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的血案已经过去不少时间,但关于言论自由与尊重宗教之间的论战仍不断发酵,众声喧哗。
有人指责查理周刊越过“红线”,描绘甚至讽刺伊斯兰教先知。那么,伊斯兰教先知为何不能描绘?
在穆斯林世界,对先知的具象化描绘都是被严格禁止的,无论是神圣化还是亵渎化。
一名埃及的穆斯林朋友告诉新浪观察员,伊斯兰教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先知穆罕默德是人,而非神,对他的形象具现在纸上会诱导人们崇拜凡人,进而影响真主安拉的地位。
他们认为,基督教对耶稣的刻画已经将其神化,穆斯林不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穆罕默德身上,因此拒绝对安拉和古兰经中的圣人进行具现。
但是,有研究认为,古兰经中并未明确出现不可刻画先知形象的教义。这一观念可能来自《穆罕默德言行录》。
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是古兰经,第二是穆罕默德言行录,由门徒口述或笔录下来穆罕默德的一言一行,以作后世表率。
不过古兰经和《穆罕默德言行录》常有相互矛盾之处,解读多元,造成了伊斯兰世界的分裂。但是“不为先知画像”这一条却一直被共同遵行。
埃及的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清真寺里看不到任何人形的装饰。人脸或人的身体,都是禁止出现的。刻在墙上的,只有古兰经的教义。
穆斯林也从不膜拜人的画像,他们只朝着圣地的方向进行祈祷。
不过也有伊斯兰专家指出,逊尼派之外的其他分支有描绘穆罕默德的例子。伊朗,土耳其以及中亚一些国家,历史上都曾发现对穆罕默德的画像和缩微图,不过数量极为稀少。
对于早期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家们来说,刻画穆罕默德依然是件敏感的事。在十五十六世纪,伊斯兰画家曾经画过穆罕默德,但是画像的脸却被技巧性地隐去了,出现在画里的先知一般会戴帽子或者面纱。
几个世纪过去了,这条红线依然鲜明。以埃及为例,这里的漫画家们在讽刺政治人物方面不遗余力,从穆巴拉克到穆尔西,再到塞西,每位总统都逃不过被调侃讥讽的“命运”,但是先知依然是无人敢踩的禁区。“我们都知道宗教和世俗之间的那道线,尽管这与现代社会“去神圣化”的趋势冲突,”一位名叫爱资哈尔-乌斯曼的漫画家说。
这位漫画家认为,不描绘先知其实与宗教虔诚其实并无关系,只是尊重传统。
最后,伊斯兰教一向拒绝偶像崇拜,不画像也不塑泥偶,但是极端分子针对先知描绘者的袭击,对“无相”的过度狂热,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对伊斯兰教先知另一种意义上的偶像崇拜,成为一种“背叛”?
新浪埃及观察员 秋池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