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911? 欧洲911?](http://i3.sinaimg.cn/dy/2015/0117/U5857P1DT20150117115539.jpg)
这是《查理周刊》遇袭后的一幅漫画,象征着世贸双子塔的铅笔旁边,是一架飞机,这个911事件一般的场景象征着这次恐怖袭击对于欧洲的震动。
就像一则预言,这似乎正逐渐变成现实。法国300多万人参与游行,50多位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手挽手站在巴黎街头,一张反恐大网正在收紧……911事件之后,美国这十几年来走过的路可谓毁誉参半,如今欧洲要重蹈覆辙了吗?
反恐战争?
![戴高乐号航母 戴高乐号航母](http://i0.sinaimg.cn/dy/2015/0117/U5857P1DT20150117115600.jpg)
911之后,美国发起了两场反恐战争。先是阿富汗,不仅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还以北约牵头部署大量兵力打起持久战,虽然在2011年最终击毙本拉登,但阿富汗塔利班并未被彻底消灭,在阿富汗建立民主的尝试也难言成功:2014年大选后,两位候选人都指责对方舞弊,僵持3个月后,才通过一纸权力分享协议确定了新总统。
伊拉克战争同样是一个烂摊子,虽然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但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未找到,恐怖袭击一直持续不断,IS武装又趁势兴起,控制伊拉克大片土地,多次逼近巴格达。
美欧正在撤离阿富汗,但是对于伊拉克仍难以放手,并且有直接介入叙利亚内战的趋势。美国15日已宣布向叙利亚派遣约400名军事人员,以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军事训练;法国戴高乐号航母14日已经起航前往中东,奥朗德称“已准备好与盟军力量密切配合”,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会否开始?欧洲会不会打响在叙利亚的第一枪?这里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要安全,还是要自由
![IS武装黑了美军中央司令部的twitter账号,发出威胁 IS武装黑了美军中央司令部的twitter账号,发出威胁](http://i3.sinaimg.cn/dy/2015/0117/U5857P1DT20150117115630.jpg)
2013年被曝出的棱镜计划可以视作对美国后911时代应对措施的一次大规模反思。911事件后,美国迅速通过《爱国者法》,赋予政府在国内反恐、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广泛的权力,授权对在美国的外国公民的相关通讯活动进行跟踪和窃听,大规模介入个人隐私。
棱镜门中最讽刺的恐怕是美国监听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的手机,当时欧洲很愤怒,但也没撕破脸,如今风水轮流转,欧洲自己也面临两难境地。
欧洲的选择没什么悬念。巴黎百万人大游行之后,奥巴马会见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是英国首相卡梅伦。16日在他们的联合记者会上,卡梅伦称,两人同意深化两国网络安全合作,互联网巨头们也应该确保自己的产品不会成为恐怖分子的交流平台。
IS武装已经成长为最会使用社交网络的恐怖组织,不仅通过社交网络发视频、做宣传,还用作了“招聘平台”,其实无论是Twitter还是Facebook,对涉恐账号的删号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如今依卡梅伦的意思,工作做得还不够,反恐扩大化会到什么程度还很难说。
而在《查理周刊》遇袭后,法国下令检察官取缔仇恨言论、反犹太言论和赞扬恐怖活动的言论,至今已逮捕54人,这是否侵犯言论自由?
如今轮到美国给欧洲提个醒了,奥巴马对卡梅伦说,在监控恐怖分子和保护民权之间需要保证平衡。不知至今流亡俄罗斯的斯诺登听到这话会怎么想。
保守主义兴起
![德国极右翼的游行中,默克尔被描绘成穆斯林 德国极右翼的游行中,默克尔被描绘成穆斯林](http://i1.sinaimg.cn/dy/2015/0117/U5857P1DT20150117115713.jpg)
在巴黎大游行之前,德国极右翼团体就已经策划了多起反穆斯林游行,默克尔在今年的新年讲话中就特地用大段篇幅进行批评,称之为种族主义;她参加巴黎游行后,就马不停蹄的回国参加反右翼游行,称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在德国无立足之地,开放是德国的基石。
保守化的倾向并非只出现在德国,《查理周刊》事件之前,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就选情大好,而德国的极右翼团体Pegida(全称为“爱国欧洲人反对欧洲伊斯兰化”)最近在西班牙有了分支,看样子要把反穆斯林之风吹遍欧洲大陆。
边境管控是保守化的另一趋势。IS武装兴起之初,欧洲就加强了边境管控,防止恐怖分子回国发动袭击,如今这一话题又被再次提起,西班牙宣布支持重审申根协议条款并提议在协议国间设立边防检查,限制恐怖分子在欧洲自由行动的能力。
如果说美国在911之后在机场的搜身式安检还只是操作层面的话,反恐战争则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胜利。在国内政治中,共和党正在变得愈发保守,街头抽检和从军队拿来的强大装备正在让警民矛盾日益激烈。
奥巴马在16日的记者会上对卡梅伦说,欧洲不应仅仅举起大棒,加强执法来应对问题,还应当研究如何让穆斯林融入社会。奥巴马自认美国穆斯林在融入社会方面是成功的,这一点有待商榷,但毕竟尽管争议很多,还是在911遗址附近建起了清真寺。如果在《查理周刊》办公楼附近建一座清真寺呢?在当下的法国乃至欧洲,后果恐怕很难想象。(新浪国际 陈智勇)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