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25周年

  编者按

    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关于25年前切尔诺贝利的记忆更有了切肤之痛。人们发现:人类虽然可以创造高超的科学技术,却往往缺乏完全驾驭高科技的能力。越现代的生活就藏着越多的不安全因素,人类越发展,就越明白想战胜大自然是不可能的,再发达的技术也做不了人类生活的“安全罩”。

    但我们拒绝不了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纪念过去的灾难,不是要让我们停步不前,只是为了提醒人们,前进的路上,敬畏之心不可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会看到世界上会有更多的人口出现,资源更加短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是要依赖于科技进步。但人类的生存之道并不仅仅只包含科技,它的范畴要比科技大得多。在怎样向我们生存的环境学习方面,看问题的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我来说两句]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核电”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稳定性高、寿命长、低污染且单位成本最低,在解决资源紧缺、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然而就是这样的重要能源,其重要性却很容易因为一场事故大打折扣——无论是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还是正在进行中的福岛。一边是核电站的核泄漏带来的世界性风险,一边是核电的能源过渡支撑作用和低廉的发电成本,在舍与得之间,核电的安全保障,长期看仍将是世界难题。

    也许,正如“多利羊之父”伊恩-威尔默特所说:任何技术都会有缺陷,不可能完全去控制它。但我们不能就此因噎废食而不做任何的尝试。科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人类从科学进步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较于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人类的固步自封更可怕。

    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却不能因噎废食,心怀敬畏无疑是一种负责人的态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比历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更好,新技术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活方式的提升。它已经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而且在未来也会如此。[详细]

  人们对“核”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变化

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在美国建成
    科学家们终于能够神奇地将核裂变这个面目狰狞的“魔鬼”控制于股掌,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时的广岛和长崎,首次展示了利用核裂变杀人的可怕手段。这时,人们更多的是对“核”的巨大威力感到神奇与恐惧。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苏联奥布灵斯克核电站建成
    从此,核裂变不再是战场上冷血的杀手,它以核能源的面目出现,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摇身一变为人类的伙伴。人类对于科技与未来的掌控的自豪无可厚非的膨胀起来。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这座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发生大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31人当场死亡,在随后的多年内,又有数万人陆续死于这场核事故。同时,事故使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众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严重污染,由此所带来的长期影响无法估计。人们对“核”的恐惧感达到顶点。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
    这次事故以前,技术进步,人们对核电的信心逐渐恢复到高点,世界各地核电发展速度高涨。然而这次事故,宣告了切尔诺贝利事件不再是“孤例”,引来了质疑、反思和恐惧:人类到底该怎样看待核能?核电,废还是不废?

  每次悲剧的产生,都是在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核电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阶段。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霾,又让核电发展陷入低谷。21世纪以来,随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核能重新受到青睐。面对能源危机与核能安全的双重拷问,人们就是这样在纠结中艰难地寻找着可持续发展之路。

    然而,切尔诺贝利的梦魇过去25年的时候,又出现了福岛。当拿福岛和切尔诺贝利相比较时,重返普里皮亚季的塔塔尔丘克说:“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在1986年遭遇了高辐射和信息闭塞的情况,这回重演了。”——每当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事故就又回来了。

曾经“最安全、最可靠”的切尔诺贝利
曾经“最安全、最可靠”的切尔诺贝利

如果没有那场事故,普里皮亚季一定是苏联的骄傲。这座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模范小城,离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小城的人们一度都为拥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感到骄傲,因为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直到1986年4月26日的来临。[详细]

曾经“无事故无损伤”的福岛核电站
曾经“无事故无损伤”的福岛核电站

如同著名的贯穿日本的新干线,自上世纪50年代日本重启核战略以来,17座核电站,55个核反应组,在日本国民心中创造了“无事故无损伤”的神话。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福岛第一核电站本来是最让日本人自豪的一个核电厂。无论是核电技术还是核电安全专利,日本都在全世界领先。[详细]

  废核也许并不现实,但人们应该有所敬畏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大爆炸,当局用混凝土及钢筋制成的临时石棺封闭反应堆。但在2008年,核电站西面外墙在遭受长年自然侵蚀后,开始倒塌,工作人员只能利用支架支撑。如今,石棺“寿命”只剩下5年,而辐射至今仍在泄漏,乌克兰政府不得不集资兴建新的保护罩。可以说,25年来,切尔诺贝利核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详细]

    此外,核电站还有不少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核心问题:核废料的处理。并且,即使最新的技术能确保正常运作几乎不可能出意外及抵御大部份天灾,即使理论设计很完善,实际建造和运作也容易有人为的疏漏。

    然而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前景看,核电是目前人类所知的综合来说较佳的能源技术。既要“安全”,又要“能源”,人类似乎陷入了无奈。无奈之余,先学会适可而止吧。“废核”或许并不现实,但应该有所敬畏。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不确定性,人类都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无论如何,“安全”都是第一
无论如何,“安全”都是第一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汤紫德说,“被描绘成核灾难的切尔诺贝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之后,世界核电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念的更新因此而加速了”。他说,我国核电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比较严密,但是在执行中不够硬,很多时候往往会先考虑经济利益,而把核电发展的安全性放在次要地位。[详细]

敬畏之心不可少
敬畏之心不可少

中国核学会顾问俞卓平强调:“任何一种技术的使用都是有风险的,所谓百分之百的安全是不切实际的。无论在理论上多么安全的技术,都有漏洞。”切尔诺贝利曾告诉我们:没有万无一失的技术,也没有万无一失的措施。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对它的畏惧之心,万不可自恃技术过硬而放松警惕。[详细]

  科技越发展,不可控的因素就会越多,“万无一失”不存在

    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发展的安全性其实是难以确保的。有些时候,人力以为可以驾驭科技,但随后却又发现,科技的自我演进很可能超越了人力所及。哲学家海德格尔就认为,人会被技术奴役,存在遭受危险,而这危险源出于技术之本质。
    其实,不只是海德格尔,许多哲人都曾对科技文明的“双刃剑”有过深沉的反思。表面看是由人类主导的科技,可能反过来奴役人类,甚至伤害、摧毁人类。人的“聪明”有可能破坏人类的命运与前途。

不支持flash

正如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伦理恐慌一样,科技进步,特别是革命式的科技突破中,常常隐藏着人类深深的恐惧与担忧。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使科学家对“安全”的把握变得愈加艰难。

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但如果没有把握好也会带来伤害。比如,人类发明了保存食物的添加剂,尽管延长了食物保质期或增强了食物的口感,但一定程度上却损害了食物的安全性。

    科学的探索很难因为一次失败或某个环节不完善就止步不前。比如,人类为科学利用太空,发射过程中不乏出现意外事件,但并没有阻止人类继续探索太空秘密。

    在某种意义上,日本目前正面临着的核安全危机,充满了警醒的意味。协同国际社会之力去控制危机,避免事态继续恶化,可以说是当下的第一要务。但这场核安全危机的警示意义绝不该停留于单一的核电事业发展,而是应延伸于未来各国所谓的科技高地争夺战中。以敬畏之心去重思科技革命,人类才有可能避免一再陷入“进步的恐慌”。

  对自然保持敬畏,让我们在行动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

  

   自从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以后,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一些利益集团打着科学的旗帜,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却将安全风险留给了老百姓。其实,人类历史上并非所有的科技创新都是好的,DDT、苏丹红、瘦肉精、六六六、反式脂肪酸、三聚氰胺、四乙基铅汽油抗震剂等等,在刚研制出来的时候,都是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而受到人们欢迎并被广泛应用的。然而不出几年或几十年,恶果便不断显现,那些发明对环境和生命都造成了灾难。
  对自然保持敬畏,是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对自然的敬畏表示自然界有一些东西确实是我们还不了解的。有不了解才要去了解。
  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做起事来才不会太过份。许多人以为,大自然的一切报复,源于人类的太过自信。此话虽有绝对,但反映了人类现阶段面对自然的态度。对自然界保持认知热情是必要的,但往往人们采取行动的时候忘乎所以。
  对自然的敬畏,说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正因为自然界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人类才更关心自己,以全人类的力量才能与自然相抗衡。有的时候,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局限,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更负责的表现。

4月20日是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一周年。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累计约1.7亿加仑石油漏进大海。这场“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过去一年,很多物种可能因此灭绝。[详细]

  编后语

    25年前发生于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污染,是核电发展历史上悲怆的一页,切尔诺贝利至今仍是一座死城。今天发生于日本的核安全危机,则是在揭开伤疤,提醒世人该以怎样的态度去敬畏科学,敬畏自然。

    正如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常务理事曼派耶指出,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事故既是结束,也是开始。这次事故造成的冲击波贯穿整个核工业界,它标志着相互隔绝习惯的终结和通过国际合作聚精会神保安全的新习惯的开始。自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以来,核工业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停顿和认为成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当把这些归功于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记忆。

    重要的是,保持敬畏,谨慎向前。我们显然不希望,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是一步一步通过事故来获得的。

  微博关注