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罗斯记者在乌克兰“死”去活来 什么情况?

俄罗斯记者在乌克兰“死”去活来 什么情况?
2018年05月31日 17:14 新华国际作者:新华国际

  原标题:俄罗斯记者在乌克兰“死”去活来,什么情况?

  俄罗斯籍记者阿尔卡季·巴布琴科5月30日现身乌克兰安全局新闻发布会。前一天,乌克兰警方宣布他“遭枪击死亡”。

  乌克兰方面称,巴布琴科“遇刺”是安全局与巴布琴科共同设置的圈套,以阻止俄特工部门“雇凶杀人”。

巴布琴科5月30日现身新闻发布会。巴布琴科5月30日现身新闻发布会。

  俄方否认,指责乌方“反俄挑衅”。国际社会、媒体同行则对这一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并表达忧虑。

  “我完成了我的工作”

  巴布琴科30日走进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的电视新闻发布会。现场许多人倒吸一口气,随即响起掌声。

  “我完成了我的工作,我还活着,”巴布琴科说。

  乌克兰安全局局长瓦西里·赫里察克指认,前一天的暗杀行动牵涉俄罗斯。

巴布琴科“死”讯经乌方曝出后,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馆外张贴了他的“遗像”,摆放鲜花。巴布琴科“死”讯经乌方曝出后,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馆外张贴了他的“遗像”,摆放鲜花。

  他说,俄特工部门雇用一名乌克兰公民,支付后者4万美元在乌境内实施暗杀。这名乌克兰人为寻找杀手与多人联系并承诺提供3万美元,不料被其中一人告发。

  乌安全部门随即通知巴布琴科,决定上演“诈死”戏码,“引蛇出洞”,以便挫败更大范围的“暗杀阴谋”。

依照赫里察克的说法,俄方这次在乌境内的暗杀目标总共30人。

  依照赫里察克的说法,俄方这次在乌境内的暗杀目标总共30人。

  赫里察克说,巴布琴科“遇害”是一次“试验”,负责招募杀手的乌克兰人眼下关押在基辅。另外,巴布琴科和家人先前知晓诱捕行动。

  巴布琴科在发布会上向家人和朋友道歉。“我非常抱歉,但是别无选择。”

  他说,这一“特殊行动”策划两个月,他上月得到通知并同意与安全部门配合。

  巴布琴科现年41岁,出生于俄首都莫斯科,法律专业毕业,曾在俄《新报》双周刊等媒体工作,2017年移居基辅,在乌克兰一家电视台担任主持人。

  俄方:这是“反俄挑衅”

  俄外交部谴责乌方策划谋杀案件,指认这“明显又是一次反俄挑衅”。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把乌方行动描述为“化妆舞会”,以便达到“宣传效果”,“错误引导整个国际社会”。

  “眼下,这场闹剧的真实目的开始显现,非常明显,这是(乌方)下一步反俄挑衅,”她说。

乌克兰警方在“枪杀”现场。乌克兰警方在“枪杀”现场。

  因克里米亚2014年经由公投脱乌入俄和乌克兰冲突,俄乌关系持续紧张。

  扎哈罗娃还说,俄方非常高兴,巴布琴科还活着。

  乌克兰的做法在国际社会引发争议。立陶宛外交部长利纳斯·林克维丘斯说,这一“特殊行动”让他无法理解。

  朋友由喜转怒  同行表达不满

  对巴布琴科的同行朋友来说,他的“复活”带来慰藉,同样带来顾虑。

  巴布琴科的记者朋友西蒙·奥斯特罗夫斯基告诉英国广播公司,他既愤怒又释然。他说,从昨天的沮丧和悲伤,到今天非常愤怒,“我们受到欺骗,以为朋友死了”。

俄罗斯籍记者安德烈·索尔达托夫说,诱捕计划“确实越线了”。

  俄罗斯籍记者安德烈·索尔达托夫说,诱捕计划“确实越线了”。

  “巴布琴科是记者不是警察,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就是信任,”索尔达托夫在社交媒体“推特”留言,非常高兴巴布琴科还活着,不过他破坏了记者和媒体的可信度。 

  在欧洲记者联盟看来,乌方“说谎并操纵舆论,让人无法接受”。

  “无国界记者”谴责乌方做法,指认乌克兰情报部门“设局”以便展开信息战。

  这一组织的秘书长克里斯托夫·德卢瓦尔在“推特”留言:“对国家来说,玩弄真相极为危险。”

责任编辑:张建利

乌克兰俄罗斯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