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亚北非政局动荡 美军跨境击毙拉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4日17:45  瞭望 微博

  西亚北非政局动荡  西方干涉恐添新乱

  虽然未来仍有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但西亚北非国家的变革进程已经启动

  文/贺文萍

  观察背景:1月15日,执政23年之久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出走沙特阿拉伯寻求避难,蔓延近一个月的社会动荡演变为一场政治动荡。紧接着埃及爆发动荡,执政数十年的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并被审判。之后,在反对派武装和北约空袭的双重打击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于10月20日被俘身亡,利比亚进入“后卡扎菲时代”。11月24日,掌权33年的也门总统萨利赫正式签署“退位”协议。而处于中东核心地带的叙利亚自3月以来国内局势动荡。11月27日阿盟外长会议通过制裁叙利亚决议,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也驶往叙利亚近海,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面临多重风险。

  阿拉伯“抗议者”(TheProtester)当选美国《时代》杂志2011年“年度人物”。从年初突尼斯发轫,社会动荡相继冲击埃及、利比亚、巴林、也门和叙利亚等西亚北非国家。

  似乎顷刻之间就发生如地震般的政局突变,其发生和发展变化具有突然性、自发性、剧烈性和传染性等几大特征。虽然引发这些国家社会动荡的直接导火索各有不同,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而加重的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品质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终使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而外部势力染指,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前,一些西方媒体曾难掩兴奋,断言如今是“改变阿拉伯国家政治格局的最好契机”,阿拉伯国家乃至大中东地区的大范围和大规模“民主化时代”已经到来。然而,随着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等国议会选举的落幕以及此前遭受打压的多国伊斯兰政党(如“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纷纷在选举中取得胜利,成为这些国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西方国家“兴奋”的心态中多了不少“忧虑”元素。

  虽然未来仍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西亚北非国家变革进程已经启动。

  如今,埃及“解放广场”上演的仍然是示威人群与军警的对抗。叙利亚危机虽因叙政府最终同意阿盟向该国派遣观察团而有所缓解,但警报仍未解除。无论是埃及未来的政局发展、叙利亚危机的出路,还是伊朗与西方对抗的升级,该地区毫无疑问仍将是2012年国际关注的主要热点。□(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非洲室主任、研究员)

  美军跨境击毙拉丹  反恐依然任重道远

  美巴关系生变给美国的反恐大业带来多方面的复杂影响

  文/杨晓萍

  观察背景: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2日在白宫宣布,藏身于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被美国军方击毙。本·拉丹被指为美国2001年酿成2986人死亡的“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美国越境击毙拉丹,也在美国与其反恐盟友巴基斯坦之间钉入了一枚楔子。11月26日,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直升机空袭了巴西北部地区一处军事检查站,导致24名巴方士兵死亡,十多人受伤。巴基斯坦随后封锁了经巴方境内前往阿富汗的北约后勤补给线,并要求美军15天之内撤离巴基斯坦舍姆西空军基地。12月4日,美国军方开始从舍姆西空军基地撤离。美巴关系生变给美国的反恐战略带来何种影响有待观察。

  到现在,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已进行了十年。由于地缘上与阿富汗的临近,巴基斯坦一直处于反恐战线的最前沿,也是美国重要的反恐盟友。然而,一路走来,美巴的反恐盟友关系并不平坦。

  在没有通知巴基斯坦的情况下,美国将藏身于巴境内的本·拉丹击毙。

  由于基地领导人被击毙,至少美国有了一个从阿富汗体面撤军的理由。7月,美国开始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并决定于2014年完全撤出。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官方渠道释放的信息来看,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将继续保持对阿国家安全部队的培训,并与阿政府进行更好的合作,防止恐怖主义回潮。美国不会也不可能完全离开阿富汗,问题只是美将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继续留在阿富汗,而这正是美阿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被誉为美国的反恐盟友,但巴基斯坦却与美国的其他盟友有所不同。一开始,美巴反恐盟友关系的确立就更多基于利益。有外界将这种合作模式简单化为:巴支持美国在阿富汗进行反恐,而美国对巴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随着时间的变迁,在外界看来,当两者间利益冲突面变大,共同面变小的时候,美巴联合反恐就可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美国目前在阿富汗开展的反恐而言,美国更希望撤军后在阿存在一个对美友好的“强势”政府;而对巴基斯坦而言,鉴于两国间的地缘、历史传统以及普什图族的联系,巴更期待一个对巴友好的“温和”的阿富汗政府。在这两种不同的对阿富汗未来的期待上,美巴间较难找到利益的交叉平衡点。

  这种利益的分歧更因11月北约直升机对巴军事检查站的空袭而升级。北约空袭事件后,巴基斯坦对美国做出的“反击”具实质性,巴国内民众的反美情绪也增大。

  美一直对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间的跨界恐怖主义耿耿于怀,怀疑并指责巴在幕后暗中支持阿富汗的塔利班及其他极端势力,并多次无视巴主权而采取单边“先发制人”行动。这些反过来又加深了巴基斯坦对美国的疑虑。

  对巴基斯坦而言,不仅认为其与阿富汗的地缘、历史、宗教等联系需得到特别尊重,而且美国如何处理对印关系也是检验美巴“信任感”的试金石。当前印度与阿富汗关系大幅提升,而印巴在阿富汗一直是一种相互平衡的关系。印度加强在阿富汗存在有其自身利益,可有谁敢说,美国不“乐见其成”呢?□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周边战略室)

  “占领华尔街”广蔓延  凸显美国社会危机

  “占领华尔街”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层次矛盾

  文/刘飞涛

  观察背景:从9月17日开始,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运动首先从美国纽约爆发,随即蔓延美国各地,矛头直指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华尔街金融资本及其背后不公平的美国政经制度。该运动突出的口号就是“99%反对1%”。“占领华尔街”运动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蔓延全国的示威,凸显了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式痛苦。

  20世纪初的美国曾经兴起一股以反垄断、反腐败、反“金钱政治”为主题的进步主义运动,整整一个世纪后的2011年,又轮回般地见证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从最初纽约祖科蒂公园的小规模集会,逐步蔓延成一场席卷美国全境的社会运动。

  运动参与者成分复杂、诉求多样,但总体来自中下阶层,抗议的焦点是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权钱交易、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及贫富分化等深层制度性问题,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理念和诉求呈现惊人的相似。

  首先,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程度再度走向历史的高点。1896年的一项统计显示,1%的美国人占有近一半的国家财富;12%的美国人拥有近90%的国家财富。而从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统计显示,美国1%的富人掌握着37.1%的国家财富,20%的美国富人掌握着85%~87.7%的国家财富。尤其是,金融危机还在加快美国贫富分化的步伐,比如,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下降了36%,而1%的富人的收入仅下降11%。

  其次,金钱政治大行其道,华尔街不仅“大到不能倒”,甚至“大到不能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剑指美国金融权势集团。参与者认为,华尔街金融大亨的贪婪、投机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但在利益集团的游说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监管力度大为缩水,尤其是没有解决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彻底分离的问题,因此并没有解决“大到不能倒”的问题,华尔街的金融权势集团基本上还在维持“大到不能动”的局面。

  再者,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仍在继续膨胀。美国“军工复合体”虽是二战以后产物,但它对美国政治的左右能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和金融寡头。因此,尽管美国历经十年反恐战争,背上了15万亿美元的债务,但仍要在世界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以保证国防开支尽可能小地受到政府减赤计划的影响。

  综观之,当前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深层矛盾又走到了一个只有借助体制外的民众力量才可能逐步得到解决的节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用抗议行动表明“美国走错了方向”。□(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副主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瞭望

更多关于 2011 国际观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