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蒋萌:意大利小村庄人造阳光的联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0:11 东方网

  亚平宁半岛的都灵市,有个叫维加内拉的小村庄。由于地处阿尔卑斯山脚下,这个村每年冬季都有3个月见不到太阳。最近,该村定制了一块宽7.9米、高4.9米、重约1吨的钢板,用直升机运到海拔1097米的山峰上,电脑控制的马达驱动这面“大镜子”跟着太阳转,能保证每天6小时将阳光反射到村里的中心广场,从此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晒到太阳,不必再忍受漫长的阴冷岁月。

  这条新闻乍一看只是奇闻秩事。但细一琢磨,还真蕴含些“门道”。

  阳光、空气和水,并称为万物生长的三要素。离开了光合作用,植物无法生息繁衍。人类缺少阳光,骨质会变得疏松,寒冷会诱发疾病,心情也会变得抑郁而沉闷。事实上,如今“采光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买房子时,阳光充足、光线好的就是要贵上许多;爱美人士欣赏古铜色肌肤,夏日专门前往海滩享受日光浴;而如果你挡了别人家的光线,搞不好还会被告上法庭;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老外更搞出“人造阳光”照亮村落。显然,这就是一种人文观念的进步,反映出人们对拥抱自然的热切渴望。

  为了实现“人造阳光”,维加内拉村据说花费了6.7万英镑。除部分私人捐款外,其余均由村委会和地方政务委员会负担。要说人家这“阳光工程”规模算不上浩大,但比之国内某些轰轰烈烈“形象工程”,当地居民切身感受到的益处、引起的积极反响又何止好上几倍?

  其实,科技人文、绿色环保在国内也已成为时髦概念。然而,真正体现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却是少之又少。能够见到实际应用的,往往都是在涉外项目、迎宾场合。比如某项重大工程的用水环节,室外地砖具有瞬间吸水能力,雨雪等废水经地下管线回收处理,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供水系统也由国外大规模引进,就连洗澡水都可以直接饮用。这些东西的先进性不容置疑,但价码想必也是绝对不菲。中国许多城市都严重缺水,一方面在高科技回收节水,另一方面又在多层净化洗澡水,这到底是省还是费?绿色环保同样也得讲究平衡与适度,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恐怕不是某些管理者出国考察、开会研究就能整明白的。几个“示范项目”与真正的推广普及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某种程度上,阳春白雪与曲高和寡只在“伯仲之间”。所以,从何种态度出发便成了问题的关键。国外的“人造阳光”满足了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解决了当地居民一大现实难题,被报道转载已表明了外界的认同。而我们的一些人文关怀还停留在纯理念层面,或者被当作“展示与门面”,自然无法获得更多的喝彩。有的时候,差距就是这么一点儿,但足以决定一切。作者:蒋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