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草根总统的是非功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13:10  东方网
草根总统的是非功过
卢武铉在任期间,中韩关系突飞猛进

  “草根总统”的是非功过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卢武铉在总统任内的政绩,那就是“毁誉参半”。

  撰稿·詹小洪

  5月23日清晨,韩国退任总统卢武铉先生不堪事涉贪腐问题的调查,于身心交瘁之际,纵身一跳,命丧悬崖,震动了整个世界。笔者作为多年来研究韩国问题的学者,拟借点评2003-2008年卢氏执政期间内政外交的主要事件,以缅怀这位受到保守派憎恨、进步派赞赏、毁誉参半的“平民草根总统”。

  内政频频受挫

  卢武铉出身贫寒,没上过大学,凭自修考取律师资格证书。在韩国政治民主化以前的军政府时代,以支持同情劳工运动、学生运动而闻名,据说“为五一八光州暴动被捕学生做过辩护律师、为因罢工而入狱的工会领袖探过监”。其政治形象,类似我国“二七”大罢工时的施洋大律师。

  因此,卢武铉这个名字对韩国国民来说,就意味着“进步、改革、清廉、正义 ”。2002年总统竞选时,他依靠中下收入阶层、40岁以下年轻选民支持,击败代表保守势力大国家党的资深政治人物李会昌,当选为第16届韩国总统。

  2003年,他上台后推行的是标榜与旧的权威政治截然不同的新政治路线,即均衡发展路线,如地区均衡、教育均衡、收入均衡、企业均衡等。在增长与分配(类似于我国的公平与效率之争)政策之间,他主张分配优先。

  他认为,全国政治经济资源过于集中在首都,竞选时就提出要建立新的行政首都,将首都从偏北的首尔迁往中部地区,借迁都带动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韩国长期以来存在首都圈(指首尔市及周围的仁川广域市、京畿道)过密和全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首都圈集中了全国40%的人口,近一半的制造业,70%的GDP。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首都圈有相当差距。所以,要根治首都圈过于严重的“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重、房地产价格过高”等大城市病,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卢政府上台后,先是推进了声势浩大的迁都运动,然而遭到强烈反对,最后由宪法法院判定迁都方案违宪而告吹。

  然而,迁都计划受挫并未动摇卢政府保持地区均衡发展的理念。

  2005年,韩国建设交通部及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公布了《公共机关迁移案》,其初衷就是“推动首都地区与和地方的均衡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要将韩国首都圈的346个公共机关(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176个,迁往地方上的12个道或广域市。在12个道、市分别选址,为176个搬迁机关集中建立约20处“革新城市”;2007年全面搬迁,2012年完成迁移工作。这个涉及面庞大的计划同样由于各方面反对而难以推行,等到李明博上台后,干脆无疾而终了。

  保守派认为,卢政府的所谓“地区均衡”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严重的“平均分配主义”政策。限制企业在首都圈发展如此,流产的迁都计划如此,《公共机关迁移案》亦如此。这是打着公平的幌子,不顾效率,实际上是浪费资源的低效率行为。

  在卢任期内,韩国房价飞涨,反对派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卢的迁都计划和公共机关迁移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投机风”造成的。

  卢政府认为,韩国社会的贫富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不均造成的。有钱人住在富人区, 能上好学校(主要是指重点高中),然后进入名牌大学。卢政府时期取消中小学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学生升学一律就近入学,有点类似我国大城市的电脑派位。但结果是,家长在公立学校放学后又纷纷将孩子送入课外辅导班补课,为此要付出昂贵的私教育费(课外辅导费),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家贫的孩子上不起辅导班,更加大了贫富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差距。

  当然,卢政府任内的经济业绩也是拿得出手的。经济年均增长4%至5%,这与“汉江奇迹”时期的7%至8%相比的确有差距,但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还算出色,与同为“亚洲四小龙”的中国台湾同期经济成绩相比也不逊色。在卢的任期结束时,韩国也实现了5年内人均GDP由1万美元增长为2万美元的目标。

  卢的死涉及贪腐,但在废除政治献金、根治选举腐败方面,卢政府的成效也是卓著的。李明博在与卢武铉进行新旧总统交接时曾说,多亏卢总统的肃贪反腐国策,现在韩国的政治确实干净多了,使得总统竞选省去了许多募集政治选举金的麻烦。在李明博参与的第17届总统选举,全国花在大选上的资金大幅下降了。

  外交可圈可点

  作为一个东北亚小国,卢武铉政府试图与周边中、美、日、俄四大国谨慎地保持着等距离外交。卢提出韩国要扮演东北亚地区主要是中国和日本两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者”角色,意欲发挥关键的“第三方”,起到“杠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也被周边各大国甚至韩国内政客嘲笑为自不量力。事实上是,韩国越来越成为了夹在中、日之间的“三明治”。然而,卢任内外交政策仍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朝韩关系大为改善。

  在朝韩关系方面,卢武铉继承了金大中时期民族和解的“阳光政策”,放弃了将朝鲜作为“主敌”的概念;顶住美国和韩国国内保守势力的压力,一再拒绝了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谴责朝鲜;他也大力敦促朝鲜弃核,但对朝鲜发展核武器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此言论曾被国内保守势力视为冒天下之大不韪。卢还不赞成将对朝经济援助与朝鲜的弃核挂钩。

  在卢武铉任内的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中断了半个世纪的南北公路、海路和铁路实现了对接。双方实现了南北将军级对话,停止了南北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敌对宣传,开通了海上军事热线。

  在金大中政府的基础上,卢政府顺利地运转了金刚山旅游和开城工业园区这两个朝韩经济合作项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卢卸任前的半年,他毅然跨过三八线,与金正日举行了第二次南北首脑会谈,签署了《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简称为《10·4宣言》),卢发表了著名的主旨为“以经济促和平”的讲话。

  以上都是卢任内南北关系实实在在的成绩,与过去只停留在口头、纸面上的南北协议完全不同。前总统金大中先生曾评价说:“南北间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现在再不会发生一有风吹草动,国民就做好避难准备的事情。”

  卢的南北政策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韩国内保守势力的攻击,他们认为卢提出的经济援助方案是慷国家之慨去填补朝鲜的无底洞,甚至拿第二次会谈仍在平壤举行说事,认为这是北方对南方的羞辱,卢武铉为了一己或一党私利去“拜见”金正日,是“叩头”、“行乞”。

  李明博上台后提出了与卢政府针锋相对的“弃核、开放、3000美元”的南北政策,其核心就是韩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必须与朝鲜的弃核挂钩。李上台一年多来,南北关系又倒退到了10年前。

  更为要命的是,最近几个月,韩国一再受到朝鲜的战争威胁,后者多次恐吓:“不要忘了,首尔距离军事分界线只有50公里远”。朝鲜在军事分界线部署了1000多门射程能覆盖首尔地区的大炮,其实并不需什么核武器,仅凭这些大炮就足以让“首尔变成一片火海”,这成了韩国民众心头的“梦魇”。

  其次,韩美关系有所冷却。

  在卢武铉与李会昌竞选总统的关键时刻,发生了驻首尔美军基地装甲车辗死两名韩国女中学生事件,这帮了以反美或疏美为竞选主轴的卢武铉的大忙。卢上台后,在外交与国防方面提出“自主外交”与“自主国防”方针,主要是想尽量降低美对韩的过多、过深影响。

  韩国曾是冷战时期美国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驻有 37000名美军,由于韩美关系的冷却,在卢上台一年后美国就撤走了近万名军力,现只有28000名驻军。

  卢任内毅然向美国提出收回对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致使韩国内的亲美派痛心疾首。

  面对在朝鲜问题上美国的施压,卢重要的幕僚曾经回答:“美国是同盟,朝鲜是同胞。”

  由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韩国与美国的若即若离,美国国务卿赖斯竟发出过“是否要考虑和韩国离婚”的抱怨。

  当然,形势比人强,在卢任内,卢武铉政府尽管一再拖延,最后还是在美国压力下,向伊拉克战场派去3000名韩国军人。

  卢任内顶着主要来自三农方面(农业、农村、农民)的压力,力推并完成了韩国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协议(FTA)的谈判,这是连保守右派都颇感惊讶的举措。他们认为这是卢武铉在改善韩美关系上主动做的唯一令人称道的事。不过谈判完成了两年,两国国会都还没批准,何时能付诸实现还遥遥无期。

  李明博上台后,致力于修复韩美关系,韩国右派媒体更毫不掩饰地提出韩国要“抱紧美国的大腿”。然而去年长达100多天因进口美国牛肉引发的蔓延整个韩国的烛光集会,却抽了亲美派一个重重的耳光。

  韩国内舆论对卢的对美政策毁誉参半。进步派为他的“自主外交”与“自主国防”政策叫好,认为他在美国面前敢挺起腰杆。保守的亲美势力则指责卢身为总统,却从个人理念的好恶出发,没有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中韩关系获得重视

  在卢武铉任内,中韩关系突飞猛进。

  冷战时期,中韩分属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两国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1992年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很快,但在卢武铉执政期间,中韩关系发展得最快最好:

  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韩国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六方会谈有所进展,作为会谈东道主的中国所起的和作用不亚于美国。中国则充分理解韩国作为朝核问题的当事国地位,希望也鼓励韩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外,中韩两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也互相谅解和帮助:如韩国是第一个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国家中首个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也是承认开城工业园区产品原产地为韩国的经济大国。

  韩方甚至提出发展与中国的军事外交。2005年,韩国防部长访问北京时,曾提出两国军方建立军事热线,至少要将“中韩军事合作提升到韩日军事合作的水平”。

  卢武铉就任总统时,韩国一度出现过令美国惊恐的“亲华疏美”现象。据韩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东亚日报》2004年4月19日报道,该报与延世大学、亚洲财团以第17届243名当选议员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问到“您认为,在今后4年中,在国际社会中韩国应与哪个国家密切合作”时,138个初次当选的新议员中,55%回答是“中国”,45%回答是“美国”。

  而且,普通韩国国民多数也主张今后不仅在经济方面,在外交安全方面也要把中国放在美国之前。还是这家《东亚日报》,委托韩国研究中心(KRC)于2004年5月2日对全国1024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1.6%的接受调查者主张:“今后在经济方面韩国最应重视的国家是中国。”主张美国、日本的人,分别占26.2%和5.7%。而且在接受调查者中,48.3%的人主张“即使在外交安全方面,也应最重视中国”,从而与主张美国(38.1%)的主张相比高出10.2个百分点。

  应该说,中韩建交16年来,发展得最快最好,也最稳定的是经贸关系。在卢任内,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经济伙伴国:韩国商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韩国企业对外投资最多的是中国;韩国国民出国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

  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分析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下降一个百分点,韩国对华出口增长率就会下跌2.5个百分点。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会随之下降0.15个百分点。韩国经济界有人还形象地说:“中国市场打个喷嚏,韩国经济就得感冒。”

  不能不提及的是,卢武铉在其总统任内唯一的一次正式访美。为缓和韩美之间增大的裂痕,减轻美国对韩国“亲华疏美”倾向的担忧,卢氏竟当着布什总统的面说,他不会忘记,中国历史上数千次“侵略”过朝鲜半岛。人们惊异这位总统的此番言论到底有何根据。■来源:新民周刊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卢武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