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美青年清洁能源竞跑做解说员、代表中国青年获奖者在清洁能源竞赛上领奖、接受新西兰青年志愿者的录像采访……人在坎昆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王怡婷每天的生活异常忙碌。
8日下午,在坎昆大会媒体中心一片开阔的场地上,中美青年穿着印有国家名字的T恤开始了赛跑。
为什么赛跑还需要解说员?原来这次的赛跑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用跑步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速度。“运动员”会经过很多代表气候谈判进程的“站点”,根据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运动员们控制跑步的快慢,比如在美国小布什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那一阶段,美国的小伙子恐怕只能慢慢溜达了。
“中美青年共享未来,清洁能源竞跑”是今年“中美青年气候交流”活动之一。王怡婷说,为了这次活动,大家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经常是开完大会开小会,商量请什么嘉宾,谁来录像等问题,忙到深夜。
今年上大四的中国女孩王怡婷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了。在她看来,气候大会是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能了解其他国家青年团体的工作。她说,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感觉出,中国青年一定要发声。“我们不仅仅是教育身边的人,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政策和经济的角度提出我们自己的见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本报特派坎昆记者 储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