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按照俄罗斯立法规定,每届新当选总统的就职仪式都在这一天举行。梅德韦杰夫总统宣誓就职标志着俄罗斯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它意味着俄罗斯民众需要一个年轻有为,思想开放的杰出精英来领导俄罗斯这个泱泱大国。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是,新一届俄罗斯政府在人事上将会出现一些什么变动?普京将会组成怎样一个政府班子? [评论]
相关资料
梅德韦杰夫简介
1965年9月14日生于列宁格勒市,198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199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法律学副博士、副教授。2003年10月任俄联邦总统办公厅主任。2005年11月任俄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已婚,有一个儿子。[详细]
俄罗斯大选其他候选人
·涅姆佐夫(右翼力量联盟)
·卡西亚诺夫(人民民主联盟运动)
·久加诺夫(俄联邦共产党)
·日里诺夫斯基(自由民主党)
·波格丹诺夫(民主党)
普京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
相关专题
2000年俄罗斯大选
政坛“铁三角”实现大轮班
“普京因素”奠定新总统基础
    俄罗斯最近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即将卸任的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民众支持率达到84.7%,为普京担任总统八年来的最高纪录。这次民调首次调查了民众对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态度,结果71%的受调查者表示信任梅德韦杰夫。民调组织者认为原因是 “很大一部分俄罗斯人认为,梅德韦杰夫是普京的继承者,将继续执行和普京一样的方针政策”。 [全文]
“梅普组合”巩固权力核心
·“铁三角”实现大轮班
    如果祖布科夫如愿,普京、祖布科夫和梅德韦杰夫在总统、总理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职位上,恰好实现“大轮换”。 [全文]
梅普配如何沿承普京路线
蓝图初现:昔日大国继续崛起
·经济上:让百姓得实惠
    首先,梅德韦杰夫会将俄罗斯经济的飞速发展转换为百姓的实际利益。他说:“我们要将八年间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化为真正的社会福利与计划,让俄罗斯的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事实上,一些还民实惠的社会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
·政治上:沿普京道路向前
    其次是俄罗斯的政治道路会沿着普京这八年的道路继续向前走。梅德韦杰夫说:“这个世界对俄罗斯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了
·军事上:继续走强军路线
    梅德韦杰夫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统,俄罗斯武装力量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俄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会进一步加快,作战能力将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全文]
未来总统:决不纸上谈兵
    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总统候选人的梅德韦杰夫17日认为,俄罗斯像现在这样在各主要生活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革的机会是百年一遇的。梅德韦杰夫强调说,必须进行改革,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落到实事上。[全文]
强势总理:打造高效务实政府
    对于梅德韦杰夫的最新表态,舆论普遍认为,这将意味着普京卸任后继续保持在俄罗斯的强大政治影响已成现实,一个强势的俄罗斯总理即将出现。[全文]
风险犹存:梅普配并非双剑合璧
·普京担负个人威望下降风险
    普京所冒的最大风险就是个人威望的下降,首先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历来都要承担执政失误造成的责任。其中包括关系民生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医疗保险、教育和就业等等,甚至石油价格波动也被看成是政府的责任。[全文]
·梅德韦杰夫也有软肋
    梅德韦杰夫的软肋: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缺乏前任总统那样的个人威望。虽比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的“烂摊子”好了许多,但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同时又面临克里姆林宫强硬派的消极阻力。[全文]
后普京时代的美俄关系
战略博弈格局不变
    目前,美俄之间的利益纠纷点是:科索沃独立问题上的针锋相对;伊朗核危机层面的互不相让;东欧导弹防御系统的僵局难以化解。
冷和平态势会延续
    普京时代,虽然世人惊呼冷战重来,但是双方都表示出克制理性态度,呈现出“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斗而不僵态势。对美俄两大国而言,双方都没有再次“冷战”的战略成本。
可能恢复叶利钦时代蜜月关系
    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就像普京颠覆他的政治恩人叶利钦一样,梅德韦杰夫也有可能和普京实行相异的政策,美俄关系也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样子。[全文]
后普京时代仍存变数
普京或重掌国家大权
    在2008年当选的总统执政期间,如果总理掌权,修宪成功,俄罗斯的国家体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那就是在俄罗斯一直存在的总统制将会演变为议会制,也就是说,实际掌握国家大权的将不再是总统,而是总理和议会。 [全文]
经济政策可能调整
    在大选纲领中,已经可以听到将要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声音,比如日前普京总统关于国有企业的讲话。普京说,国有企业不应该包罗万象,俄罗斯不会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自然也谈不上损害工商界的利益,谈不上限制私有企业发展 [全文]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2007新闻回顾 国际人物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