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26日,人们目送载有伤员的救援直升机离开珠峰大本营。 26日,人们目送载有伤员的救援直升机离开珠峰大本营。
示意图 示意图
26日,中国女子登山队的伤员在救援飞机内休息。 26日,中国女子登山队的伤员在救援飞机内休息。
谷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丹·弗雷丁伯格 谷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丹·弗雷丁伯格

  尼泊尔25日遭遇强震,在珠穆朗玛峰一带引发雪崩,冲垮和埋没登山者大本营的部分帐篷,导致至少17人遇难,61人受伤。

  救援行动26日上午展开,多架直升机转移重伤员。尼泊尔文化、旅游和民航部发言人贾南德拉·什雷斯塔说,遇难人数可能继续上升。

  现场追述

  躲地震逃出帐篷 发现“雪墙”压来

  雪崩幸存者在网上描述了当时的恐怖景象:崩溃的冰雪咆哮着穿过附近的昆布冰川,扑向珠峰南侧大本营。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一支登山队的领队阿齐姆·阿菲夫说,他的登山队正在帐篷里等着吃午饭,突然,餐桌和周围物品开始晃动。跑出来时却发现一堵“雪墙”压来,还听到夏尔巴人向导呼喊人们逃命。这支登山队25日晚全部睡在一顶大帐篷里,“确保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在一起”。

  一些幸存者说,治疗伤员的行动混乱无序,幸存者仍笼罩在对发生余震和山体滑坡的担忧中。

  雪崩25日从珠峰几公里外一座海拔大约7000米的高峰开始,顺势奔向珠峰大本营。大本营坐落在通向珠峰的主路附近,有至少30座帐篷,大量登山者、向导和挑夫驻扎在那里,为登峰做准备。

  目前动态

  强烈余震又引发一系列雪崩

  尼泊尔登山协会主席昂·谢尔帕26日说,伤情严重的登山者当天早上已被直升机转移至附近医院,但云层能见度低和通信不畅影响出动更多直升机救援。

  路透社晚些时候报道,搭载15名登山者的直升机抵达加德满都。由于天气情况好转,又有6架直升机飞抵大本营。

  谢尔帕说,在海拔高于大本营的1号营地和2号营地,100名登山者和向导全部安全,但由于回大本营的下山道路经过昆布冰川,因雪崩而阻断,他们无法撤退。

  新西兰一个探险协会的向导和协调员史蒂夫·莫法特说:“当前首要任务是把他们带到大本营,我们不知道有无可能让他们经由昆布冰川撤退下来,或者用直升机把他们带出来。”

  谢尔帕担心,可能还有大批登山者被困在其他通向峰顶的路段。

  尼泊尔26日发生强烈余震,又引发一系列雪崩,暂时没有有关伤亡数字的报道。据新华社

  ■ 救援

  中国女子登山队伤员已被直升机安全转移

  没有伤亡的中国登山队伍已徒步离开大本营;登山队员称珠峰方向一夜雪崩四次

  新京报讯 (记者王大鹏 实习生李骁晋)尼泊尔25日发生的8.1级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中国在珠峰南侧尼泊尔一侧的4支登山队约40人被困,其中中国女子登山队10名队员不同程度受伤。26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多个消息源获悉,该队被困伤员已被直升机安全转移至加德满都。

  26日上午8时许,中国女子登山队员子君发朋友圈称:“冷,一夜未眠,迷迷糊糊的四个小时里珠峰方向雪崩了四次,刚才第一架飞机降落,带走了三个重伤员。”

  中国女子登山队驻加德满都人员证实,因25日卢卡拉地区气候恶劣,直升机无法起降,伤员只能在大本营简单救护。经大使馆协调,26日10时,直升机前往大本营接伤员,首批为女子登山队队长麦子和队员柳青。

  据川藏高山向导协作队领队苏拉王平介绍,因中国女子登山队队员受伤较为严重,所以是首批被转移的中国登山队员。

  下午16时许,子君在朋友圈称,已平安到达加德满都,受伤的中国女子登山队男、女队员均已离开大本营,其他没有伤亡的中国队伍今早已徒步离开大本营。

  这次攀登珠峰的中国女子登山队有11名队员,包括5名男队员,6名女队员。

  ■ 逝者

  谷歌高管殒命珠峰雪崩

  尼泊尔25日遭遇强震,在珠穆朗玛峰一带引发雪崩,导致至少17人遇难,目前仅有一名遇难者身份得到证实。谷歌公司分管用户隐私事务的高管劳伦斯·尤发微博说,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丹·弗雷丁伯格在雪崩中丧生,同行的另外3名谷歌员工生还。

  弗雷丁伯格的妹妹梅甘在社交网站上说,费雷丁伯格在雪崩中头部重伤。

  现年33岁的弗雷丁伯格2007年加入谷歌,现任“谷歌X”项目用户隐私事务主管。他爱好冒险,与朋友共同创立“谷歌冒险”服务,试图“用谷歌街景的概念呈现世界奇观,如珠穆朗玛峰、澳大利亚大堡礁”。

  弗雷丁伯格自诩为“冒险家、发明家及精力充沛的工程师”,酷爱登山,经常在社交网站更新爬山的照片。

  弗雷丁伯格生前曾与美国女明星索菲亚·布什约会。虽然两人已于2月分手,索菲亚得闻弗雷丁伯格身亡后,称其是“生命中的伟大爱人之一”、“绝无仅有”。(宗和)

(原标题:珠峰雪崩致至少17人遇难)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撤侨的热闹与门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撤与不撤,如何撤,对有心人而言,都能看出一番“讲究”来。

窦唯背后的北京性格

生活不是走秀,坐趟地铁,喝碗豆汁,也要围一堆人,前恭后倨着——这不闹心吗?地铁,仅仅一个交通工具,并非是贫穷的象征,更不是阶级和阶层的隐喻——那些不过是好事者的猜测罢了……

敬酒被打:原来老外不吃这套

西方人把喝酒吃饭当成一种非常严肃的社交礼仪,特别是在喝酒谈事过程中,是最反感被人打搅了,更别说被素不相识的人三番五次来打搅敬酒,更是勾肩搭背合影留念了。这不仅会被老外们视为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同时,老外们更会把自己的肖像、社交行为当成一种个人的隐私。

国际通缉令让贪官无处遁形

平心而论,无论文化、制度有多大差异,遏制贪腐、政治清明都应成为现代社会基本共识——在地球上,不应该有一寸土地沦为贪官们的“避险天堂”。

  • 风青杨:什么是“有偿异性陪侍”?
  • “巴铁”伙伴见证中国外交新设计
  • 东汉末年第一个做皇帝的诸侯
  • 细数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结局
  • 《破坏者》:火力凶猛下的人性追思
  • 情场浪子的感情最终有归属吗
  • 德国绝美田园风光下的新天鹅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