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周刊“众议院”:中美日韩如何应对朝鲜问题?

0

天下周刊“众议院”:中美日韩如何应对朝鲜问题?

第385期

2016年02月09日19:36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先是核试验,再是发射卫星,一个多月时间里,朝鲜搞出两次大新闻。骤然变得紧张的东北亚局势,对中美日韩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应对?

朝鲜中央电视台在2月7日进行的报道中出现的“‘光明星4号’地球观测卫星”发射现场照。朝鲜中央电视台在2月7日进行的报道中出现的“‘光明星4号’地球观测卫星”发射现场照。

  郑继永  复旦大学朝鲜与韩国中心主任  天下周刊研究员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天下周刊研究员

  马尧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天下周刊研究员

  方晓志  中国军事海洋学委员会委员  天下周刊研究员

  千里岩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  天下周刊研究员

  美国仍不会对朝鲜采取实质性行动   

  胡波   

  在朝核问题相关方中,无论是外交解决,还是武力解决,钥匙都在美国手上。问题是,长期以来,美国并没有太强的意愿和决心解决朝核问题,因为朝鲜当前的核导能力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微乎其微。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重点关切,一是核扩散,即担心朝鲜将核材料出售给恐怖分子,这个底线朝鲜尚未突破;二是核武器小型化及弹箭结合,从目前情况来看,朝鲜的进展还比较有限,以朝鲜的财力和研发水平,要想快速取得重大突破并进行大规模部署,可能性也不大。更何况,朝核问题也一直是美国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张牌,有该问题的存在,美韩同盟乃至美日韩三边联盟就会不断加强,而中韩关系则始终受到战略牵制。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为解决朝核问题的成本及风险很大,收益却有很大不确定性,特别是武力解决代价高昂,甚至会引发中美两国的直接对抗;而搁置该问题,采取“战略忍耐”的政策,虽然饱受批评,却有其他方面的战略收益。韩国与日本虽然对美国的这种政策不太满意,但只要美国在安全上进行必要安抚,两国还不至于因此就发展核武器,美国该政策的总体风险仍可控。

  在可预见的将来,除非朝鲜内部局势失控,否则朝核及朝鲜问题都不太可能排上美国外交的优先议事日程。至于朝鲜搞核试验、发射远程火箭这样的行动,美国除了在外交上抗议施压,在国际上组织经济封锁联盟之外,不会有其他太多的实质动作。反而,美国的动作会集中在朝鲜以外的亚太地区,主要试图借朝核威胁大幅强化力量建设特别是反导能力的构建,做好应对朝鲜变局的准备。

朝鲜中央电视台2月7日播出金正恩当天观摩“光明星4号”发射的画面。朝鲜中央电视台2月7日播出金正恩当天观摩“光明星4号”发射的画面。

  朝鲜射星的日本应对

  马尧

  此次朝鲜射星,日本的心情可谓“痛并快乐着”。所谓痛,朝鲜的运载火箭经过冲绳上空,让日本着实紧张了一把,所谓快乐,则让这个没有大战略思维却擅长投机的国家看到了一些重整军备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日本可能会借朝鲜射星的机会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是谋求美日军事关系中获取更多自主权。朝鲜射星毋庸置疑显示出其导弹技术的进步。日本有可能以此作为借口,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下寻求更多军事上的自主权,为重整军备铺路。而美国出于对抗中国并分担霸权成本的考虑,应该不介意将日本上的链子松一些。如此双方将一拍即合,日本的目标也将部分实现。

  其次是强化海上军力部署。军舰,特别是防空型驱逐舰作为反导作战的平台,具有机动性强、火力持续性好等优点,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近年来与中国的海洋争端愈演愈烈,底气却越来越不足:从早年声称四小时消灭中国海军到设想与中国海军打海上游击战,一年不如一年。通过此次朝鲜射星,日本可以通过遭受朝鲜导弹威胁的借口强化海上军力部署,特别是强化以“金刚”级和“爱宕”级驱逐舰为核心的海上特混舰队的建设与部署,以期在与中国的海洋争端中多一些筹码。

  最后是强化反导力量的建设。通过朝鲜射星,日本已经考虑引进“萨德”系统以强化陆地导弹防御能力并与海上“宙斯盾”系统对接,从而形成两级导弹防御能力,并最终强化自卫队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日本为朝鲜射星做足了文章。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其以邻为壑的对外政策带来的后果并不是上述三项举措能够弥补的。

韩国军方2月9日向媒体公开的疑似朝鲜“光明星号”远程火箭(导弹)整流罩的物体。据悉,韩军7日下午在济州西南海域打捞出该物体。韩联社  韩国军方2月9日向媒体公开的疑似朝鲜“光明星号”远程火箭(导弹)整流罩的物体。据悉,韩军7日下午在济州西南海域打捞出该物体。韩联社

  韩国,“被”绑上了美国战车?

  千里岩

  在朝鲜一系列的核试验和火箭发射活动中,韩国的表现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受害者,似乎朝鲜的火箭随时会载着核弹落下来。这个表态明显是演戏成分多于实际担忧,很有点煽动国民情绪和国际社会同情,趁机捎带“私货”的居心。

  朝鲜远程火箭究竟是针对谁的,韩国其实很清楚。朝鲜确实有严重威胁韩国心脏地带的能力,他在前沿部署的远程炮兵和火箭炮可以短时间能将汉城轰成平地。但在这一系列手段中,就是不包括这次被美韩作为借口引入“萨德系统”的远程弹道导弹。对于朝鲜来说,打击距离自己阵地不过几十公里的目标,射程越远的火箭越是无用,至于真能威胁韩国的短程导弹,目前韩国境内密集部署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足以应对。

  另外,韩国真的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吗?恐怕实际上也未尽然。在朝鲜一系列的“光辉”掩盖下,人们可能忽略了一些隐藏着“魔鬼”的细节。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平时独立自主掌握指挥权的韩军,到了战时本质上就是“是美军的一部分”!韩国龙山基地中坐落着一个名为“联合司令部”的机构,美国人利用它掌握着驻韩美军和韩军的战时军队作战指挥权,号称其职能是维护朝鲜半岛和东亚的和平稳定。而每年举行的所谓防御性“乙支”系列演习以及 “阿尔索伊-鹞鹰演习”,都包含大量进攻性内容,美国利用日本和韩国作为其在东亚地区进攻出发阵地,韩军正是美军战时的“一条腿”。

  韩国也不愿甘心做美军随从,韩军以“收回战时指挥权”为名义强化军备建设,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目前军费开支列于世界第九。国际原子能机构曾经揭露过韩国几次采用先进的激光浓缩技术提取了近乎武器级别的浓缩铀实验。虽然揭露出来的案例中,浓缩铀的数量很少。但是激光浓缩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离心机技术,相关设备体积小能耗低,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快捷性。这不能不使我们忧虑,“韩国距离核门槛还差几步”呢?

  韩国现在引进美国的“萨德”系统的举动究竟该被解读为“被更紧的绑在美国战车上”好,还是“搭上美国战车”直奔另一个“强盛大国”更合适?关注韩国忙着“铸造盾牌”的同时,别忽略了他们正在悄悄的“磨剑”。

2月7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金正恩6日在有关批准发射“光明星4号”的文件上签字的视频。2月7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金正恩6日在有关批准发射“光明星4号”的文件上签字的视频。

  核武器对于朝鲜究竟有多大用处

  方晓志 

  此次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被联合国定义为一次弹道导弹技术的实验。朝鲜在军事上一直采取着咄咄逼人的姿态,试图谋求主动权。但限于自身国力,根本没有力量对韩国发动一场全面进攻。可以认为他的核武器完全是作为“战略威慑”武器存在,到底能不能直接用于战场并不重要。

  从军事角度考虑,核武器作为一种突击武器是用于进攻中在敌人强大的防御体系上打开缺口的手段,随后应当使用强大的坦克装甲集群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向对手后方的纵深地带迅速发展战果。目前朝鲜的军事力量中,装甲部队所占比重虽然不小,并且编成内包括了大量的轻装步兵突击部队。但是无论从装备水平、演习训练强度和指挥通讯能力考察,他们防守或有余力,进攻显然是勉为其难的。即便是第一时间用了核武器打开美韩三八线一带的防御,也不可能战胜美韩部队的防守反击。目前的朝鲜部队编制不过是原先战略的遗存和当前“示威”的需要。金日成时代的“南下战略”基础早已荡然无存,核武器对于朝军来说没有实际的战役战术用处。

  从政治的角度看,朝鲜在2月5日的《劳动新闻》上宣称他们的核武器并不是针对韩国人民,而是要威慑美国企图发动战争的阴谋,维护半岛的稳定。这段声明中提及的三点并非全部虚言。关于第一点,不论朝鲜现政权用了什么样子的政治伦理建立自己的合法性,如果在半岛地区使用核武器造成了大面积平民伤亡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必然严重冲击自己政权存在的理论基础。

  朝鲜的作为主要还是想威慑真正威胁到他政权生存的外部势力美国,只有掌握了可以威慑美国的武器,才可能跟美国实现 “和平”,他才能有真正的安全。为了这个最终目的,在朝鲜看来能够选择的手段只有集合了远程弹道导弹的核武器。

  当然,《劳动新闻》声明里最后说到的维和半岛地区的稳定问题,恐怕就要跟实际情况背道而驰了。因为朝鲜自己经济建设能力的低下,又不愿意通过合理的方式改变这种局面,最后走上利用不断升级紧张局面来换取利益的恶性循环中,已经严重危及了半岛地区的稳定,如今又借助引起公愤的“两弹”作为推行这种政策的手段,确确实实成了东亚地区的大麻烦。如果继续坚持这一政策,朝鲜最后很可能收获一个他最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中国成为各方压力的集中点

  郑继永 

  在具体的应对上,韩政府主要在几个方面采取了相关的举措:一、韩国决定对开城工业园区采取限制性措施,如撤离部分人员和物资等。二,压制国内舆论,不许有批判政府对朝方针的声音,军方和强硬派的声音占据主导地位。三、军方等强硬派继续加强“斩首作战”能力,基于5015作战计划的“斩首计划”或明或暗地经由媒体不断放风。四,部署萨德由“既定事实化”的内部讨论状态转入公开、正式讨论,跨入细节研讨与具体执行阶段。五,大幅提升国防预算。除萨德外,其它基本装备也将大幅增加预算。值得注意的是,增加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由洛马等美国公司生产。六,“拥核论”再次抬头。郑梦准曾提出过拥核论,但遭到各界的奚落,认为其“异想天开”、“近乎疯狂”,但目前已经有不少人认为其主张有合理性。

  对于中国,韩国政府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仍然继续强调中国“责任论”、中国“外交失败论”,并不断通过舆论、学界和政府层面加大向中国施压的力度。尤其是关于萨德部署问题,韩国更是以朝鲜核试、发射卫星为由,直接跨过原定的“不讨论”、“不承认”、“不否认”的模糊化门槛。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除萨德问题的部署及相关的作战行动讨论之外,似乎并未向美国寻求过其它方式的答案,对于美国的立场与要求“照单全收”。

  只有明确了利益得失,才能看出清晰的政策方向。朝鲜与美国是近期的赢家,而韩国是搭车的既得利益者。朝鲜通过核试与卫星发射,展示了力量,颠覆了既往东北亚局势的各方地位,引导着东北亚局势的方向变化,其面临的环境,如国际环境、社会情况、内部政治未有大的变化。韩国在核试后虽然安全环境有了一定变化,但现实威胁并未因此出现大的变化,美韩对于朝鲜的压倒性军事优势仍然存在。美国顺势将萨德部署问题明确化,并成功越过了日韩矛盾,打通了美日韩军事合作的通道,“重返东亚”的日韩两大战略支点坐实。

  中国已经成为各方压力的集中点,无论采取何种政策选择,都面临着政策调整的压力与风险,中朝、中韩、中美关系的拐点已经在核问题和萨德问题上留下烙印,而萨德等造成的战略压力线已经结结实实地顶在了现实边界上。

  因此,中国的政策出发点必须基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应对短期与远期的形势与问题。战略层面上讲,萨德是美国反导基线的粗暴前置,打破了中美俄安全平衡,大国战略态势将重新洗牌,完全超出了朝核问题的层面。这意味着朝鲜半岛地区的朝韩战术对抗转化成为中美俄的战略竞争,相关国家也将成为第一波次战略打击的目标。朝核问题、朝韩关系、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将无一例外地异化成相关方的战略对抗。有一点可以确定,大国战略竞争中,大国之间往往会“照顾”到彼此而做出让步,让步的对象当然是小国,小国成为牺牲品的先例比比皆是。

  (新浪国际 文晶)

  欢迎关注新浪天下周刊公众号: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陈智勇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文章关键词: 朝鲜 核试验 卫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