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多哈12月2日电 (记者 杨元勇 李志晖 徐晓蕾)多哈气候大会第一阶段已经结束,除形成几个类似谈判纪要的文本外,并无实质性进展。由于一些发达国家搅局,《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德班平台”规划等重要议题的谈判进展不大,这些问题将全部留到第二阶段的高级别谈判桌上,前景不容乐观。
《议定书》未来规划不明
在第一阶段三个工作组的议程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规划是重中之重,但各方对第二承诺期的执行力度、有效时间和碳排放余额结转等仍存在严重分歧。
去年德班气候大会达成一揽子成果,包括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至今发达国家仍普遍缺乏进一步减排诚意,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拒绝加入第二承诺期,美国则游离于《议定书》之外,欧盟宣称将加入第二承诺期,但拒绝上调目前承诺的20%减排力度。
关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期限,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国为使发达国家增强减排力度,主张从2013年到2017年,为期5年,欧盟则希望持续到2020年,为期8年。
此外,随着第一承诺期在今年年底终结,遗留下来的大量排放指标余额是取消还是结转至第二承诺期,各方意见分歧。77国集团和中国一致反对结转,俄罗斯则希望保留自己60亿吨余额,与加入第二承诺期的国家进行交易,欧盟内部对这一问题也立场不一。
《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仍分歧众多步履维艰。此间人士普遍担心,即使与会各方能如期达成一致,各国走完复杂的国内批准程序还至少需半年。如果重蹈第一承诺期批准耗时过长的覆辙,最终将形成批准之日已接近承诺期终结的尴尬局面。
资金技术转让问题悬而未决
除《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外,由于发达国家的顽固立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收尾工作仍原地踏步,尤其是气候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悬而未决。
2005年“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按计划将在多哈落下帷幕,但在气候资金、绿色技术转让等关键议题上,谈判形同空转。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气候资金支持问题,至今没有着落。多哈大会专门成立了资金问题常设委员会,但由于该机构不是所有缔约方都参加,其权限和职能不甚清楚,反而为发达国家推诿责任提供了条件。
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声称,已经如约兑现甚至超额完成了总额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但相关信息极不透明。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所公布的300亿美元存在重复累加、虚报金额等现象,可谓严重“注水”。而发达国家承诺的到2020年前实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迄今没有着落。
一些密切关注大会进程的非政府组织专家认为,多哈的成败系于资金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应对气候灾害都需要资金支持,而发达国家阻挠资金谈判进程,却又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强行动,这不公平。
高级别谈判关系成败
去年的德班气候大会上,各方决定启动“德班平台”,负责在2015年前形成适用于《公约》所有缔约方的法律文件或法律成果,作为2020年后各方贯彻《公约》、加强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依据。
但由于“德班平台”是德班大会延时后妥协的产物,许多细节当时没有解决,一些发达国家抓住“德班平台”“适用于所有缔约方”这一表述,企图提前结束《议定书》和《公约》两个工作组,另起炉灶把重心转到“德班平台”上来,从而抛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摆脱减排和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承诺,这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
可以预见的是,“德班平台”谈判会在今后几年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但在多哈大会上能否达成一定的协议成果,形势尚不明朗。
3日至7日,多哈气候大会将进入第二阶段,即高级别谈判阶段。这被认为是大会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关键阶段。分析人士认为,发达国家不会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援助方面轻易让步,未来几天的谈判必将还是激烈交锋,不排除因进展不大而延期的可能,甚至会因发达国家的自私与顽固无果而终。
(原标题:多哈气候大会日程过半进展缓慢 高级别谈判关系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