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俄罗斯的下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0日11:5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俄罗斯人认为,通常要在‘吸血鬼沙皇’的领导下才能够赶上西方,比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斯大林⋯⋯”

  《望东方周刊》记者赵嘉麟 | 莫斯科报道

  西方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普京2000年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入驻克里姆林宫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彼得大帝的胸像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普京办公室的墙上,也悬挂着这位300多年前通过铁腕实现俄罗斯崛起的一代霸主的画像。

  中国媒体则热衷报道普京上任之初引用的那句彼得大帝的名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随着2012年俄罗斯总统大选日益临近,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普京下一步的抉择。根据俄宪法,如果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他最多可能连任两个6年任期,直到2024年。若是如此,他担任俄罗斯领导人---总统或总理---的时间将共计24年之久。

  2020年俄罗斯人均GDP要超过法国

  今年4月20日,在对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所做的长篇政府工作报告中,普京宣告了俄罗斯要“跻身世界五大经济强国之列”的目标,并以一连串鼓舞人心的数字,宣布了未来10年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引起舆论强烈关注的,还有普京关于国家发展路线的阐述。他说,“国家需要10年平稳的发展,不应有任何突变和建立在自由主义或蛊惑性宣传基础之上的草率试验”,“现代化应当是渐进而非革命性的”。

  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只是画了张饼的话,那么成立“全俄人民阵线”和“战略倡议署”则是深思熟虑后的制度安排。

  5月初,普京在其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的会议上建议,在统俄党基础上成立“全俄人民阵线”,以及直接隶属于总理的“战略倡议署”。

  根据普京的设想,“全俄人民阵线”将由执政党和其他党派、非政府组织、甚至愿意集结在普京身边的个人组成。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全俄人民阵线具有超党派性质,“以创建人普京为中心”。

  5月23日出版的《独立报》引述来自统一俄罗斯党的信息称,目前“全俄人民阵线”已经在地方上积极扩大队伍,一些地区有多达1/3的居民加入该组织。

  “阵线”甚至没有忘记使用网络宣传。比如在网上登出赞颂普京的连环画,描述他如何战胜邪恶的对手,从恐怖分子手里拯救莫斯科人。从其中一个画面可以看到,他最终成了总统。

  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布宁认为,“全俄人民阵线”的宣传攻势证明,普京的头号目标是获得“控股权”,即获得总统提名。

  “战略倡议署”则被定性为“与中型企业直接沟通的渠道”。俄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利亚金认为,普京决定成立它的初衷与2000年成立战略发展中心是一样的---“首先是向世人表明,他正在考虑战略未来;其次,他想提前了解重掌政权后需要做什么。”

  杰利亚金说,战略倡议署还有一个附加的宣传任务,即彰显普京同样是“企业家之友”,“不仅梅德韦杰夫在考虑创新,普京也在考虑。”

  “有问题先找总统,如果解决不了再找总理”

  目前,以联邦和地方政府要员为骨干的统一俄罗斯党,已经明确将在总统选举的问题上服从党主席普京的决定。俄《观点报》今年4月引述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副书记舒瓦洛夫的话说:“在党内总统候选人问题上,我们视普京为第一人选。”

  俄罗斯《权力》周刊曾引述俄国家杜马议员、俄共成员洛科季的话说,杜马议员中有句玩笑话---“有问题先找总统,如果解决不了再找总理”。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戈尔什科夫总结说,普京担任总统期间的贡献包括:化解了国家面临的“系统性危机”,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实现了稳定,以及百姓恢复了对国家的信任。

  与此同时,普京“民族领袖”形象深入人心,也与俄罗斯特殊的国情相关。

  2007年起,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进行了一次俄罗斯人“自我意识”的大规模调查。一年后的结果显示,“传统主义者”(支持集体主义,认为社会高于个人)所占的比重从41%上升到47%,而“现代主义者”(支持西方个人主义,首先考虑个人然后才是国家)从27%下降到21%。

  该研究所所长格林贝格说:“俄罗斯人认为,通常要在‘吸血鬼沙皇’的领导下才能够赶上西方,比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斯大林⋯⋯”

  美国已向普京释放善意信号

  实际上,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西方,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将普京与彼得大帝相提并论。

  2006年,中部城市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位画家铸造了带有彼得大帝和普京头像的银币。2010年,澳大利亚前议员卡梅隆在媒体发文谈及叶利钦向普京交权10周年时,称普京是“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最杰出的领袖”。

  美联社也报道说,普京的强硬言辞和反西方论调深受俄罗斯人欢迎,他被看作“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捍卫者、自身安全和未来繁荣的担保者”。

  美国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奥巴马总统已经邀请普京访问美国。俄《独立报》援引美国国家利益中心主席赛姆斯的话说,“这本身已经说明问题---总统通常不会邀请总理,特别是在两国总统拥有良好关系的情况下。在俄罗斯大选前夕,这可以理解为美国的信号。”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引述一位克里姆林宫人士的话说,“毫无疑问,梅德韦杰夫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领导人,如果他留下来,对俄罗斯来说会是一件好事。他和普京之间存在竞争,但是两人都非常精明,不会卷入激烈的个人冲突之中。两人的区别非常简单:普京可以要求梅德韦杰夫让位,不管多么不情愿,他都会答应;但梅德韦杰夫无法阻止普京回来,而普京还想当总统。”

  当然,普京能否实现他的“新彼得大帝梦”,还有待时间证明。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07年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所说:“一位领袖如果能把某种体系制度化,并使这种体系不完全依赖某个人,那他就是伟大的。普京能否做到这一点还是未知数。”

  与中国人一样,俄罗斯人也有一个久存心底的“崛起”情结。将领导俄罗斯走在这条道路关键节点的,是立志成为新时代“彼得大帝”的普京,还是更年轻新锐的梅德韦杰夫,抑或另有他人?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改革”的呼声也在高涨,要求政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以赶超中国、印度、巴西等“金砖”伙伴国。俄罗斯的下一步,值得关注。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