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泽与检方就“土地门”事件首次交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15:44  民主与法制时报

  □刘赞

  日前曝光的“土地门”事件导致日本执政党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的3名前秘书被逮捕。1月23日下午,此前一直 拒绝接受讯问的小泽步入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第一次走到与检方交锋的最前线。这一震动日本政坛的丑闻事件因此进 入关键时期。

  首次交锋各执己见

  从罪名来看,小泽的3名前秘书只是涉嫌没有在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书中记录一些款项。这虽然违反了《政治资金规正 法》,但按小泽的话说只是“形式上”的违法。然而,检方怀疑背后另有隐情,可能涉及小泽接受建筑公司违法献金。

  此次事件始于小泽的资金管理团体“陆山会”2004年10月在东京都世田谷区购买一块地皮。在一系列复杂的资 金流程中,只有以4亿日元定期存款为担保的银行贷款被记录在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书中。

  检方不仅认为资金流程存在报告记录不实的问题,而且怀疑复杂的资金操作涉嫌洗钱活动。检方还认为小泽本人可能 对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书的虚假记录知情甚至参与其中。

  检方从1月初开始一直要求小泽接受讯问,但遭到拒绝。小泽的3名前秘书被逮捕后,他本人16日在民主党大会上 批评检方此举的目的是影响民主党大会,将威胁日本的民主,并表示要与检方“全面对决”。

  如今小泽终于答应接受检方讯问。对于检方的诸多怀疑,小泽予以全面否认。检方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 可能对小泽采取进一步行动。

  资金丑闻成为顽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多年的日本政治史中,“政治与金钱”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政治的顽疾。被小泽奉为“老师 ”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1974年曾卷入重大政治丑闻,即“田中金脉事件”,他于当年11月不得不选择内阁总辞职。1994 年,细川护熙内阁也因政治资金丑闻而下台。

  日本政坛之所以丑闻不断,归根到底是因为战后日本形成了政界、官僚和财界相互结合的政治经济运作体系,政治家 为财界公司争取利益,财界则对政治家提供资金和选票,而官僚则负责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并居中协调,三方结成“利益铁 三角”。这种模式曾有效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和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金权政治”问题。虽然日本从1948年 开始实施《政治资金规正法》,以确保政治资金的透明度,并在历次丑闻后吸取教训进行修改,但至今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丑闻也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在日本战后的政治运作模式下,政治家多多少少都会在政治资金问题上有弱点 。弱点被日本媒体大肆曝光后,当事人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事件影响尚待观察

  小泽是否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以鸠山由纪夫为首相的民主党新政权因此受到 牵连。

  在1月18日召集的通常国会(日本国会的定期常会)上,鸠山政权的首要任务是通过2009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 案和2010年度预算案。但小泽前秘书被捕后,自民党等在野党要求首先就“政治和金钱”问题进行集中审议,并要求传唤 小泽到国会接受质询。

  鸠山16日与小泽会谈时表示支持他与检方“战斗”,21日晚又说希望已被逮捕的小泽前秘书、国会众议院议员石 川知裕“不被起诉”。鸠山和民主党在应对中被在野党抓住把柄,双方的“口水仗”日渐升级。在野党和媒体批评鸠山对司法 机关施加压力,缺乏担任首相的资质,批评民主党缺乏“自我清洁能力”;而民主党认为检方向媒体透露调查信息旨在影响舆 论,并要求调查其真实动机。

  据日本媒体公布的最新舆论调查结果,鸠山内阁的支持率急剧下降至40%左右。约九成受访者认为小泽应接受检方 讯问;约七成认为小泽应辞去干事长职务;三成至四成受访者甚至认为小泽应辞去议员职务。

  在此情况下,小泽本周同意接受讯问,显然是迫于舆论上的压力。如果小泽此后应对不当,或检方找到了决定性证据 ,小泽和民主党将面临更大的政治压力,甚至有可能面临辞职窘境。

  如果小泽辞职,在选举战略上依赖小泽的民主党无疑会遭受打击。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小泽辞职对鸠山政权而言不一 定全是坏事,如果鸠山能在关键时刻说服小泽早日辞职,将可以显示出鸠山的“领导能力”;同时,小泽辞职还可以缓解舆论 和民主党内对小泽影响力过强的担心。

  分析人士指出,在今年8月的参议院选举之前,民主党完全有时间克服因小泽政治资金问题带来的影响。在野党自民 党并没有太多优势,其支持率虽因民主党的政治资金问题有小幅回升,但与民主党支持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使小泽真的必 须辞职,预计希望维持鸠山政权的选民仍会占多数,民主党仍有很大可能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