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4月26日08:34 综合

分享

  【环球网综合报道】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统治下的乌克兰境内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核反应堆事故,据推测估计,从1990年到2004年间,事故间接造成了将近20万人死亡;幸存者马加拉感叹当年许多在现场抢修的军警、消防以及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他们的“责任感”,阻止了情况继续恶化,不过他们却也在短短几年当中相继辞世。

  根据法新社引述幸存者、78岁马加拉(Igor Magala)的说法报道,当年这名核电站的建筑工程师,在事故发生前一晚接到电话前往现场处理。当他开车抵达现场时,先是觉得自己嘴里有一股强力的金属味,接着看到许多军人陆陆续续的从各地被征调过来协助。

  马家拉回忆道,事故发生时,前苏联政府将消息完全封锁,每件事都被当局视为机密。不过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就在防堵消息曝光的同时,有毒辐射已经开始大量外泄,反应堆也开始持续发热。

  马加拉表示,他当时还不了解自己协助建造的4号反应堆,已在稍早的安全测试期间爆炸。辐射导致电子设备故障,仪器纷纷停止运转,消防人员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冲进现场抢救,虽然装备简陋,人们仍坚持到底。

  马加拉指出,当时在现场的抢修人员,身上完全没有穿着任何防护装备,大家唯一拥有的就只是“责任感”。

  马加拉起初认为,他只需在那边待上1周,没想到一待就待了1年。接下来几年,前苏联政府派遣大约60万人进驻灾区,进行清理作业,其中大多是军警、消防人员和工作人员。

  30年后,马加拉奇迹似的没有遭遇到严重的健康问题,不过其他救灾人员就没那么幸运,5年后许多当年进出过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军警、消防人员就相继去世。

  马加拉坦言,当年为防止情况恶化,奋不顾身冒着辐射线危害、在第一时间抢修、清理核电厂的人,要向他们致以最高敬意。

  据悉,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灾损总共高达20万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现代历史上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故,这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对核电工业的安全顾虑。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抗震救灾,中日有何差别?

民间个人的行为方面,应是同为儒文化圈之故,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少有趁火打劫者,多自动守序,相互救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日本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方面,为了震后救灾这一永恒课题,比较和互鉴是需要的。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思考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多思考!这是因为,老男人如果还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人们会觉得他们老谋深算,不敢接近他们。而如果小男人整天只知道玩,老了将会一事无成。

垃圾焚烧厂建市政府旁可好?

作为最近几年愈演愈烈的“邻避现象”,在国内很多地方,人们现在是闻垃圾焚烧厂而色变。如果某地要开建一个垃圾焚烧厂,除非是特殊安排的听证会,否则必定是一片反对声;在某些地方,激动的周边居民甚至还可能集体散步,乃至与你拼命。

人类告别奴役之路关键是什么

奴隶、奴役,这样的语词,在文明时代,在法治年代,本应只存活在历史书籍或文艺作品中。近200年前,奴隶制已经在西方世界废止;而2000多年前,奴隶社会就已经远离古老而文明的中国。然而,全球范围内仍有大约2700万的奴隶受剥削。

  • 钱克锦:特朗普为何突然换"军师"(图)
  • 小学厕所“兼职”性教育会误人子弟么
  • 汉高祖皇后的那枚玉玺流落何处?
  • 《金翅雀》中的名画清单有多厉害
  • 新野蛮女友宋茜教你一流撩夫本领(图)
  • 木子美:啥都不图倒贴男人结婚对不对
  • 探访莫干山最有特色的5家民宿(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