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纪录片中,Jun Yang-Williams在教学生们做早操。 纪录片中,Jun Yang-Williams在教学生们做早操。
 Jun Yang-Williams  Jun Yang-Williams

  ■对话动机

  8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二台播出今年上半年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学》纪录片选拔了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他们都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工作超过5年;制片方让他们在英国博航特中学特设的50人“中国实验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中国的教育方式与英国学生的个性发生了一系列碰撞,引起了热议。

  ■对话人物

  Jun Yang-Williams。五位中国老师中的一员,现定居英国。中国教师组中,两位老师来自国内,三位老师已定居英国。Jun Yang-Williams在中国实验班中担任科学和课外活动老师。

  口音重的中国老师

  新京报:你是如何加入BBC的纪录片项目的?

  Jun Yang-Williams:2014年夏天,我在伦敦一所大学读教育比较学硕士学位。一天上课,一个同学跟我说BBC在华人社区里面发广告,想找一位可以用中国方式给英国学生上课的老师。我是学教育比较学的,对中英文化的差异很感兴趣。2012年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对全球学生的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做了一次排名,中国上海排名第1位,而英国排名第25位。我觉得中国在数学和自然方面的教学方式确实值得英国学习。

  加上我个人到英国之后在当地一所Grammar School当了十年的科学课老师,出国前在中国也当了大约有十年相关课程的老师,我觉得自己非常合适。于是联系了BBC广告上留的邮箱,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新京报:你在英国当老师这么久,还能用中国方式教学吗?

  Jun Yang-Williams:制片人的顾虑也在于此,我已经在英国的学校里面待了很久,已经适应了英国的教育方式,他担心我不能用完全中国的方式去教学生。

  我跟他说我自己从小在中国长大,31岁才到英国,一直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方式是骨子里的。他还是有些顾虑,我就开玩笑说,你听我的英语口音这么重,难道不中国化吗?他笑了。那次谈话很愉快。后来我接到了BBC的邮件,他们确定让我去当科学老师了。

  曾想挂毛主席头像

  新京报:这个中国老师“实验班”里充满了中国元素,例如做广播操、升国旗等,这些是谁出的主意?

  Jun Yang-Williams:像广播体操、升国旗、眼保健操这些活动,第一次和BBC制片人见面的时候,她就跟我谈到了,还问我的意见怎么样,结果大家都笑了。而教室里挂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汉语横幅,教学生跳扇子舞和剪纸等,这些都是我提出的。

  新京报:你怎么想到挂这些标语?

  Jun Yang-Williams: BBC让老师们决定自己的教室要怎么布置,我提出挂“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标语,我们上学的年代教室里还挂毛主席头像的。但是老师们一起商量时,他们觉得毛主席头像和“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标语在如今的中国也不常见了,于是就挂了其他的警句标语。

  新京报:课程表是怎么确定的?

  Jun Yang-Williams:这是很有趣的一点,按照英国作息,学生们一般三点半就可以回家了,但是这一个月,他们必须上晚自习到七点,学生们都震惊了。

  节目正式录制前我刚好在西安,就拜托朋友找了一张西安灞桥区一所中学的课表,翻译之后发给了制片人。后来实验班的课表就是参考那张课表制定的。

  学生和老师捉迷藏

  新京报:纪录片中,两位英国学生因为说话被你罚站,你在英国教学时也会这么做吗?

  Jun Yang-Williams:不会的,我会按照英国的教育模式来从事日常工作。但在节目中,我不需要约束自己,就自然流露出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前我们小时候上课就是这样的,我现在就这么去教这些学生。

  新京报:实验班中,英国学生们不适应的同时,中国老师们也很抓狂,你最难以接受的是英国学生哪一点?

  Jun Yang-Williams:课堂纪律。课堂很乱,晚自习更乱,有时候连人也找不到。晚自习是5点到7点,但是学生们根本就坐不住,纷纷借口上厕所,一去就不回来了。我们三个老师经常分工协作,一个人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人去厕所,一个人去楼道,但他们就和我们捉迷藏。

  新京报:最终找到解决办法了吗?

  Jun Yang-Williams:我们尝试过让班长记录学生自习的情况,按违纪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警告、私下谈话还是叫家长。还试着去树立榜样,以小组的方式,让表现好的同学去影响其他人。但什么办法都想尽了,都不管用。我觉得是英国学生的天性决定的吧。

  新京报:其他的几位中国老师的感受和你一样吗?

  Jun Yang-Williams:差不多,对英国学生很多做法很无奈。比如穿校服,英国学生刚拿到校服时有的把裤腿卷起来,跟农民插秧一样,有的把袜子套在裤子外面,拉到膝盖那儿。还有升国旗,升中国国旗的时候,他们吵吵嚷嚷,我以为是因为中国国旗,但换了英国国旗也是一样。他们崇尚个性表达,没办法。

  新京报:英国学生还有哪些给你印象深刻的行为?

  Jun Yang-Williams:实验课上,有个男孩居然拿烧水壶到实验室泡茶喝。我发现后,教育他实验室有酸碱各类试剂,误服可能会有危险。他当时态度很好,但第二次他又在实验课上烧水泡茶,还跟我说,喝英式茶是我们英国的传统,是我的人权。

  新京报:你怎么反驳他的?

  Jun Yang-Williams:教育无效,我就只能请家长来了,家长把他的水壶没收了。

  有学生认同中式教育

  新京报:这一个月的中式教育,学生们有变化吗?

  Jun Yang-Williams:这么短时间,让他们去适应中国的教学方法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很欣慰的是,到后期的时候,有学生开始认同我的教学方式,有几个给我发邮件说,很喜欢我的教学方式,并表示在学校待得时间长有利于学习,不然回家时间都浪费了;此外他们觉得抄笔记的方法比自己做试验探索效率高很多,笔记之后还能拿来复习。

  新京报:最终中国实验班的成绩战胜了英国班级了吗?

  Jun Yang-Williams:这个要保密,暂时不能说,等着看吧。

  新京报:你教过英国学生,也教过中国学生。他们主要区别在哪里?

  Jun Yang-Williams:英国学生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敢于挑战权威。中国学生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化一直倡导的是尊老爱幼。在学习方面的话,英国学生思维能力特别强,但中国学生是基础知识扎实。

  新京报:中式教育更有利于基础教育?

  Jun Yang-Williams:也不完全是中式教育的作用,中国的家长和学校历来比较重视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就特别扎实。英国的有些家长不怎么重视,学生们也很有个性,学校也鼓励个性发展,但是后果就是基础知识不牢。

  新京报记者 张维 实习生 徐慧冬

(原标题:晚自习上到七点学生们都震惊了)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9月的习奥会要聊些什么?

十八大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在媒体公开报道中,习近平和奥巴马已经通话5次,当面会谈4次,私下散步1次,发贺电沟通1次,聊了很多。9月,习近平主席将赴美国总统奥巴马之约,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那么,习奥此次会晤又要聊些什么呢?

百姓为何不识政府评选的好人

出发点无可厚非,收效如何呢?正应了那句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任凭当局怎么造势,放眼看去,整个阜宁被“好人”形象所包围,但阜宁百姓似乎没多少人认得“阜宁好人”,好像评选“好人”这档子事与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似的。

开征房产税的理由能否服众?

房地产税法写入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意味着它极有可能在2017年底前获得通过。按照目前的政治体制,开征房地产税势在必行,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毋庸置疑,公民有权利搞清楚为什么开征房地产税、其合法性是什么,全国人大更有义务解答公民上述疑问。

释永信事件缘何被火上浇油?

深陷声誉危机漩涡的人,最怕的就是火上浇油。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通常,能干出火上浇油事情的人,多和声誉危机的主角有过节。不然,谁没事会和我自己的熟人甚至朋友过不去呢?释永信被举报事件,就遇到被“朋友”火上浇油的事情。

  • MH370家属:致所有关心真相的人们
  • 如何驱散最悲伤作文里的伤痛
  • 关羽千里走单骑因曹操抢了他的女人?
  • 过于世俗的大和尚还是少一点为妙
  • 《捉妖记》与《长江七号》异曲同工
  • 错嫁妈宝男我用出轨换自由
  • 旅游达人:五件事教你玩转蓬莱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