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06日03: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
资料图:“博科圣地”原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资料图:“博科圣地”原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

  原标题:“博科圣地”现“真假头目”

  新华社电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3日发布消息,声称阿布·穆萨卜·巴尔纳维成为肆虐西非的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新任“领导人”。而4日,已经几个月没有现身的原头目阿布巴卡尔·谢考在网上发布音频,表示自己“还活得好好的”,仍是“博科圣地”的头领。

  极端组织研究专家认为,这一矛盾状况首次证实“博科圣地”存在内讧。

  旧头目暗示“被篡位”

  “博科圣地”先前被认为与“基地”组织联系紧密。

  2009年,该组织创始人穆罕默德·优素福被尼日利亚安全部队击毙,谢考接替他成为新头目。去年3月,“博科圣地”宣称效忠“伊斯兰国”,自称为“伊斯兰国”的“西非省”。

  在“伊斯兰国”3日发布的一份网络周刊上,巴尔纳维接受“采访”,被称为新“瓦利”、即“西非省”统治者。巴尔纳维威胁炸毁教堂、杀害基督教徒,而对于“前任瓦利”谢考的现状,却只字未提。

  去年3月起,巴尔纳维在“博科圣地”发布的多段视频中出现,“认领”连续数起袭击,被外界视为这一极端组织的发言人。

  而谢考上次“露面”是今年3月在一段网络分享视频中,看起来虚弱,表示“对我来说,终点就要来临”。此后数月,围绕谢考“被消失”,出现各种猜测。

  但就在4日,网上出现一段谢考录制的音频。现代安全集团极端组织研究专家扬·圣-皮埃尔认定,发布音频的人是“非常可靠的消息源”,那的确是谢考的声音。

  在这段10分钟的音频里,谢考表示“博科圣地”依旧活跃,自己仍然掌控着“博科圣地”。他越说越气,暗指自己遭到“篡位”:“他们骗了我……现在我发现自己正被迫追随另一个人。”

  疏远“基地” 转向“伊斯兰国”

  政治分析师雅各布·曾恩认为,新“瓦利”巴尔纳维的出现,是从“博科圣地”脱离的“安萨鲁”组织针对谢考发起的一次“政变”。

  曾恩说,谢考担任头目时,“博科圣地”实施无差别袭击,不止针对基督教徒,也殃及伊斯兰教徒。按照美联社的说法,此前“博科圣地”对清真寺和集市进行的自杀式袭击造成的穆斯林死亡人数多于基督教徒。

  “安萨鲁”正是由于不认同这一袭击策略,从“博科圣地”中脱离。而巴尔纳维正是“安萨鲁”组织的政治盟友。

  曾恩认为,这同时反映出“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疏远、转向“伊斯兰国”的趋势。

  按照圣-皮埃尔的说法,“博科圣地”在谢考统领下声名狼藉,难以控制,目前已分裂为若干小的团体。

  谢考发布的最新音频中既有“伊斯兰国”的一些宣传内容,又仍然使用“博科圣地”原名,似乎他既想团结“旧部”,又要向“伊斯兰国”表忠心。

  为收复失地

  “伊斯兰国”推动“换人”?

  穆罕默杜·布哈里去年出任尼日利亚总统以来,联合多国部队对盘踞在尼东北部的“博科圣地”实施军事打击。该极端组织损兵折将,部分据点失守。

  一名尼日利亚安全专家告诉法新社记者,谢考多半还活着,但“伊斯兰国”希望整顿“博科圣地”,恢复其声望,因此把没有章法、不被信赖的谢考换掉。

  新“瓦利”巴尔纳维3日宣称,在他的领导下,“博科圣地”将收回更多失地。

  “博科圣地”字面意思为“西方教育是罪恶的”。该极端组织自2009年以来在尼日利亚及喀麦隆等邻国制造多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致死2万多人,导致220万人流离失所。(郭倩)

责任编辑:张淳 SN182

相关阅读

美国害怕普京干涉内政吗?

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早已司空见惯。但最近美国舆论大有担心俄罗斯干涉美国内政,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这些年中国遭遇的“五大忽悠”

中广核出资达到了6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协议,可能要泡汤了。这一次,中国又要被英国人给耍了

打脸比尔·盖茨

企业家在社会公益中已经成为一个最积极的角色,也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力人群。

难能的是当一辈子“流氓”

亨利·米勒一辈子思考、写作、嫖妓。他的元气,是由天才和欲望构成的,或许这二者本来就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 博客天下:"黑豹"王石的硬气与软肋
  • 扫街的公务员中会不会有法官
  • 外国人竟如此来“吐槽”丝绸之路?
  • 董桥:张爱玲在胡兰成家里是何情形
  • 《马男波杰克》:世界上最丧的动画片
  • 钟雪灵:嫁得好或出身好都不如干得好
  • 澳洲的考拉如何安全过马路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