件当事人也不敢请陪审团了。如果陪审员心情烦躁或心怀不满,那么原告律师必然提心 吊胆,因为陪审员可能责怪原告多事,害他们必须到法院,而做出不利于原告的认定。另一方面,陪审员急于重返工作,也可 能影响审判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